搜索到86篇“ 双壳类化石“的相关文章
贵州威宁小河边剖面早三叠世奥伦尼克期双壳类化石及其指示意义
2023年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后,双壳类演化较为迅速,以Claraia和Eumorphotis的繁盛为特征。双壳类在经历了漫长的残存-复苏期后,直到中三叠世安尼期才完全复苏。近年的研究指示,双壳类在早三叠世晚期已经进入快速复苏的阶段,然而华南地区早三叠世晚期的双壳类化石报道较少,限制了对双壳类复苏过程的理解和认识。本研究从贵州威宁小河边剖面永宁镇组底部采集到100多枚双壳类化石,经鉴定共6属9种,包括Pteria sp.,Crittendenia sp.,Eumorphotis kittli,E.telleri,Entolium discites,Neoschizodus laevigatus,N.ovata,Unionites fassaensis和U.canalensis等,其中以Pteria sp.,Neoschizodus laevigatus和Entolium discites数量较多,可归纳为Entolium discites带,其时代为早三叠世奥伦尼克期Spathian亚期,可以作为双壳类在早三叠世晚期快速复苏的例证。
黄云飞
关键词:早三叠世双壳类生物复苏
西藏尼木地区双壳类化石的发现及其对相关地层的厘定被引量:4
2020年
1研究目的(Objective)尼木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冈底斯岩浆弧南缘中部,是新特提斯洋岩石圈长期俯冲导致的中生代岩浆作用的产物,而且在印度-欧亚大陆碰撞造山过程中又叠加了强烈的新生代岩浆作用,呈近东西向展布。南侧紧临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在岩浆弧中残留一套与新特提斯洋俯冲有关的中生代桑日群火山-沉积地层及前寒武纪念青唐古拉群。
唐华徐琳罗绍强陈永东肖进
关键词:岩浆作用冈底斯岩浆弧双壳类化石前寒武纪
罗平生物群中双壳类化石新材料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首次报道和描述了来自罗平生物群中的双壳类化石,包括6个属,属于Costatoriagoldfussi mansuyi组合带,为台间盆地相生物组合,时代为中三叠世安尼期。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之后双壳类的演化分为残存期一复苏期一辐射期,本文所描述的双壳类化石处于复苏与辐射的关键时期,其报道为研究双壳类演化提供了新材料。
谢韬张启跃胡世学周长勇黄金元文芠
关键词:双壳类生物复苏
广东郁南中奥陶世双壳类化石
奥陶纪双壳类化石在全球分布有限,迄今报道主要见于于北美、阿根廷、澳大利亚、法国南部、英国威尔士、捷克、西班牙和摩洛哥等地。中奥陶世双壳类的辐射处于停滞-协调期。全球已报道的中奥陶世双壳类化石共55属,其中37新属。我国华...
牛志军; 张仁杰; 王志宏; 林小明; 李出安; 何垚砚; 严成文; 杨文强; 宋芳;
关键词:中奥陶世双壳类
柴北缘大浪滩北大煤沟组双壳类化石及其地质意义
2017年
柴北缘大浪滩北部地区大煤沟组十分发育,本次工作将其划分为三个岩性段:砂砾岩段、砂岩段、页岩段。本次发现的双壳类化石可与我国扬子地区、华北、甘肃、新疆早中侏罗世陆相地层中的双壳类化石对比,为大煤沟组沉积时间提供重要佐证。大煤沟组中上段的陆相双壳类化石反映其为浅-滨湖相沉积环境,海相双壳类化石反映该地区早中侏罗世有海水短暂入侵,为柴北缘该时期沉积环境分析提供重要依据。
周晓龙孙成旺纪国忠张进成
关键词:柴北缘沉积环境双壳类化石
广西右江盆地北部晚三叠世海相双壳类化石的发现及意义被引量:2
2017年
在广西右江盆地北部中—上三叠统黑苗湾组中首次采获了晚三叠世卡尼期双壳类化石Halobiacf.planicosta,Costatoriacf.nazeensis,Schafhaeutliacf.sphaerioides。它们可以划分为两个生物组合,并可与黔西南、滇东南相应时期的双壳类序列进行对比。这一发现对广西右江盆地晚三叠世的构造属性和印支运动的消亡时间,提供了较为确切的古生物地层及其年代学依据。
吴年冬吴伟周荣红何杰
关键词:双壳类卡尼期晚三叠世右江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期晚期双壳类化石层形成环境研究—延长期晚期烃源岩形成环境探讨
鄂尔多斯湖盆在三叠纪时期经历了湖盆发育的整个过程,一直到长1时期湖盆逐步开始萎缩消亡。位于长1时期湖盆沉积中心附近的子洲牛家沟地区发现一套致密堆积的双壳类化石层,对这套化石层形成环境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全面了解延长末期湖...
任津杰
关键词:双壳类化石沉积环境贝壳堤
哈密晚二叠世双壳类化石发现及地质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哈密路白山地区黄岗一带原划为大热泉子组中,发现时代属晚二叠世的Palaeanodonta castor,P.fischeri,Palaeomutela urumqiensis,P.neglecta P.verneuili,Oligodon keerjiensis,等淡水双壳类化石,其动物群面貌与乌鲁木齐和吐鲁番上二叠统梧桐沟组双壳动物群相似,相当于Palaeanodonta subcastor-Palaeomutela subparallella组合,时代属晚二叠世吴家坪期.据该套地层中双壳类化石组合、岩性、岩石组合及沉积特征,将该区原划为大热泉子组划为梧桐沟组.以该双壳类动物群研究为基础,进一步讨论该区古环境及北部边缘地层区沉积古地理.
玉苏甫.肉孜张雄华杨在峰王君良文琴
关键词:晚二叠世双壳类化石
长江源头地区侏罗纪地层、双壳类化石及其沉积环境被引量:8
2011年
青海南部长江源头地区的侏罗系十分发育,最大沉积厚度达6311m,包括雀莫错组、布曲组、夏里组、索瓦组和雪山组五个岩石地层单元.根据所含丰富的双壳类、菊石、腕足类等化石,将它们的主体部分划归中侏罗统巴通阶至卡洛夫阶,尚未发现可资鉴定化石的雀莫错组下部及雪山组上部层位可能分别包括部分巴柔阶及牛津阶.
姚华舟张仁杰段其发盛贤才牛志军王建雄吴健辉
关键词:长江源头侏罗纪地层双壳类沉积环境
青海各拉丹冬地区中侏罗统索瓦组双壳类化石
地处金沙江-拉竹笼缝合带和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之间的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地区,地层区划上属北羌塘地层分区。研究区内(范围 E90°—91° 30′, N33°—34°)侏罗系发育,最大厚度达 6311m。包括为雀莫错组、布曲组...
姚华舟张仁杰
关键词:中侏罗统双壳类

相关作者

苟宗海
作品数:36被引量:186H指数:8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双壳类 地层 双壳类化石 双壳类动物群 沉积环境
姜宝玉
作品数:26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双壳类 双壳类化石 白垩纪 七虎林组 化石组合
姚培毅
作品数:61被引量:23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环境演变 双壳类 沉积环境 全新世 地层划分
牛志军
作品数:150被引量:588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
研究主题:二叠纪 火山岩 青藏高原 长江源 晚三叠世
段其发
作品数:145被引量:646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
研究主题:铅锌矿床 二叠纪 火山岩 晚三叠世 青藏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