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36篇“ 博士后制度“的相关文章
突破身份藩篱:高校博士后制度的变迁演化与路径创新被引量:3
2024年
随着高校博士后规模愈加庞大,如何拟合不同身份类型差异进而优化聘用管理成为博士后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基于身份分析视角梳理高校博士后制度演化轨迹发现,其变迁过程大致可分为身份建构、身份整合、身份分化与身份重组四个阶段,而当前制度建设的争议或困境主要包括制度并轨与身份契约之间的内在冲突,统一制度管理与多元身份差异的矛盾,博士后作为师资储备的身份定位问题以及“去身份化”与“再身份化”带来的潜在风险。综合来看,博士后制度改革应从身份识别、聘用优化与利益共享三个层面出发,建构博士后人员的学术身份网络体系,完善其身份管理的过程机制与建立满足多元身份发展需求的职业保障系统,从而打造可持续化的博士后身份平台。
蒋贵友荀渊
关键词:博士后身份建构利益共享
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美国博士后制度变迁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博士后制度是培养高层次青年人才的重要制度。采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检视美国博士后制度变迁历程,对其变迁逻辑进行深层解构。美国博士后制度历经近150年演进,历经探索期、过渡期、调整期和规范期等四个阶段,其变迁既受到外部政治、经济、制度环境的影响,也是学术资本主义知识生产模式作为主导、关键行动者采用有效行动的综合结果。我国博士后制度完善既需要优化学术生态环境,也需要系统完善博士后顶层制度设计,关注并重视博士后发展,清晰描画博士后发展实态。
梁会青朱洪洋
关键词:历史制度主义
美国博士后制度演变的多重制度逻辑
2023年
作为博士后制度的先驱,美国的博士后制度为该国的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经历了“自发性制度—政府主导制度—学术临时工制度”的演变。国家、大学、第三方组织、市场、学者等都是博士后制度建设的行为主体。以多重制度逻辑分析为研究框架,分析美国博士后制度的发展逻辑,可以全面地认识该制度的变迁情况。美国博士后制度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呈现的问题均值得借鉴。
陈兢雪
关键词:博士后制度
“蓄水池”还是“镀金店”:博士后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23年
博士后制度兼具人员聘用和人才培养双重属性,加之各国博士后聘用方式、学术职业竞争性等方面的差异,博士后制度的功能从普遍认为的“蓄水池”逐渐发展至包括“镀金店”“工作场”和“过筛器”在内的四种类型。依据相关理论和文献,本文在博士后制度功能理论构建的基础上,利用2020年《自然》杂志发布的“首次全球博士后调查”数据,对全球25个国家博士后制度的功能进行了跨国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高校作为聘用主体的宏观背景下,我国博士后的工作投入较高,职业前景较好,但也存在绝对收入水平较低、工作兴趣和国际吸引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博士后的“镀金店”色彩浓厚而人才“蓄水池”功能体现不足。为充分发挥博士后制度的多重功能,应着力促进博士后薪酬来源的多样化,着力提高博士后的工作兴趣,切实增强博士后对学术的坚持。
刘霄王世岳赵世奎
关键词:博士后学术职业
完善中国特色博士后制度助力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培育
2023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以博士后研究人员为代表的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生力军,在科技创新、学术创造方面日益成为富有活力的活跃群体。经过40余年的发展,我国博士后制度已成为贯通教育、科技、人才等环节的成熟的定型的制度性安排,成为培养未来战略科学家有效的重要途径。
耿灿
关键词:青年科技人才博士后研究人员科技领军人才战略科学家创新团队
中国特色博士后制度,为国家战略人才培养贡献中坚力量被引量:6
2022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博士后群体是我国最活跃、最具潜力、富有创新能力的青年科技人才代表。中国博士后制度实施36年来,不断破除博士后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培养了一大批年富力强的科技英才,取得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为国家战略人才培养贡献出中坚力量。
杨晓冬
关键词:青年科技人才科技人才队伍科技英才博士后体制机制障碍中坚力量
浅谈科研单位博士后制度创新与实践发展被引量:1
2021年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博士后人才培养的战略机遇期。经过30多年的实践证明,博士后制度对国家人才整体发展格局以及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文章回顾博士后制度发展历程及博士后培养取得的成绩,结合当前博士后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科研单位深化博士后制度改革应通过设立分类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强化过程管理、多渠道吸引培养经费、打通职业发展渠道等具体措施,打造优质博士后培养平台,为单位人才队伍发展提供原动力。
郑鈜爽陈飞
关键词:博士后
高校博士后制度与专职科研队伍一体化建设探析
2021年
博士后研究人员作为一支高水平的专职研究力量,在高校服务国家地方科技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有不少高校将其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来源。高校在落实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之外,还承担着实现国家科技创新与承担社会服务的重任。在这一现实背景下,高校逐步认识到缺乏高水平的专职科研队伍已成为制约高校科研工作发展的瓶颈。因此,一些高水平大学陆续开展了专职科研队伍的探索和建设工作,但总体来看,由于高校定位和发展目标各有不同,其专职队伍建设的规模和体制仍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阶段。
袁婧徐书婕
关键词:博士后专职科研队伍
中国博士后制度功能定位探析被引量:1
2020年
我国博士后制度实施已经35年,但出现了功能定位不清晰、效益不明显等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借鉴美国博士后制度重在使用的做法,将我国博士后制度准确定位于使用,并围绕使用改革现有管理体制,通过在使用中全面提升博士后人员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这一制度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人才创新中的价值追求。
王铁钢
关键词:博士后制度
中国博士后制度国际化发展35年成就及未来展望被引量:1
2020年
中国博士后制度国际化发展35年来,建成了大批博士后国际交流平台,促进了博士后国际化人才发展以及产出了一批国际公认的科研和技术成果。虽然中国博士后制度建立之初就非常重视国际化发展,但由于创建时间不长、规模发展大以及受到语言的影响,仍存在外籍博士后人数占招收总数比例低、留学博士回国做博士后人数比例偏低和博士后国际论文人均发表量低等不足。在未来的发展中,笔者建议重视非中央政府的博士后合作项目,实施按国别分配名额原则,积极动员留学博士回国做博士后以及利用门户网站、跨国人才服务公司和跨国人才流动中介公司加强博士后招生宣传与服务,以期有针对性地提升我国博士后国际化水平。
周利
关键词:博士后制度

相关作者

姚云
作品数:73被引量:701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研究主题:博士后制度 博士后 高等教育 学位授权审核 研究生教育
张斯虹
作品数:11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研究主题:博士后制度 博士后 历史轨迹 政府 高校科技管理
黄伟娥
作品数:4被引量:2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处
研究主题:博士后制度 公用事业市场化 公私合作 市场化 政府应对
李晓琳
作品数:6被引量:3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博士后制度 继续教育 教育政策 终身教育体系 智能结构
冯支越
作品数:27被引量:166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高校基层 博士后 新媒体 安全岛 红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