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45篇“ 博士生教育“的相关文章
能力增值视角下的博士生教育全球竞争力:基于Nature调查的跨国比较
2025年
博士生教育全球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博士生教育在资源条件、培养过程、服务贡献、质量声誉等方面相较于其他国家的比较优势。基于“以学为中心”理念,能力增值是博士生教育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采用Nature全球博士生调查数据对中、美、英等八国博士生教育全球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从2017—2022年,中国博士生教育博士生学术能力的提升作用相较于发达国家有显著差距,但近年来其作用不断增强,对博士生通用能力的提升作用较对比的7个国家具有比较优势。
王传毅杨莉
关键词:博士生教育学术能力
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中的档案袋评价:缘起及其在英、美、澳的实践
2025年
档案袋评价因其注重教育过程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多样性,且彰显了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的实践性特征等优势,得以在英、美、澳等研究教育发达国家的专业博士学业评价中广泛应用。专业博士档案袋的基本架构包括:档案袋基本情况概述、所参与的专业实践项目的详细叙述、学术论文或报告、反思性内容和证明材料。但由于不同学科特质及教育模式存在差异,专业博士档案袋具体内容的呈现和反思性实践的程度存在学科差异。我国可通过如下举措推动档案袋评价:选择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实施专业博士档案袋;促进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相应培养环节的完善;加强校企合作并提升企业参与力,推动专业博士档案袋的有效实施。
王东芳刘晶
关键词:档案袋评价
博士生教育分流退出制度优化策略被引量:6
2024年
“分流退出制度”作为一项复杂、系统而又影响广泛的博士生教育重要制度构成,直接影响并作用于博士生教育的质量、水平和声誉。根据“史密斯模型”的分析框架发现,我国博士生教育“分流退出制度”存在政策文件的内容表述与操作规范“模糊”、实施高校的规章立制与执行落实“走形”、博士生和导师的价值认知与责任意识“匮乏”、社会认识与公共理念的支持氛围“缺失”等现实问题。博士生教育分流退出制度的政策执行与制度落实,受制于政策内容供给碎片化、相关责任主体难协调、政策落实理念难整合、政策执行方式不适配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必须优化政策制度的科学设计,强化分流退出制度的操作执行;改善实施院校的落实执行,建立健全分流退出制度的运行机制;提高师主体的理念认识,增强对分流退出制度的认可参与;加强向社会环境的理念宣传,塑造分流退出制度的适应态,等等,以此改进并完善博士生教育“分流退出制度”的规范落实与全面推广。
陈林
关键词:博士生教育研究生培养教育政策
国际博士生教育研究的热点、趋势及启示
2024年
分析国际博士生教育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对我国博士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WOS数据库中与博士生教育相关的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国际博士生教育研究的热点、趋势等内容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国际博士生教育研究正处于多学科协同发展阶段;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博士生指导、博士生社会化、博士生学术发表、护理学等健康科学博士生教育;研究趋势主要包括博士生社会化、博士生学术发表、护理学等健康科学博士生教育。要高度重视博导的有效指导,完善博导遴选、聘任等制度;深刻把握博士生社会化的双重属性,培养博士生的可迁移能力;尽快推行博士生代表作制度,健全博士生学术水平评价机制。
姜凡
关键词:博士生教育教育研究
美国博士生教育:国家战略、资助制度与改革动向
2024年
美国博士生教育是世界上培养年轻一代研究者和大学教师的典范模式之一。博士生教育是美国学术研究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育和研究相结合,美国将博士生教育成功纳入国家创新、研究和开发战略体系中,服务于国家目标和确保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为保障博士生教育健康发展,联邦政府和大学密切合作,建立了强有力的资助体系,尤其是经济资助和学术训练一体化、践行财政公平和体现学科差异。
孟卫青吴开俊陈鸣敏唐婷
关键词:美国博士生教育
面向教育强国建设的博士生教育:成效、问题与举措被引量:2
2024年
博士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最高端,全面提升博士生自主培养质量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支撑。面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和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我国博士生培养在规模结构和整体质量、管理评价机制、导师队伍建设、资源配置优化、国外优秀源吸引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面向教育强国建设,加快推动博士生培养高质量发展,宜稳步扩大博士培养规模,推动博士生教育提质增效;深化管理体制机制和评价改革,激发博士生人才队伍创新活力;加强导师职责岗位管理,打造一流博士生导师队伍;强化优质资源协同配置,促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全面提高博士生自主培养能力,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景安磊钟秉林周海涛林思雨
