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78篇“ 华夏民族“的相关文章
姚恒璐《华夏民族的“小宇宙”》的音乐特征与教学应用研究
蒋歆妍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说献疑被引量:2
2024年
20世纪40年代,陈寅恪为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所作序中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即“造极说”)从20世纪末迄今二十余年,被越来越多的宋代历史、宋代文学、宋代思想研究者所接受。陈寅恪对宋代文化的尊崇,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晚清民初汉宋学之争中的宋学倾向,陈寅恪对宋代史学的推崇,华夏民族本位文化的指向,陈寅恪中国文化整体视域中的宋代文化。由此可以得出两点认识:一是陈寅恪先生当年发表“造极说”有着特殊的语境,因此不宜简单地用陈寅恪先生指称宋代学术思想(主要是程朱理学)之“造极”来涵盖包括文物制度在内的宋代整体文化发展水平,更不宜作为夸耀宋代整体文化发达的一种标签。二是陈寅恪等学者身处救亡的历史大背景,强调华夏民族的单一性、独尊儒家文化的学说思想,是当时时代条件使然。就其尊崇气节和提倡纲常理论的出发点来说,实际上与辛亥革命之后仁人志士寻找救国理论相仿佛,即“希望以学术趋向转移人心治道世局的良苦用心”。故不能以此厚非陈寅恪。
李华瑞
关键词:陈寅恪献疑
创新华夏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唐建平民族器乐艺术创作成就评述被引量:2
2023年
唐建平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培养的第一批作曲硕士、博士之一,从其1981年发布琵琶独奏曲《东北风》算起,他的民族器乐创作至今已逾四十年,他的创作也在这四十年间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展现出锐意创新的同时,也将华夏历史与民族风情的元素运用其间,展现出作曲家深厚的文化情怀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的民族器乐作品量多质优。
王安潮肖慧芳
关键词:传统音乐文化民族器乐创作文化情怀民族器乐作品琵琶独奏曲
济渎是华夏民族的历史记忆
2022年
引言两千多年来,济渎是个谜一般的存在。根据《尔雅·释水》:"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济水应当是条独流入海的河;而按《尚书·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济水明显被黄河所截,无法独流入海。这些最早关于济水的权威文献之间的矛盾,昭然若揭。
张松林李立政
关键词:《尚书·禹贡》历史记忆华夏民族
中华民族视野下华夏民族与汉民族历史链接研究
2022年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认同中华民族、复兴中华民族的问题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在历史长时段的视阈下,遵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文章就中华民族第一段历史链华夏民族与第二段历史链汉民族如何实现榫卯链接进行分析和探讨,试图从历史深处着手,在秦汉交接中,概括从“初并天下”到“海内为一”、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从“治驰道”到“当驰道”、从“秦半两”到“汉五铢”等四个方面进行解读,初步阐释中华民族华夏民族到汉民族“榫接”式的历史链接。
徐杰舜
关键词:中华民族华夏民族汉民族链接汉承秦制
汉字构形理据与古典文献释读——以华夏民族共同基因“和”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汉字的构形是古人智慧和巧思的生动的记录,汉字的构意则是先民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的体现,形义之间互联互通,是汉字独立性和独特性的重要体现。“和”以“禾”示源,以“口”显义,构形简约,构意丰富,体现了自然与人类和谐相生的理念。可以说,“和”的构形理据凸显了“和谐”的意涵,它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也是寻绎华夏文明的重要津梁,业已成为守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准则。
寇占民
关键词:构形理据华夏文明文化自信
探索华夏民族与中华文明的远古根系
2021年
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怎样演变成今天的华夏民族?洪荒时代的古文化如何发展为现今的中华文明?深埋于地下的历史与当今社会又有怎样的关联?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清晰的答案,拉长了的华夏历史尚有很多空白,族群与文化演变的过程和原因仍有待深入解读。本文尝试将中华民族及其文明的根基溯源至旧石器时代,用考古材料串连起先民生存繁衍的些许篇章,将对华夏根系的研讨引向深入。
高星
关键词:中华文明文化演变考古材料远古人类古文化华夏民族
项链绳(华夏民族后辈有福)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项链绳(华夏民族后辈有福)。;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一种穿戴项链绳子。;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与图案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使用状态参考图。;5.无设...
王鹏
探索华夏民族与中华文明的远古根系被引量:4
2021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独特文化基因和自身发展历程,植根于中华大地","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1那么,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怎样演变成今天的华夏民族?洪荒时代的古文化如何发展为现今的中华文明?深埋于地下的历史与当今社会又有怎样的关联?毋庸讳言,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清晰的答案,拉长了的华夏历史尚有很多空白,族群与文化演变的过程和原因仍有待深入解读。本人不揣浅陋,尝试将中华民族及其文明的根基溯源至旧石器时代,用考古材料勾连起先民生存繁衍的些许篇章,将对华夏根系的研讨引向深入。
高星
关键词:人类史文化演变考古材料远古人类中华文明
论环境对传统华夏民族与鄂伦春族创世神话的影响
2021年
环境对各民族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影响着人的思想和心理。而“创世神话具有人类思想范型的重要功能,其通过讲述宇宙起源和人类由来的故事,给族群奠定最基本的文化观念和命运共同体的意识”[1]。本文将从生态环境角度探究环境对传统华夏民族与鄂伦春族创世类型神话的影响。
王云介
关键词:生态环境创世神话共同体意识

相关作者

徐杰舜
作品数:436被引量:1,370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
研究主题:人类学 访谈录 汉民族 人类学学者 中华民族
金戈
作品数:28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研究主题:水文化 华夏民族 审美 古代哲学 《诗经》
鲍怀敏
作品数:26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
研究主题:华夏民族 形制 传统服饰 汉服 服装
沈长云
作品数:80被引量:410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研究主题:华夏族 黄帝 社会形态 氏族部落 先秦史研究
王震中
作品数:97被引量:385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
研究主题:邦国 聚落形态 中国文明 商代 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