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97篇“ 历史责任感“的相关文章
-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意识与历史责任感培养
-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责任感。通过分析历史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本文强调了历史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培养。本文展示了如...
- 刘勇
-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历史意识历史责任感价值观培养
- 以高度历史责任感担负起司法事业新使命
- 2024年
- 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名英雄模范就是一座丰碑。鲍卫忠同志24年如一日坚守在西南边陲的基层法院,足迹踏遍佤山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用毕生心血展现了共产党人的赤子之心,用模范行动诠释了人民法官的神圣使命。他是共和国审判事业的忠诚卫士,阿佤人民心中的“江三木罗”,沧源百姓口耳相传的正义“鲍公”,佤乡大地一心为民、赤诚奉献的“贴心人”“好兄弟”。鲍卫忠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鲍卫忠同志的先进事迹从司法审判理念、立场、方法等诸多方面为我们带来了重要启示。
- 李林安
- 关键词:审判理念英雄模范历史责任感崇高精神赤子之心
- 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奋进新时代祖国统一进程
- 2024年
- 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从当前开始,实现我们确定的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只有10年多时间,实现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也只有20多年时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夙愿,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 吴为
- 关键词:祖国统一老一辈革命家祖国完全统一历史潮流
- 聚焦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以高度历史责任感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 2023年
- 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文化和旅游工作在文化传承发展中的重要责任,充分发挥办公厅职能作用,助力文化传承各项任务落地落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文化和旅游部及时制订学习贯彻落实工作方案,明确具体工作举措,以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更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 饶权
- 关键词:文化使命历史责任感文化传承
-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责任感的培养
- 2019年
- 从学生历史责任感培养的现状入手,研究了中学生历史责任感的培养和中学历史学科的关系,找出当前初中历史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探讨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责任感培养的目标和策略,并提出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责任感的培养方法,以供参考。
- 刘娇
-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历史责任感
- “五四运动”与早期新青年历史责任感的铸成
- 2019年
-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在新文化运动中认识到,只有追求真理,倡导民主与科学,才能实现改造社会的目的。'五四运动'是青年革命运动前所未有的转折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在国家危难之际,新青年推崇'爱国,民主,科学,进步'的理念,成为一股先进的社会力量,点燃了'五四精神'的灯火。时值'五四运动'百年之际,重温历史,有利于当代青年正确理解和发扬'五四精神',明确历史责任感,将'五四精神'融入到自身的思想与行动之中。
- 李娇
- 关键词:五四运动中国青年中国共产党五四精神
- 以历史责任感推进教育史学科人才培养被引量:2
- 2017年
- 教育史学科是教育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史学科的人才培养更是重中之重,它关系到教育史学科的稳定、繁荣与发展,无论是本科生的教学还是研究生、博士生的教学都要求教育史专业教师以历史责任感为己任,以便更好地推进教育史学科人才的培养。
- 张斌贤
- 关键词:教育史学科
- 文艺文献文学作品中“小人物”的历史责任感 ——以斯·阿列克西耶维奇《战争的非女性面孔》为例
- 近年来,在文学作品中使用文献资料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斯·阿列克西耶维奇在俄罗斯纪实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纪实文学的新体裁,并且凭借文艺文献文学系列作品《乌托邦之声》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更是吸引了读者对这一体裁的兴趣。...
- 龚莉
- 关键词:小人物
- 历史责任感: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
- 2016年
- 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并非被动自发的过程,而是需要依靠人予以推动的,尤其是需要依靠一大批具有强烈历史责任感的社会成员来推动的。一个社会能否得到顺利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社会是否会出现一大批具有强烈历史责任感的社会成员。历史责任感至关重要,是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中国正处在伟大的历史变革时期,
- 吴忠民
- 关键词:历史责任感中国共产党人社会成员历史进步社会能
- “贰臣”“遗民”与生存选择——浅析明清易代之际士人的历史责任感被引量:1
- 2015年
- 明清易代是中国历史时段上极为重要的关节点之一,不仅演绎着一个王朝兴盛衰败的周期规律,更使中国传统的"尊华贱夷"观念再一次被满洲人的金戈铁骑所践踏。外夷的入侵给予汉民族的冲击远不止于刀锋战火所带来的涂炭生灵,更多的是使代表民族脊梁与文化传承的士人阶层开始在朝代更替的存与亡中作出抉择。"仁以为己任,明道救世"的传统与道德情操将带领其探寻先人足迹,去思考和承担属于他们的时代责任感。
- 王磊
- 关键词:明清贰臣遗民责任感
相关作者
- 安春梅

-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江苏省淮海中学
- 研究主题:历史责任感 爱国主义情感 课程目标 历史使命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吴冬梅

- 作品数:16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茂名学院
- 研究主题:经济全球化 民族凝聚力 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凝聚力 学校道德教育
- 杨福刚

- 作品数:38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研究主题:预算执行情况 支出预算 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财政工作
- 文军

- 作品数:397被引量:4,605H指数:37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不确定性 社会工作 社会学 乡村 社会学理论
- 龚炜

- 作品数:18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叙事倾向 新闻报道 历史责任感 琐屑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