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9篇“ 双吻合器法“的相关文章
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拖出式吻合术与吻合器吻合术临床结果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拖出式吻合术和吻合器吻合术对直肠癌患者术后近期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  方:  选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胃肠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间收治的,符合纳入及...
刘希凡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临床疗效
吻合器在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分析吻合器在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 将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且采用吻合器重建消化道的33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28例行Dixon术式,5例行Miles术式,回顾性分析吻合器在术中应用的效果.以行传统直肠癌根治术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18例行Dixon术式,14例行Miles术式.结果对照组行Dixon术式者保肛率为44.44%(8/18),观察组行Dixon术式者保肛率为85.71%(24/28),观察组保肛率高于对照组(χ^2=6.423,P=0.011).观察组的手术时间[(199.70±31.63)min比(127.72±24.71)min,t=-10.202,P〈0.001]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早[(55.61±7.69)h比(68.43±9.67)h,t=4.6702,P〈0.001;(68.82±7.41)h比(75.57±8.44)h,t=2.715,P=0.010];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较短[(6.96±2.57)d比(8.71±2.55)d,t=2.082,P=0.04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8,P=0.083).结论 在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中应用吻合器能够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且未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李宏伟
关键词:直肠肿瘤腹腔镜双吻合器法
吻合器与免吻合器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吻合器与免吻合器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临床疗效。方:选取100例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按随机数字分成甲组和乙组,每组各50例。甲组为吻合器,乙组为免吻合器。对比两组并发症、一年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和复发转移情况、治疗费用。结果:两组都无转移和复发病例,且并发症发生率和肛门恢复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乙组治疗费用明显较低(P<0.05)。结论:吻合器与免吻合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别,但免吻合器有助于节省治疗费用。
谢志飘
关键词:双吻合器法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
吻合器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吻合器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本实验研究对象为2005-07~2012-06于我院治疗的121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吻合器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治疗组)60例,对照组(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治疗组)61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排便功能、术中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7±11.3h、术中输血量平均为504.2±103.6mL、平均住院时间为14.8±8.4d、术后排便功能评分平均为2.3±3.1分、并发症发生率为1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吻合器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中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降低术中输血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术后排便能力。
赵金马辉孟化
关键词:双吻合器法溃疡性结肠炎
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6
2012年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低位直肠癌的比例约占直肠癌的65%~75%。传统手术方式是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其腹部永久性造瘘给患者带来了心理负担和生活上的不便。本院利用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保肛89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郑广万田书云
关键词:双吻合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
吻合器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1例报道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吻合器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回顾性分析采用吻合器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治疗1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4.5±1.7)h(2.5~6.0 h),出血量(470±120)ml(200~800 ml),住院时间(16±5.9)d(14~27 d)。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1.3±5.7)个月(6~42个月)。随访期内肛门功能恢复满意;主要并发症包括切口相关并发症5例,腹痛伴间断便血4例,储袋炎4例,肠梗阻3例,吻合口漏1例。结论吻合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手段,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及方式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王墨飞李春雨许广大邹素云张德巍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双吻合器并发症
吻合器改进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后肛门功能的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应用吻合器改进传统的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术后长期的肛门功能情况。方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1年3月完成的45例吻合器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家族性息肉病患者16例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9例。应用Kirwan评分及Oresland贮袋特异性功能评分评估术后远期肛门功能。结果平均随访65个月(12~110个月)后,2例恶性家族性息肉病患者死亡,其余患者中2例m现不典型息肉增生,4例患者出现轻到中度的吻合口狭窄,1例患者出现严重的吻合口狭窄,需再次手术干预,16例患者出现贮袋炎的临床症状。本组45例患者中无肛门失禁发生,术后1年、2.5年、5年的中位Oresland贮袋特异性功能评分分别为6分、3分和2分。结论应用吻合器改进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后大便控制能力满意,无肛门失禁发生。
张志勇韩意林谋斌何永刚张浩波陆兴生吕克之尹路
关键词: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腺瘤息肉病肛门功能
全直肠系膜切除加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手术中的应用(附65例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总结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加吻合器(DST)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应用中的经验。方:对我院2000-2010年间65例直肠癌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加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3例,局部复发7例,性功能障碍1例,无大便失禁及排尿困难。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加吻合器应用可有效保护盆腔脏的功能,使一部分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成为可能,适于在低位直肠癌中应用。
张伟黄桂林丁元升商嵩山王大勇
关键词:直肠癌保肛手术双吻合器全直肠系膜切除
新辅助放化疗+吻合器治疗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结合TME吻合器治疗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将65例T3、T4期低位直肠癌随机分为A、B二组,给予45Gy/5周,每周5次,每次1.8Gy放射治疗。A组32例在放疗同时给予卡培他滨2500mg(/㎡·d),分2次口服,服用14d,休息7d,连续服用3周期至手术,术后2~4周再续服2~3周期;B组33例于放疗第1、3周予四氢叶酸钙200mg/㎡,静滴d1~d5,氟尿嘧啶500mg/㎡静滴12hd1~d5化疗,完成放化疗后4~6周手术,术后2~4周,追加2~4周期化疗。手术均按TME原则进行。结果:全部病例均完成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前T334例,T431例。放化疗后,CR18例,PR31例,NC16例,降期49例,降期率75.4%,5例肿瘤完全消失未手术,44例行保肛手术,16例行经腹会阴直肠切除术,全组保肛率为75.5%(49/65),包括5例未手术者。术后分期:T018例,T15例,T220例,T315例,T47例,随访13~60个月,中位38.5个月。随访无局部复发,2例出现远处转移,无死亡,总复发率3.08%(2/65),无瘤生存率96.92%(63/65)。结论:新辅助放化疗+TME吻合器治疗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能有效地缩小肿瘤,达到降期,提高肿瘤的切除率、保肛率,降低肿瘤局部复发,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闫钢叶涛姚泽明沈文彬顾峰
关键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保肛手术
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可行性。方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07年5月我院用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42例。结果42例患者全部保肛成功,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1例,吻合口出血1例,吻合口复发1例。结论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已经成熟,总体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吴根信
关键词:保肛手术吻合器低位直肠癌

相关作者

曹金铎
作品数:93被引量:1,122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手术 肠外营养 急性发作 切除术 口服
贺修文
作品数:59被引量:199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胆囊管汇入部 胆总管结石 老年人 胆道探查
唐大年
作品数:89被引量:562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
研究主题:营养风险 营养支持 老年患者 老年人 肠外营养
刘亚林
作品数:37被引量:164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
研究主题:脓毒症 皮肤软组织感染 软组织感染 成人 切除术
何建苗
作品数:146被引量:747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胃肿瘤 直肠肿瘤 乳腺肿瘤 外科手术 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