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18篇“ 历史演变过程“的相关文章
榆林小曲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传承与发展 ——以《绣荷包》《掐蒜薹》为例
榆林是位于陕西北部的一座古城,这里资源丰富,被誉为“塞上明珠”,而榆林小曲作为榆林一张耀眼的名片,让这座古城大放异彩。榆林小曲,又称榆林清唱曲,是一种坐唱形式,并带有乐器伴奏,其早期的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笛、渔鼓、简板...
刘亦仙
关键词:历史渊源历史演变《绣荷包》
基于遥感监测的鄱阳湖沉水植被分布的历史演变过程研究
鄱阳湖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对维持长江中下游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沉水植被是鄱阳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支持生物多样性、维持清水稳态有重要作用。目前研究提示,鄱阳湖沉水植被出现了明显的退化,这一变化对鄱阳湖...
郭诗园
关键词:鄱阳湖沉水植被遥感监测
论18世纪哈萨克大玉兹首领的家族世系及其历史演变过程
2023年
18世纪时,哈萨克大玉兹在哈萨克汗国处于特殊地位,这体现在其统治者世系方面,也体现在其历史演变过程中。国内学界对于哈萨克大玉兹历史的认知,仍存在一些模糊之处,有待于进一步揭示其首领人物间的关系及其历史发展过程。通过参阅国内外文献和研究成果可知,阿比里斯并非阿布勒比斯,其父为卓勒巴尔斯,大玉兹统治者家族世系来源更为多元复杂,部分统治者或源自布哈拉汗国。大玉兹在18世纪经历了变迁、瓦解和重组的过程,既受到准噶尔部的影响,又受到和卓势力的牵制,这也导致该部地位的衰落。对大玉兹历史的深入探讨,有助于进一步澄清相关史实、整理相关争议,对该帐人物和历史过程形成更为透彻的认知。
张峰峰
关键词:历史变迁
渤海湾营养盐历史演变过程研究
渤海湾是我国华北地区重要的的海上门户,具有资源开采、港口运输、养殖捕捞、文旅娱乐等多种功能。自20世纪80年代起,渤海湾周边地区经济活力充沛,人口大幅增长,一方面促进了工农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另一方面,由于工农业废...
张国栋
关键词:营养盐水质富营养化历史演变
《资本论》科学揭示出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历史演变过程
2022年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是资本家阶级的经济观念的理论表现。《资本论》根据唯物史观揭示出,资产阶级与历史上任何剥削阶级一样,有其产生、发展并最终走向灭亡的过程,而资产阶级在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地位的演变,则决定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发展变化。
何干强
关键词:资产阶级经济学历史演变过程《资本论》剥削阶级不同历史时期唯物史观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
2022年
本文从三个大的方面来论述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第一大部分主要是从自我意识到人的实践和从绝对观念的运动史到物质生活的生活史以及从绝对精神的封闭思辨到辩证发展的开放实践来阐述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批判性吸收。第二大部分主要是从异化的角度解读宗教和人的本质以及对费尔巴哈异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来具体论述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性继承。第三部分通过大量实证具体阐述了人作为具体的、现实的人与劳动产品、与劳动活动、与人的类本质以及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全面异化,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后世学者研究社会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张思佳
关键词:异化思想劳动者
山西临县方言的“去”及其历史演变过程
2022年
临县方言中,“去”存在三个读音,对应着不同的语法功能和意义。除与普通话中相似的用法外,“去”也可以用于V/VP后,作动态助词,或用在并列小句末担任话题标记。此外,临县方言中的“去”后还可接adj./adv.,类似于普通话中的“着”、“起来”;后接状态补语时,可与“得”换用。历史上首先出现了“去”与其他动词连用的形式,此后在这一形式结构的基础上逐步引申出新的语义,并由此扩展了结构的使用场景,从而加速了“去”的语法化过程。综合考察类似动词在方言中的用法现状可知,其语法化过程主要受到了动词“动程义”的影响。
高嘉悦
关键词:语法化
苯教弘法“三阶段说”历史演变过程
2020年
在藏学界,对苯教的弘法历程有不同的学术观点。本文依据较为普遍的早起、中期、晚期“三阶说”进行了归纳和阐释。认为聂赤赞普到直贡赞普间弘法的苯教归纳为早期苯教;布德贡杰到赞普松德赞弘法的苯教归纳为中期苯教;赴藏时期、苯教六大家族时期以及三大苯教寺院弘法的苯教后期苯教,这既符合苯教发展的历史进程,又适宜宗教史学者的研究视角。
才华多旦
关键词:苯教
资本受限制时代的来临——从生产方式和国家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探索社会发展的趋势
2019年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经济陷入艰难和低迷的发展中,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动荡,有形成一种危机、复苏,再危机、复苏的恶性循环趋势,美元和现有货币体系已经走到了崩溃边缘。在这迷茫的发展中,反思历史的发展过程,梳理社会发展的脉络,从历史的发展规律中,探索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对人们解放思想、开拓视野、解决当前世界面临的经济发展难题和社会冲突,会有一定的启示。
DIAN REN
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被引量:55
2018年
人地关系演变具有继承性,从历史视角认识人地关系的演变过程及机制有助于增加对人地关系的综合认知。从人地关系核心内涵出发,将资源环境要素视为人地作用的焦点,以人类的核心需求和主要活动、对"地"的作用强度及认知能力为主线,在梳理中国历史人地关系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归纳其演变特征,并进一步提炼其演变动力。发现: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提高,人对"地"的认知先后经历了"混沌未知、天人合一、人地相称、人定胜天、人地和谐共生"的演变历程。与此相应,中国历史人地关系经历了从萌芽到以土地为核心的一元化关系再到以土地、水、能矿等资源为核心的无序多元化关系以及现如今重新探索有序多元化人地关系的总体历程。从历史视角看,中国人地关系演变的动力机制是:生产力是最核心的动力,促进了人对"地"作用能力的发展;人口是最活跃的动力,人口需求及人口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增强了人和"地"作用的紧密程度;生产关系主要通过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及资源所有权而间接影响人地关系演变;战争和自然灾害对中国历史人地关系演变均起到促进和阻碍的双面作用。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层面,人地关系研究不能脱离时代背景。中国现代人地矛盾的形成有其必然性,以史为鉴,提升人对"地"的科学认识,实施因地制宜,加快技术研发和生产方式转型是破解中国当下人地矛盾的重要途径。
李小云杨宇杨宇
关键词:人地关系历史演变

相关作者

姜廷玉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国民革命军 工农革命军 革命战争年代 南昌起义 历史演变过程
徐旺生
作品数:103被引量:277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博物馆
研究主题:中国养猪 养猪业 特约专稿 养猪 农业
傅刚
作品数:71被引量:488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物理海洋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爆发性气旋 数值模拟 统计分析 气旋 极地低压
王国庆
作品数:19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压电材料 压电介质 基本解 边界积分方程 脆性开裂
张陈
作品数:7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研究主题:学位制度 学位授予权 学位授权审核制度 学位授权审核 历史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