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24篇“ 历史地段“的相关文章
- 历史地段如何“小题大作”
- 2025年
- “小尺度场景营造、穴位式针灸疗法”让城市更新、历史地段保护大有作为城市是由一块块大小空间组成的,小空间、微地段连接起来就决定了城市空间活力、地域特色、人居环境品质等,所以小空间作用并不小。在城市更新时代,面对城市人口流失、活力下降、交通拥堵、老城环境恶化等问题,大拆大建不适合,大范围更新财力不支撑,选择治理更新“节点”就十分重要,让小片小点发挥带动作用,涟漪效应、连点成片就显得更有效,而这个“点”像似中医针灸的穴位,十几个点、几百个点治理下来就会形成网,从而达到系统改善的目的。
- 李锦生何依张杰张杰邵甬黄慧明邵甬
- 关键词:历史地段历史地段保护
- 尺度重构视域下城市历史地段更新改造的实现机制研究——基于南京小西湖的实证
- 2025年
- 城市更新已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历史城区、历史街区等传统空间而言,因其在产权结构、居民构成、历史文化保护和用地规制等方面的复杂性,许多项目陷入启动难、落地难的现实困境。基于此,以南京小西湖的更新实践为例,结合尺度重构的理论,分析在历史地段更新中地方政府的有关创新实践及其内在的空间过程对多主体间社会关系的重塑机制。尺度重构策略的系统应用,有助于破解制约中国城市历史地段更新中产权碎化难整合、空间功能难复合、空间降密难实现等关键问题;其内涵的空间过程及对社会关系的重塑,也为进一步修复增长主义引致的城市空间功能单一、经济过度房地产化和社会关系张力大等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
- 李欣高煜冯淑怡张京祥
- 关键词:城市更新历史地段
- 城市历史地段价值的挖掘与展示——以浙江省临海市台州街历史地段为例
- 2025年
- 文章以浙江省临海市台州街历史地段为例,通过对其自然环境特征、形成发展历史、民间信仰崇拜和社区组织肌理的深入挖掘和解读,探索了一个包括本体展示和符号展示在内的、基于中国传统景观构成方式的全面保护和展示体系。
- 蔡晴姚赯蔡亮黄向阳
- 关键词:历史地段
- 一种协同历史机理与现时城市机能的历史地段空间结构生成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协同历史机理与现时城市机能的历史地段空间结构生成方法,包括:基于多演化模态元胞自动机挖掘历史地段完型格局成型演化机理,获取历史空间演化优势评价,并基于图算法推演历史空间有向结构;基于多类型土地利用时空演化...
- 杨希
- “时间—空间—社会”三维视角下历史地段数字化解析及更新诊断路径
- 2025年
- 探索数字化和智能技术在历史地段更新诊断中的应用途径,从时间、空间和社会3个维度总结历史地段更新中的评估诊断要求,借助空间句法、环境模拟、街景识别、语义分析等技术构建面向历史地段的“时间—空间—社会”数字化解析维度与方法体系,运用该方法体系对武汉三阳片区进行诊断,并提出针对性的更新策略,以期实现从诊断到更新的衔接和闭环,为提升历史地段更新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提供思路借鉴。
- 崔澳史宜
- 关键词:历史地段城市更新智能技术
- 历史地段保护的关键制度建设探索
- 2024年
-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首次在中央层面明确提出“历史地段”的概念及其保护要求(表1)。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所示,历史地段是保留历史遗存较为丰富,能够比较完整、真实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存有较多文物古迹、近现代史迹和历史建筑,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区。历史地段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传统文化记忆,是反映社会生活、见证城市发展的重要地区,也是构成城市风貌特色、体现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 张天洁
- 关键词:历史地段城市风貌特色传统风貌历史遗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 南京民国时期居住类历史地段保护规划实施评估研究
- 南京民国时期居住类历史地段是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资源,见证了住宅建设从传统自建模式跨入近现代集中开发建设的转变,反映了民国时期居住空间规划与建筑设计理念的营建智慧。现行《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了11片民国时...
- 顾义
- 关键词:民国时期历史地段
- 普通历史地段的保护更新策略探索——以苏州古城历史地段为例被引量:1
- 2024年
- 普通历史地段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历史价值和风貌完整性与历史文化街区存在一定差距,其游离于保护体系之外,面临着法规制度不完善、更新模式有待创新和物质空间环境恶化等问题。因此,如何保护普通历史地段,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苏州古城历史地段为例,通过对苏州古城历史地段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苏州古城历史地段保护更新的策略,希望为其他城市普通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参考。
- 张亦凡
-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老街历史地段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2024年
- 1.老街概况咸阳老街指由中山街、东明街、北平街三条历史文化街区构成的咸阳老城片区的代称,是咸阳明清文化遗产重要承载地。明清咸阳古城区建于明洪武年间,布局为“田”字形,有东、西、东南、东北四城门,设有三条东西街和四条南北街巷。
- 马皎(图/文)马皎
- 关键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地段历史文化街区历史街区老街
- 多尺度保护思维下历史地段保护更新方法应用——以兴化市西门片区为例
- 2024年
- 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工作普遍面临保护要求不明确、难以划分保护与更新界线、特色塑造与多样化历史记忆难以兼顾的问题。文章以兴化市西门片区为例,采用“城市—街区—建筑与环境”多尺度保护思维探讨解决路径。城市尺度统筹特色定位,理清保护与更新的方向,确保历史文化保护同城市发展目标协同一致。将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范围扩大到完整的街区尺度,明确保护与更新对象,衔接、织补城市功能与空间。建筑与环境尺度进行精细化设计引导,落实多样化历史记忆传承。
- 张春叶
- 关键词:历史地段多尺度特色化多样性
相关作者
- 王承慧

- 作品数:106被引量:633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 研究主题: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专业 居住 历史地段 住区
- 夏青

- 作品数:68被引量:177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 研究主题:历史街区 历史地段 天津五大道 城市设计 城市
- 张杰

- 作品数:158被引量:921H指数:16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 研究主题: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城市 遗产 织补
- 韩冬青

- 作品数:186被引量:956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 研究主题:城市设计 建筑 街区 建筑设计 建筑学
- 李和平

- 作品数:378被引量:2,049H指数:22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 研究主题:山地城市 文化景观 历史街区 山地 城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