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2篇“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的相关文章
- 肺癌骨转移患者应用放射性核素示踪剂(^(99m)Tc-MDP)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计算机体层成像骨显像联合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体层成像诊断的效能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肺癌骨转移患者应用^(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计算机体层成像(SPECT/CT)联合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诊断的效能。方法:对2022年4月~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168例疑似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均进行了^(99m)Tc-MDP SPECT/CT骨显像以及PET/CT显像,且间隔时间不超过2周。分析^(99m)Tc-MDP SPECT/CT骨显像、PET/CT显像以及两种显像联合的诊断价值。结果:^(99m)Tc-MDP SPECT/CT骨显像、PET/CT显像以及两种显像联合的敏感度分别为90.08%(109/121)、79.34%(96/121)、99.17%(120/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准确度分别为91.07%(153/168)、80.95%(136/168)、95.24%(160/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预测率分别为78.57%(44/56)、61.54%(40/65)、97.56%(4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特异度和阳性预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99m)Tc-MDP SPECT/CT骨显像联合PET/CT显像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准确率和阴性预测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 许艺津
- 关键词:肺癌
-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的紧急维修技术
- 2024年
-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作为现代医学重要疾病诊疗设备,具有成像清晰、定位准确、操作便捷等优势,在骨骼检查、心脏检查、甲状腺检查等领域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医护人员借助SPECT设备能够快速获取患者病灶信息,掌握病程数据,为后续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保证治疗活动的有效性和合理性。SPECT设备结构精密,受到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加之操作不当等人为因素的叠加,使得发生设备故障概率较高。着眼SPECT设备的医学价值,后勤团队组织开展常规性的设备管理、维修,旨在提升设备运行效能,延长使用寿命,保障检测精度。文章从多维角度出发,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等,在科学分析SPECT设备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总结设备常见故障类型与诱发原因,掌握准直器识别错误等故障实际表现,整合现有技术资源,归纳故障处理经验,制定SPECT设备故障紧急维修方案,以实现SPECT设备常见故障的科学诊断和高效排除,增强设备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 张瑞友
-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计算机体层成像检查床常见故障分析及维修
- 2024年
- 现代医院中,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计算机体层成像检查床的应用相对频繁,主要功能为对患者身体影像的采集,配合骨骼显像等功能,能在各类身体检查领域发挥其应用优势。由于其特殊的结构与功能使用特点,使得其能够参与到开设的核医学检查项目中。检查床包含零部件较多,在长期使用下容易产生故障,为此对常见故障的分析与维修非常重要。文章简述了检查床的结构特点与常见故障,基于对故障维修要点的分析,从多个角度出发阐述了检查床日常维护要点,以期为医学设备维修人员提供参考。
- 张瑞友
- 关键词:维护管理
-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局部淋巴显像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中的应用与护理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局部淋巴显像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2019年7月—2022年7月本院核医学科给予29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SPECT/CT局部淋巴显像,在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给予做好针对性护理工作。结果29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局部淋巴显像过程顺利,图像清晰,其中术后患肢淋巴管完全性梗阻9例(31.0%),淋巴管不完全性梗阻17例(58.7%),淋巴管通畅或无明显异常3例(10.3%)。检查过程患者表示注射点轻度疼痛,而且正常上肢疼痛感强于患肢,注射部位渗血4例(13.8%),经对症护理后恢复。结论做好SPECT/CT局部淋巴显像乳腺癌术后患者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护理工作,可确保患者顺利完成检查。
- 王越曾巧玲刘羊张毓莹林芝
- 关键词:乳腺癌
- 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计算机体层成像显像技术在新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联合同机计算机体层成像(CT)扫描图像融合技术(SPECT/CT)在新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65例,诊断中使用SPECT、SPECT/CT、磁共振成像(MRI),对检查情况进行分析,分析SPECT、SPECT/CT诊断方式与MRI诊断的一致性,包括新发、陈旧骨折的一致性,骨折病椎定位的一致性。结果:SPECT/CT显像技术在新发OVCF的诊断中与MRI的一致性高于SPECT与MRI的一致性(P<0.05)。SPECT/CT显像技术定位病椎与MRI的一致性高于SPECT与MRI的一致性(P<0.05)。以MRI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SPECT/CT显像技术在新发OVCF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高于SPECT(P<0.05)。结论:SPECT/CT显像技术在新发、陈旧OVCF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其诊断优于SPECT,在患者不能接受MRI诊断时发挥替代作用。
