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09篇“ 历史传统“的相关文章
- 廉洁文化建设的历史传统与现代转化
- 2025年
- 廉洁文化建设是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中国传统廉洁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与生动表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应充分把握“第二个结合”的基本要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思想,并结合廉政建设实践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公正廉明夯实价值基础“廉”是中国古代对官员个体品质的基本要求,也是政治实践和治国理政的重要价值追求,蕴含着求公去私、克己为民的自律基因。
- 刘畅
- 关键词:廉洁文化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廉洁思想廉政建设治国理政
- 日本女性天皇的历史传统、现实障碍与未来展望
- 2025年
- 日本女性天皇的问题既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又面临现实的法律和社会障碍。古代日本历史上共有8位女性天皇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继位,但随着明治时期《皇室典范》的颁布及战后修订,女性继承皇位被法律明确排除。实现女性继位的关键在于修改《皇室典范》,然而,自小泉内阁以来,尽管关于女性继位的讨论多次出现,但在政治稳定的考量以及传统保守主义的影响下,改革始终停滞不前。此外,民众对女性天皇的支持率始终保持高位,国际社会特别是联合国对性别平等的持续推动,也进一步凸显了这一议题的重要性。女性天皇的问题不仅关乎法律改革,还反映了日本社会在性别平等与传统文化传承之间的深刻矛盾与挑战。
- 龚娜
- 关键词:皇位继承性别平等
- 基层矛盾在地化解:历史传统、现实指向与治理价值
- 2025年
- 以“矛盾不上交”为特色的基层矛盾在地化解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展现了独特价值。基层矛盾在地化解批判继承了中国古代基层社会自治传统与基层无讼式调解机制,在传统治理和现代治理的通约中塑造了“矛盾不上交”的当代实践。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基层矛盾在地化解有效应对了国家治理的规模难题,并在社会矛盾的转化中不断创新发展,精准回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从治理价值的角度看,基层矛盾在地化解以协商治理彰显了以民主推进治理的有效路径,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发展;以建构基础性权力实现了国家权力系统和基层自治系统的良性互动。包括基层矛盾在地化解在内的基层治理本土创新实践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动力,这反映出只有在制度的内生性演化中才能理解中国之治的密码。
- 张力伟
- 关键词:协商治理国家-社会关系
- 基于跨学科视角的初中历史传统文化教学重构
- 2024年
- 本文探讨了基于跨学科视角重构初中历史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与策略。传统文化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自觉和民族自信至关重要,但当前教学缺乏跨学科整合,未能充分展现传统文化的丰富性。文章提出从设定教学目标、规划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及构建评价体系四个方面进行教学重构。通过跨学科学习,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培养跨学科思维与综合素质。
- 罗安波
- 关键词:初中历史传统文化教学多元评价体系
- 宁夏当代文学的历史传统
- 2024年
- 宁夏当代文学已经行进了六十五年。经过几代作家的艰辛奋斗和不懈努力,宁夏当代文学不仅为当代中国文坛奉献了一批卓越的作家和一流的作品,同时,在岁月的转换和时代的变迁当中,宁夏文学也悄然而坚定地沉淀了一些核心性创作思维与创作气质,这些创作思维和创作气质天然地带有某种独特性,已经鲜明地构成了宁夏当代文学的历史传统。宁夏当代文学业已形成的历史传统可以总结和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牢记文艺“为人民”的责任担当,坚守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和艺术品格;热爱家园、痴恋乡土的创作情怀;深厚而充沛的人文性;艺术视野上的开阔胸襟和创作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 郎伟许瓛
- 关键词:历史传统现实主义人文性
- 中国简约治理的历史传统与当代转型
- 2024年
- 追溯中国简约治理的历史渊源与当代转型,可发现“治官的简约”和“治民的简约”两种形态:前者体现在州县官“一人政府”与官吏分途,后者体现在乡村社会非正式行政与“官民两便”。中华帝国的疆域面积及人口规模限制、儒法合一的意识形态、小农经济形态下的低税制、一统体制下中央集权的风险与家产官僚制组织特性的融合是影响简约治理形成的四个关键变量。简约治理能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治理效能,但这种半行政化、非正式的运作模式也为基层权力失序以及国家政权内卷化提供了便利。清末,伴随着国家政权建设的扩张,简约治理模式逐渐式微,但部分简约机制得以存留。在新的历史时期,以央地分权与“官民两便”为内核的传统简约治理与现代科层治理相互嵌合,这构成影响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因素。
- 王庆明
- 关键词:历史传统
- 将历史传统文化融入初中美术教学的策略
- 2024年
- 我们正处于一个全球化与文化交融的时代,这样的背景给我国深厚的本土文化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因此,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也就更为重要。而初中美术教学正是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双重任务。基于此背景,本文通本文首先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展美术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个方面阐述了将历史传统文化融入初中美术教学的价值。接着,本文又分析了现阶段历史传统文化与初中美术教学的融合现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最后,本文提出了挖掘艺术品的传统文化背景、创新教学方法、开展跨学科的教学活动、创设传统文化主题的艺术创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这五条策略,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 李欢
-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
- 建构中国自主社科法学知识体系的历史传统探析被引量:1
- 2024年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自主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而根据法学界近年所达成的共识,在法学学科中,当下主要分成两大形态:法教义学和社科法学。前者所要解决的是法学学科内部的关系,主要涉及实在法规范的法意阐释、体系构建和顺利实施;后者即社科法学主要解决法学学科的外部关系,研究法学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会发展的问题。因此,构建中国自主社科法学知识体系是构建中国法学知识体系的任务之一。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深入研习构建中国自主社科法学知识体系的理论指导、思想渊源、实践成果和域外经验,也需要从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中发掘优秀的历史传统,汲取中国古代律学及交叉学科知识体系建设中的学术积累和创新经验。
- 张顺何勤华
- 关键词:历史传统
- 城市基层治理的历史传统与现代化进程
- 2024年
- 进入新时代以来,城市基层治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提法指出了基层治理的重要意义;“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则道出了基层治理面临的一些难题。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城市基层治理的难题需要破解,通往现代化的道路需要锚定方向。
- 吴晓林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 论历辈班禅爱国爱教的历史传统
- 2024年
- 班禅额尔德尼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最重要的活佛世系之一,不仅在格鲁派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有重要建树,而且从清代起就在西藏地方的政治、宗教、文化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历辈班禅传承至今,始终秉承爱国爱教的历史传统,顾全大局、倾心内向,努力维护西藏地方社会稳定,对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作出了巨大贡献。文章在梳理藏传佛教爱国爱教典范和历辈班禅世系的基础上,从捍卫国家主权、维护西藏稳定、维护中央权威、促进藏传佛教发展四个方面,回顾并列举了历辈班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历史事件与优良传统,认为继续学习、传承和弘扬历辈班禅爱国爱教、护国利民的光荣传统,在当代对坚持藏传佛教中国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 央宗
- 关键词:藏传佛教格鲁派爱国爱教
相关作者
- 王思明

- 作品数:296被引量:1,631H指数:21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农业文化遗产 南瓜 引种 农业 动因
- 王丽荣

- 作品数:44被引量:21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 研究主题:道德教育 池田大作 新经济政策 列宁 传统文化
- 郑保卫

- 作品数:423被引量:2,207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新闻思想 新闻学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新闻
- 刘媛

- 作品数:40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表达序列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小鼠 凋亡 雷公藤内酯醇
- 王倩

- 作品数:20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外国语学校
- 研究主题:情感交流 陶艺教育 陶艺教学 美术教师 少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