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64篇“ 原位回肠膀胱术“的相关文章
机器人辅助全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加原位回肠膀胱改良手体位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全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加原位回肠膀胱患者改良体位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泌尿外科行机器人辅助全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加原位回肠膀胱的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体位)与观察组(改良体位)各28例。比较两组的体位摆放时长、手时间、手操作者满意度、机械臂碰撞躯体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概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体位摆放时间[(3.48±0.67)min]、手总时长[(290±68)min]均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手操作者对改良体位后的手操作过程满意比例(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机械臂碰撞躯体发生率为3.6%,对照组为25.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后压疮发生率为3.6%,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1%,对照组为35.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全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加原位回肠膀胱中,改良患者的体位管理能够显著缩短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时长,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避免患者躯体受到机械臂碰撞,提高手安全性以及手操作者的满意度。
匡丽崔颖胡春银朱丽娅赵敏
关键词:原位回肠膀胱术体位管理
多模式镇痛模式在达芬奇膀胱全切联合原位回肠膀胱患者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模式在达芬奇膀胱全切联合原位回肠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1例实施达芬奇膀胱全切联合原位回肠膀胱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镇痛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1,实施多模式镇痛)与对照组(n=30,实施传统模式镇痛),比较两组手时间、后不同时段疼痛评分、镇痛不良反应及追加用药情况。结果两组手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2,6,12,24,48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追加用药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在达芬奇膀胱全切联合原位回肠膀胱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后疼痛感,降低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控制止痛药及止呕药的使用。
庞秀丽田谋利陈娟王额尔敦
关键词: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原位回肠膀胱术达芬奇机器人多模式镇痛
腹腔镜辅助膀胱癌根治+原位回肠膀胱初步经验(附10例报告)
目的通过对10例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膀胱癌根治+原位回肠膀胱的初步经验进行分析,初步探讨该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辅助膀胱癌根治+原位回肠膀胱的10例患者的病历资...
李朋
关键词:原位回肠膀胱术术后并发症新膀胱
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膀胱治疗老年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膀胱治疗老年膀胱癌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2月共10例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膀胱,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的手时间为4~7.5 h,平均(5.1±2.4)h。其中1例患者出血量为1100 mL,中进行输血,其余9例患者的出血量为100~600 mL,平均出血量为(260±314)mL,均未输血。患者的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8 d,平均(3.6±4.2)d。患者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尿瘘、肠瘘等并发症。后1周内将回肠膀胱内留置的双腔尿管进行拔除,收集尿液。后4周将单J管进行拔除,随访时间为3~6个月,患者肾功能均保持正常,经肾脏B超检查后未出现肾积水,胸部平扫CT及盆腔平扫CT检查后,肿瘤未出现复发及转移。结论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膀胱治疗膀胱癌患者疗效良好,创伤小、出血少、后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郑斌吴齐全王钢刘晓明周克文樊晓栋朱伟智翁国斌姚许平
关键词: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膀胱癌
保留性神经的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膀胱3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保留性神经的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膀胱在年轻膀胱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998年l月至2010年6月我院诊治的年轻膀胱癌患者34例,平均(37.0±2.4)岁。患者入选条件:肿瘤均未侵袭膀胱颈、后尿道、前列腺,无合并前列腺癌,且患者均行保留性神经的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膀胱治疗,实现原位尿流改道。观察入选患者手成功率、手时间、随访情况并采用男性性功能量表(BMSFI)进行后调查。结果 34例手均成功,手时间280~410min,平均(310.0±10.2)min。随访6~80个月,34例均存活,无尿道复发,无转移。后2个月20例(58.8%)有晨间自发性阴茎勃起现象。治疗后28例(82.4%)可有性生活。结论年轻膀胱癌患者采用保留性神经的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膀胱治疗效果理想,能维持患者勃起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周鑫邢金春周中泉陈实新刘荣福陈斌王惠强陈跃东王永锋
关键词:膀胱肿瘤勃起功能
改良拖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在恶性膀胱肿瘤患者原位回肠膀胱中的应用
2016年
目的观察改良拖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在恶性膀胱肿瘤患者原位回肠膀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恶性膀胱肿瘤患者79例,均行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膀胱;其中37例(A组)采用肠管外黏膜下隧道式输尿管肠管吻合方法进行原位回肠膀胱,42例(B组)采用改良拖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方法进行原位回肠膀胱。结果两组均手顺利,A组吻合输尿管与肠管所需时间为(27.6±3.4)min,B组为(5.2±0.5)min;两组相比较,B组吻合输尿管与肠管所需时间短于A组(P﹤0.05)。A组后并发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3例、尿液反流2例、尿路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4.32%;B组后并发吻合口瘘1例、尿路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在恶性膀胱肿瘤患者原位回肠膀胱中,改良拖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方法能明显缩短手时间,降低后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赵洪波丁文彬刘鲁东
关键词:膀胱肿瘤原位回肠膀胱术术式改良
达芬奇机器人杂交腹腔镜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膀胱的临床疗效分析
我院于2014年9月引进达芬奇Si外科手系统,并根据其操作精细、精准、灵活的特性,将其用于膀胱癌根治手中。目的:评估达芬奇Si系统杂交腹腔镜技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膀胱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
刘锋魏海彬毛祖杰祁小龙张琦张大宏
关键词:膀胱全切术原位回肠膀胱术达芬奇机器人腹腔镜
保留前列腺段尿道的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原位回肠膀胱的临床探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完整保留前列腺段尿道、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原位回肠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为12例患者行经腹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保留前列腺段尿道膀胱癌根治切除,小切口体外重建回肠膀胱,腹腔镜下行新膀胱尿道吻合重建。结果:手时间220-330 min,平均(270±60)min,中失血量100-300 ml,平均(180±120)ml。手切缘均为阴性。随访3-48个月,无一例复发及尿失禁,代膀胱充盈良好,容量200-450 ml,平均(320±130)ml,平均最大尿流率(7±5)ml/s。结论:保留前列腺的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原位回肠膀胱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且完整保留了男性性功能,疗效满意,严格掌握手适应证可取得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对肿瘤控制的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比较观察。
王定勇邓金华辛宇鹏郭霖森王魏龙田峰赵修民李华
关键词:膀胱肿瘤尿流改道术腹腔镜检查前列腺
原位回肠膀胱的尿动力学研究概述
2013年
膀胱肿瘤患者施行膀胱全切除后,尿路的处理方法经历了一系列变革。经过几十年和几代泌尿外科医师不懈的努力,特别是Camey等[1]的开拓性工作,诞生了许多用回肠制作的原位膀胱替代式。现将原位回肠膀胱的尿动力学研究综述如下。
张宗亮原江水
关键词:回肠膀胱术贮尿囊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回肠新膀胱尿道吻合
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原位回肠膀胱的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膀胱全切围手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原位回肠膀胱患者进行前心理护理、肠道准备,后通过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基础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护理、并做好膀胱功能锻炼。结果37例患者后均...
彭薇黄娇罗艳萍
关键词:原位回肠膀胱术

相关作者

成晟
作品数:129被引量:215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输尿管软镜 前列腺癌根治术 前列腺癌 尿道
章又云
作品数:57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前列腺癌根治术 前列腺癌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机器人辅助
丁国庆
作品数:238被引量:583H指数:1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前列腺癌根治术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泌尿外科 卡介苗
黄健
作品数:489被引量:1,822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研究主题:腹腔镜 膀胱癌 前列腺癌 膀胱肿瘤 单孔腹腔镜
李恭会
作品数:345被引量:712H指数:1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腹腔镜 输尿管软镜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根治术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