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56篇“ 参苓白术散“的相关文章
白术散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理论研究部分,着重介绍了白术散的组成、用法、功效、适用症、组方原理及特点、历代医家评述等问题;中国为临床研究部分;下篇实验研究部分着重论述了白术散的制剂工艺以及药理研究等内容。
刘惠杰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
白术散联合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2025年
目的:观察白术散联合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加用白术散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LDC-C、TC、TG、24h尿蛋白定量、SCr、BUN、IL-6、CRP、TNF-α水平及中医症候积分均降低(P<0.05),HDL-C、ALB、IgG、IgA、IgM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术散联合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较好,能够降低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及肾功能指标,提升免疫能力,调节血脂。
王亚培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参苓白术散泼尼松
白术散治疗大肠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2025年
白术散的源自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渗湿止泻、培土生金的典型代表方。其主治脾虚湿盛导致的泄泻、呕吐等疾病。由于其在临床上表现出显著的疗效,因此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内伤外感杂病。近年来,随着溃疡性结肠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泻等大肠相关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影响。虽然有关白术散治疗这些疾病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由于缺乏对相关文献的整理,该方的治疗价值未能及时挖掘和利用。文章通过对近年来白术散治疗大肠性相关疾病的理论基础以及临床应用的综述,试图全面了解该方的应用及疗效。近年来的文献梳理显示,白术散在治疗大肠相关性疾病(包括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功能性腹泻、克罗恩病、结直肠癌)方面表现出显著的疗效,包括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减少不良反应等优势。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对白术散治疗大肠相关性疾病的理论基础以及临床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旨在为进一步提高其在防治大肠性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考依据。
吴欣尧林才志刘云平温丽萍杨叶华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
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泄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5年
本研究旨在观察白术散加减对脾虚泄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了43例脾虚泄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接受白术散加减治疗,而对照组则接受常规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后,发现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达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5%,且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3)。同时,治疗组各症状及体征的消失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呈现出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观察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症状缓解率、食欲改善率指标显著改善,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白术散加减对脾虚泄泻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仅能有效缩短症状消失时间,还能积极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
刘爱萍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加减脾虚泄泻临床治疗效果
白术散治疗脾虚型慢性腹泻效果以及指标影响
2025年
探究白术散应用在脾虚型慢性腹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对相关指标的影响作用。方法 筛选2023.1-2024.1时间阶段内临床样本收治的40例脾虚型慢性腹泻患者为对象,将其基于随机数字表法拟定两组,即:照组、实验组,前者组内纳入的20例患者行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后者组内纳入的20例患者行白术散治疗,随后比对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效果分析,实验组有效率值100.00%相对照组80.00%有更高表现(P<0.05)。症状消失时间分析,实验组脱水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大便异常消失时间、纳差消失时间均较照组有更短表现(P<0.05)。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分析,治疗前组间无差别(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中医症候积分偏低照组、生活质量偏高照组(P<0.05)。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实验组10.00%偏低照组15.00%,但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 脾虚型慢性腹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运用白术散效果显著,促进机体表现症状有效缓解的同时,利于后续生活质量的提高。
左草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生活质量
白术散治疗慢性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2025年
研究慢性肠炎患者实施白术散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课题拟选择我院2023年5月-2024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肠炎病人,按照“双盲法”将其随机分成2组,40例西医组和40例中药组,并对其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炎性因子和生存质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治疗前后,中药治疗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西药治疗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7和 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显著低于西医组,差异有显著性;IBDQ评分较西药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西药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中药治疗组和西药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医组不良反应率为5.00%,和西医组不良反应率为2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白术散治疗慢性肠炎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炎症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增强用药效果,还可保证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崇。
何珮桑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慢性肠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生活质量疗效
白术散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腹泻患者的效果
2025年
目的:观察白术散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腹泻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2023年该院收治的68例慢性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白术散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生命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32/34),高于对照组的70.59%(2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大便时溏时泻、不思饮食、稍食油腻则大便增多、脘腹胀闷、神疲倦怠、面色萎黄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社会职能、精神健康等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术散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腹泻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生命质量评分,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郑彩斌陈巧珍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慢性腹泻中医证候积分生命质量
白术散加味对失眠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作用
2025年
观察和分析白术散加味对失眠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 2023年7月—2024年7月选取80例失眠患者,单盲随机分组,对照组西医治疗,观察组白术散加味治疗,对比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治疗率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PSQI评分、SAS、SD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白术散加味方剂能通过中医角度的药理作用来治疗脾气虚弱、心脾两虚病机的失眠患者,提高其睡眠质量,还能缓解不良情绪,改善中医证候,整体疗效满意。
陈世渠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加味失眠焦虑抑郁睡眠质量
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
2025年
分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实施白术散加减治疗的疗效。方法 纳入90名研究对象,均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例,选择期间确定在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患者被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马匹维溴铵片治疗,共45例)和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白术散加减治疗,共45例)。对比分析了两组的治疗成效、中医证候积分(涉及腹痛、腹泻、肠鸣、食欲减退等),以及治疗前后脑肠肽(brain-gut peptide,BGP)、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水平变化。结果 疗效方面:研究组相较于对照组,其治疗总有效率95.56%高于82.22%(P<0.05);中医证候积分方面:研究组相较于对照组,各症候积分更低(P<0.05);临床实验指标方面:研究组相较于对照组,其BGP、IFN-γ、IL-8等水平均更优(P<0.05)。结论 表明,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实施白术散加减治疗,能够迅速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机体恢复,有效调控炎症水平,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马军妹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参苓白术散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辨治
基于CiteSpace的白术散研究现状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2025年
目的: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02-2023年白术散研究现状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总结并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检索白术散相关研究文献,将文献数据导出并转化后,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生成白术散相关研究的作者、机构及关键词等共现图谱并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2382篇,近20年白术散发文量整体呈递增趋势,2011年开始发文量首次突破100篇/年,于2019年达到峰值174篇/年,2020-2022年发文量有所回落。研究人员及团队以刘喜平、李姿慧等为代表。发文量≥10篇的机构共18所,核心阵营机构以成都、湖南、甘肃、南京等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为代表,关键词共现图谱当中所出现的高频词前5位分别是腹泻、疗效、临床观察、临床疗效、痛泻要方,白术散研究重视临床疗效,优势病种为结肠炎、腹泻等,在消化系统疾病应用上研究广泛,时间线图和关键词突现分析发现白术散与“肠道菌群”“免疫功能”“培土生金”“肺功能”为新的研究热点。结论:白术散领域研究深受关注,作者和机构的跨区域合作有待加强,对当下的白术散的研究热点深入挖掘,有助于取得突破性进展。
吴剑桐王晓宇张石英李华南王建伍王金贵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相关作者

游宇
作品数:75被引量:474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参苓白术散 补阳还五汤 溃疡性结肠炎 小鼠 脂多糖
刘玉晖
作品数:51被引量:377H指数:12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补阳还五汤 参苓白术散 同型半胱氨酸 细胞自噬 炎症性肠病
李姿慧
作品数:91被引量:937H指数:17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参苓白术散 溃疡性结肠炎大鼠 溃疡性结肠炎 脾虚湿困型 健脾化湿法
吕勇
作品数:173被引量:723H指数:16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肾衰竭 湿热证 清肾颗粒 干预作用 腹膜透析
孙娟
作品数:32被引量:296H指数:11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参苓白术散 溃疡性结肠炎大鼠 溃疡性结肠炎 健脾化湿法 脾虚湿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