- 余小朋查金顺
- 关键词:椎体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
- 骨转移瘤MR全身多对比度动态增强成像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骨扫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全身M多对比度动态增强成像(LvFlex)是一种全新的、快速的成像方法,与以往技术相比,不仅能获得多对比度的影像信息,还极大地缩短了成像时间。笔者采用全身LvFlex成像与全身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E)骨扫描进行对比分析,探讨M全身LvFlex动态增强成像检测恶性肿瘤转移病灶的可行性。
- 刘伟赖云耀杜湘珂洪楠吴巍珍王煦
- 关键词: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对比度骨扫描全身骨转移瘤MR
-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计算机断层扫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系统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方法 定期检测仪器能峰、能量分辨率和探头固有均匀性,并进行质量控制.结果 常规的日常硬件保养减少了仪器故障发生率,仪器能峰、能量分辨率保持稳定,探头固有均匀性需要定期校正,校正前后1号探头均匀性(%)分别为(2.71±0.28)、(2.37±0.11)(t=2.489,P〈0.05),2号探头均匀性(%)分别为(2.68±0.12)、(2.38±0.19)(t=6.421,P〈0.01).结论 定期对仪器的质量控制与保养可保证仪器性能稳定,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 梁艺华覃伟武叶俭李党生罗章伟邓李燕黄秒
-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肺功能评估中的应用现状被引量:3
- 2008年
- 肺癌是现今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的恶性肿瘤,目前手术切除是肺癌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最为有效的手段,但是对于许多患者来说肺癌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临床问题,常同时伴有其他的医学情况,患者很多都具有吸烟史,这种生活习惯增加了患心血管和阻塞性肺疾病的风险,从而使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而且由于肺癌手术需要对病变肺组织进行切除,这样就会造成部分肺功能的丢失。
- 赵峥
- 关键词: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肺功能评估肺癌患者围手术期阻塞性肺疾病并发症发生率
-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和CT同机融合在诊断口腔癌侵犯下颌骨中的临床价值
- 2008年
- 目的研究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与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同机融合在口腔癌侵犯下颌骨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34例口腔癌侵犯下颌骨行下颌骨节段性切除患者分为两组:A组28例为外周侵犯型;B组6例为中心侵犯型。对比研究CT、SPECT-CT、手术标本组织病理学检查的范围,分别对CT及SPECT的检查结果进行定量研究。结果A组:SPECT-CT、CT和病理学测量3种方法确定下颌骨受侵犯范围分别为(5.7±1.2)cm、(3.3±1.2)cm、(4.7±1,1)cm。SPECT.CT显示下颌骨受侵犯的范围较病理检查高估1.0cm,CT显示骨侵犯范围较病理检查低估1.4cm,CT与SPECT-CT的结果相差2.4cm,3种检查方法显示的下颌骨侵犯范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SPECT-CT、CT和病理学测量结果分别为(6.4±1.2)cm、(2.2±1.6)cm、(5.2±1.2)cm。SPECT-CT比病理检查高估1.2cm,比cT显示的骨侵犯范围高估4.2cm,CT比病理检查低估3.0cm,3种检查方法显示的下颌骨受侵范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PECT-CT可早期发现CT不能显示的颌骨中心型肿瘤,显示的病变范围符合手术需要切除的合理范围;CT显示的病变范围受肿瘤类型的影响较大,需视肿瘤类型确定切骨范围;在排除骨扫描假阴性的前提下,下颌骨肿瘤只需SPECT-CT或CT一种检查,即可推测病变侵犯范围。
- 贾暮云段青云袁荣涛尚伟赵洁王国明
-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研究药物滥用对人脑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的损害被引量:17
- 2005年
- 目的 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摇头丸和海洛因滥用对人脑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DAT)的损害。方法 对健康对照组21名、摇头丸组12例、海洛因组43例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检测。静脉注射显像剂99Tcm TRODAT 1剂量为740MBq/ml。计算纹状体的体积、质量、纹状体与全脑放射性比值(Ra% )和差值率(% )。结果 对照组双侧纹状体呈典型“熊猫眼”形,双侧尾状核和豆状核大致等大,DAT分布均匀、对称。摇头丸组和海洛因组纹状体的体积分别为(21 4±4 5)cm3 和(21 3±4 4)cm3,小于对照组[ ( 32 0±2 2 )cm3;P<0 01 ];质量分别为( 23 7±3 9 )g和( 22 4±3 2)g,低于对照组[ (33 6±2 6)g;P<0 01];Ra%分别为(5 9±0 8)%和(5 2±0 9)%,亦低于对照组[ (7 6±2 0)%;P<0 05],摇头丸组和海洛因组纹状体与全脑放射性比值与对照组的差值率分别是22 03%和30 74%。结论 滥用摇头丸和海洛因均破坏脑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功能,DAT的数量、密度、分布和活性减低。
- 贾少微时杰欧阳钢高宙石宇江锦赵杨苹花翁咏梅胡金森
- 关键词: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多巴胺转运体脑纹状体药物滥用海洛因滥用豆状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