关键词:博士生培养
博士生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网络、现实问题及化解路径
2024年
国家权力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以国家政策为根本体现。博士生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现已形成博士生与导师的微观层次,培养单位与学位授予单位的中观层次,国家学位委员会的宏观层次,三级层次网络。其中微观层次包括奖励型政策、惩罚型政策和责任型政策;中观层次包括命令型政策和奖励型政策;宏观层次政策为惩罚型政策。学位授予单位和培养单位作为宏观层次与微观层次的桥梁,将政策实施进一步落到导师与博士生,而学位授予单位和培养单位又以导师为中介,将政策落到博士生培养全过程。目前博士生教育质量保障政策存在毕业决定权的模糊与随机,对论文的偏颇追求以及助推导学关系恶化的问题。因此需要对博士生教育质量再思考,完善教育评估体系,保障博士生权利,加强政策实行的监督,构建良好的博士生培养环境,为博士生教育赋能。
于文娟钱周伟
关键词:博士生教育质量
基于出国留学人员视角的博士生教育质量满意度研究
2024年
基于1018份出国人员对博士生教育质量满意度的调查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在读博士生个体质量、博士培养单位质量、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和博士职业发展质量四个具体满意度与整体满意度的关系。结果发现,个体质量满意度和培养单位质量满意度对整体满意度的正向预测作用较大,学位论文质量满意度和职业发展质量满意度对整体满意度的正向预测作用较小。均值结果显示,学位论文质量满意度最高,个体质量满意度最低。结合得分均值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个体质量满意度是得分均值较低且对整体满意度影响较大的变量。博士培养单位可以采取加强个体能力培养、优化培养模式、加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等措施来提高博士生教育质量。
李长波张华
关键词:出国留学人员博士生教育满意度
面向非学术性职业:比较视野下博士生教育改革与启示被引量:3
2024年
基于美国、日本以及欧洲部分国家的官方数据,呈现近年发达国家学术型博士毕业职业多元化发展,尤其是非学术性就业的整体特点和学科差异,分析国外促进博士毕业职业多元化的教育支持策略。当下中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博士生教育需培养各行业的高端人才服务于社会发展。面对非学术性就业增长趋势,我国博士生教育改革要持有更具平衡性的观念,继续扩大博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规模,丰富学位类别,整合性地考虑学术目标和国家战略、教育和职业、高校和外界的关系,促进博士毕业职业多元性发展,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公共利益。
孟卫青吴开俊姚远
基于问卷调查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阶段性评估
2024年
目的:通过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阶段性评估,发现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向2019-2020年109名毕业发放问卷,了解学求学期望以及对培养目标、课程学习、临床实践、临床科研的满意度,并收集学位论文专家评阅意见,综合评估现行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适切性.结果:82.41%的学期望提升临床科研与转化能力,90.84%对培养目标满意,93.52%认为课程学习获益最大的是临床科研方法,83.33%满意临床实践,96.32%表示导师的临床研究项目保障了临床科研能力培养.109名毕业的学位论文在论文选题、所体现的基础知识及科研能力、规范性、创新性及价值四方面,专家评议优秀占比依次为48.80%、39.76%、36.45%、33.13%.学位论文的临床特性总体较好,研究内容围绕临床问题,研究关键结论具备临床意义.结论:现行的培养模式高度契合临床医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但仍有改进空间,如依托临床研究项目的专项招、加强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和临床专科实践、倡导学位论文的临床应用价值、创新导师选拔机制等.
袁俊董艳单炯梅文瀚张杰张会杰
关键词: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

相关作者

罗英姿
作品数:133被引量:1,228H指数:22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博士生教育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博士生 博士生培养
沈文钦
作品数:187被引量:1,580H指数:2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博士生 博士毕业生 博士生教育 学术 博雅教育
陈洪捷
作品数:143被引量:1,651H指数:2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博士生 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 博士毕业生 博士生培养
赵世奎
作品数:96被引量:1,144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研究主题:博士生 研究生教育 博士生教育 高等教育 过度教育
赵立莹
作品数:60被引量:295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有效性 研究生教育 效力 博士生教育 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