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59篇“ 危重症患者“的相关文章
- 一种急危重症患者鼻饲设备
-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急危重症患者鼻饲设备,包括用于包装营养液的营养袋、用于固定保存营养液的保存舱、用于进行营养液加热的加热部、用于进行加热后营养液温度监测的温度监测部、用于进行鼻饲的鼻饲管与连接头...
- 郝温温石华倩孟翠华郝晓可赵菁
- PORT与PICC在老年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 2025年
- 目的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PORT)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老年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门诊收治的80例老年危重症患者,按参考置管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行PORT治疗,对照组行PICC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间段(1、3、6、12个月)导管置留率与1次置管成功率、意外拔管率、导管舒适度评分、导管满意度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置管后第1个月导管置留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置管后第3、6、12个月导管置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1次置管成功率、意外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导管异位、导管脱落、导管夹闭征、局部感染、导管堵塞、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ORT在老年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PICC,虽1次置管成功率相对PICC较低,但有助于降低置管意外风险。
- 刘静任莉朱俏俏
- 关键词:老年危重症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留置
- 急危重症患者CT增强扫描的护理风险及干预的对策
- 2025年
-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明确急危重症患者CT增强扫描的护理风险,并在研究中根据研究数据与患者反应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 本研究从2023-01-01至2023-12-31在人民医院影像科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急危重症患者中抽取10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管理方式分为常规组和护理风险组,每组患者50例。结果 对比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中护理风险组操作熟练、知识储备、沟通交流、总分概率6.76%较常规组25.4%低,P<0.05。护理风险组统计总满意率98%较常规组70%高,护理人员综合护理水平评分等指标中,护理风险组各指标均显著更优P<0.05。对比护理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在不同的护理方式干预后,风险组各项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急危重症患者CT增强扫描存在较多的风险事件,对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 王玉玉赵静张赛鸿
- 关键词:急危重症CT增强扫描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对策
- 急危重症患者院际转运安全管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 2025年
- 目的构建急危重症患者院际转运安全管理方案,评价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由重庆市某三甲医院护送的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转运时间将2021年1月-12月的59例院间转运危重症患者设为对照组,2022年1月-12月院间转运的69例危重症患者为观察组。利用海恩法则构建急危重症患者院际转运安全管理方案,比较方案实施前后医护人员院际转运知识知晓情况、院际转运效率及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方案实施后,医护人员危重症患者知识由(79.57±9.65)分提升至(92.14±5.32)分,转运准备用时由(41.63±36.71)min降至(27.07±26.17)min,院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由10.17%降低至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海恩法则制定的急危重症患者院际转运安全管理有助于提高院际转运效率,降低院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生命安全。
- 陈珍周素梅张克标
- 关键词:急危重症
- 不同部位深静脉静脉置管在急危重症患者临床应用效果
- 2025年
- 分析不同部位深静脉静脉置管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了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这时间段内在本院接受相关治疗的60名急危重症患者,按照置管位置的不同,将他们分为了颈内静脉置管组(A组,20例)、锁骨下静脉置管组(B组,20例)和股静脉置管组(C组,20例)。接着,对这三组患者的置管成功概率、操作耗时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关键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 经过统计分析,发现三组在置管成功率及操作时间上均存在差异(P<0.05)。其中,A组的出现不良反应人数最少,患者的舒适度评价也优于其他两组。结论 不同部位深静脉置管各具特点,其中颈内静脉置管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操作便利性。
- 朱明月
- 关键词:急危重症患者
- 个性化护理策略在老年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2025年
- 探讨个性化护理策略在老年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9月-2024年9月收治的94例老年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比临床治疗中人工气道管理效果。结果 B组患者的排痰间隔与氧合指数为(3.67±0.42)h、(382.53±21.87)mmHg,均高于A组的(2.51±0.35)h、(357.42±22.09)mmHg;ICU停留时间为(10.16±2.62)d,低于A组的(14.15±3.83)d;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8.51%)低于A组(23.40%),P<0.05。结论 在老年危重症患者护理中,采用个性化护理可提高人工气道管理效果,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 王婷婷
-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危重症人工气道
- 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用于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 2025年
- 浅析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采用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进行指导,挽救患者生命,帮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方法 选取妇产科200例于2023年7月-2024年6月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为基础护理;观察组为细节管理+心理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不良情绪评分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自我效能评分(GSES)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实施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的效果显著,有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救治满意度,干预效果确切。
- 杨丽菲
- 关键词:细节管理心理护理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
- 中国急危重症患者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发生率的Meta分析
- 2025年
-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急危重症患者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AAD)发生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VIP和SinoMed数据库,搜集关于中国急危重症患者AAD发生率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4年4月23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7.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0项研究,包括26512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急危重症患者AAD发生率为26.5%[95%CI(22.9%,3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急危重症儿童AAD发生率为40.6%[95%CI(30.7%,50.4%)],中国急危重症成人AAD发生率为18.7%[95%CI(16.1%,21.4%)],其中华东儿童、西南成人AAD发生率最低,东北儿童、华北成人AAD发生率最高。结论我国急危重症患者AAD发生率较高,需要开展有效的干预举措,如合理遴选与规范化使用抗菌药物、早期预防和发现AAD的发生等,以降低急危重症患者因AAD导致的医疗负担,提升预后质量。
- 樊冰心黄丽吴浩李佳玲肖蓉王智王宇迪刘素蓉
- 关键词: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急危重症患者发生率META分析
- 链式转运流程结合SBAR沟通模式在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 2025年
- 分析链式转运流程结合SBAR沟通模式在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需要院内转运的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以是否实施链式转运流程结合SBAR沟通模式作为分组依据,对比两组转运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转运情况、满意度、交接质量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链式转运流程结合SBAR沟通模式有助于提升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效率,降低其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建议推广应用。
- 刘国玫
- 关键词: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
- 模块化护理干预对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急救护理质量及转归的影响分析
- 2025年
- 探讨模块化护理干预对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急救护理质量及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从2022年6月到2022年12月接收的70例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35例,应用模块化护理干预,对照组35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利用"转运分级评估表"和"GCS昏迷评分量表"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在转运情况、满意度情况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满意度明显提高,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为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081,P=0.024)。观察组的责任推诿事件和送错科室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为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86,P=0.046)。结论 模块化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满意度,降低责任推诿事件、转运处理不当和送错科室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护理质量和护理转归,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石容敏陈绍源吴嘉敏梁小燕曾祥宏
- 关键词:急危重症患者急救护理质量
相关作者
- 解立新

- 作品数:312被引量:1,809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脓毒症 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危重症患者 预后
- 张茂

- 作品数:581被引量:3,003H指数:28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创伤救治 心脏骤停 创伤 严重创伤 多发伤
- 郑琦涵

- 作品数:116被引量:21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救治 急危重病 脓毒症 大剂量 插管
- 周岁锋

- 作品数:47被引量:147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危重症患者 危重症 津液代谢 脓毒症 治未病
- 于学忠

- 作品数:541被引量:7,280H指数:37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急诊 心肺复苏 急诊医学 急诊科 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