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3篇“ 华北陆块南缘“的相关文章
北陆南缘中部早白垩世深部地幔的属性:中基性岩浆岩的制约
论文选择北陆南缘中部早白垩世中基性岩浆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岩石学、岩相学、锆石LA-ICP-MS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全岩Sr?Nd?Pb?Hf同位素、全岩Zn同位素、锆石Hf?O同位素及磷灰石...
王安琪
关键词:华北陆块南缘早白垩世岩石成因
从重磁场特征分析北陆南缘铁矿分布规律被引量:2
2021年
本文以探寻北陆南缘更多铁矿资源为目地,对区内铁矿类型及重磁场特征进行了总结分析,分别建立了不同类型铁矿成矿要素的重磁异常识别标志:沉积变质型铁矿-局部重磁异常双高;接触交代型铁矿-区域重力高异常上局部磁异常梯级带;岩浆岩型铁矿-局部低重力异常上的高磁异常或磁异常梯级带;沉积型铁矿-平缓的高低重力异常过渡带中局部高重力异常,所做工作为区内找铁矿工作提供了进一步的找矿方向。
滕菲孟庆龙邢怡
关键词:华北陆块南缘重磁场特征找矿标志成矿预测
北陆南缘安徽淮南地区上石盒子组页岩储层基本特征——以ZK01钻孔为例
2021年
为研究北陆南缘安徽淮南地区二叠系上石盒子组页岩储层特征,对淮南潘集地区ZK01井钻遇的上石盒子组暗色泥页岩层段进行采用;利用岩心观察、X线衍射全岩矿物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等工作手段,结果表明:淮南地区上石盒子组具有良好的岩性组合;暗色泥岩页岩累积厚度大,主要发育于本组中下段;暗色泥页岩主要以石英、粘土、长石、方解石、菱铁矿、黄铁矿、白云石等矿物为主,经计算后脆度多超过40%;暗色泥页岩储集空间以矿物溶蚀孔、有机质孔、晶间孔为主,孔径以宏孔为主,同时发育微裂缝.
周道容郑红军邵威黄正清方朝刚朱文博
关键词:页岩气储层特征上石盒子组华北陆块南缘
北陆南缘安徽淮南地区上石盒子组页岩气成藏条件探讨
2021年
北陆南缘安徽淮南地区上石盒子组暗色泥页岩沉积背景入手,利用区域地质和钻井资料,分析了上石盒子组岩性组合、暗色泥页岩厚度、泥页岩有机地球化学、泥页岩储集空间等特征。表明北陆南缘安徽淮南地区上石盒子组暗色泥页岩具有累积厚度大、有机碳含量高、热演化适中,生气能力较强;泥页岩储集空间多样,以溶蚀孔和有机孔为主,具有良好成藏条件。
周道容邵威黄正清郑红军方朝刚
关键词:页岩气成藏条件上石盒子组
北陆南缘张士英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2020年
通过研究张士英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其岩体成因及地质意义。主量元素研究表明,花岗斑岩、角闪石英正长岩及暗色包体均表现出碱性岩特征。微量元素显示,张士英岩体内的角闪石英正长岩和暗色包体具有相似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曲线,轻稀土富集,曲线总体右倾;两者都有着较高的稀土总量,前者稀土总量平均值319.28×10^-6,δEu=0.24~0.25;后者稀土总量略高,平均值357.00×10^-6,δEu=0.24~0.31;张士英岩体内的花岗斑岩稀土总量平均值156.63×10^-6,δEu=0.12~0.19。3类岩石都表现出Eu的负异常和Ce的正异常。角闪石英正长岩与暗色包体的微量元素蛛网图相似,均富集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暗示成岩以幔源物质为主。花岗斑岩有着较低的w(Nb)/w(Ta),其形成过程中可能有壳源物质加入。综合认为,张士英岩体形成于构造体制由挤压向伸展转折以及之后的岩石圈大规模的伸展、减薄期间,是一种具有壳源特征的花岗岩体。
姜玉平张森森
关键词:华北陆块南缘地球化学特征微量元素特征
北陆南缘花岗质岩浆作用及其对地壳演化的制约
北陆南缘主要位于北克拉通南部豫陕裂谷内,发育有大规模的中-古元古代镁铁质岩墙、中基性火山岩以及花岗岩等裂谷-岩浆活动,是北克拉通前寒武纪重要的地质单元。除大面积的火山岩外,该地区内也分布有一些碱性花岗岩,然而针对...
王岩
关键词:花岗岩岩浆作用地壳演化地球化学
北陆南缘爆破角砾岩型金矿床深部找矿前景分析
2019年
北陆南缘,熊耳山南坡,沿马超营断裂带主要发现矿产有金、银、铅、钼等。其中北区为金矿密集区,其中爆破角砾岩型金矿床,为主要的金矿床类型。现在中浅部矿产资源面临枯竭等严峻问题,急需对深部地层的矿产资源中及可能存在的隐伏矿体做出进一步的科学评价及预测。通过对区内成矿构造、成矿年代学及矿体纵向变化等综合研究,发现深部资源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工业开采价值。
原瑞杰
关键词:爆破角砾岩同位素深部探矿
再论北陆南缘驻马店地区燕山期花岗岩体的成因类型被引量:1
2019年
A型花岗岩的研究由来已久,其最早指的是碱性、无水、非造山的花岗岩。由于分析角度的不同,其在地球化学特征上与I、S型花岗岩存在重叠和过渡现象,从而造成地球化学判别图解的多解性。构造环境分析发现研究区内燕山期花岗岩体形成于碰撞期向造山期后发展的转折时期,构造应力场由挤压环境向伸展环境转换。通过锆石饱和温度计算反演出岩浆熔融温度在731℃~780℃,低于铝质A型花岗岩的平均结晶温度800℃。文章阐述在研究A型花岗岩时应严格从其"3A"的原始定义出发,避免对A型花岗岩的"扩大化"。
贺晓天沈卫立李福斌张明云
关键词:A型花岗岩构造环境
北陆南缘泌阳李仙桥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2
2018年
北陆南缘李仙桥花岗岩基分布于河南省泌阳县李仙桥-大尖山-贾楼一带,主要岩性为二长花岗岩类,以发育弱片麻理为特征。LA-MC-ICPMS锆石U-Pb年龄资料表明,岩体侵位年龄为131.6~120Ma,属于早白垩世。可划分为3个侵入期次,其中第一期次侵位时间为131Ma左右;第二期次侵位时间为127Ma左右,第三期次侵位时间为120Ma左右。李仙桥花岗岩基具有高硅(w(SiO_2)=70.48%~76.20%)、高碱(w(K_2O+Na_2O)=7.26%~9.55%)、高分异指数(DI=83.90~95.53)的特点,A/CNK平均为1.12,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为过铝质S型花岗岩,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Eu亏损较为明显(δEu=0.35~0.63),Ba、Sr、P、Ti相对亏损,Rb和高场强元素Th、U、Zr、Hf相对富集。源区岩石成分主要为变质砂屑岩、次为变质泥岩,可能来源于包括太岩群和秦岭岩群的副变质岩,是地壳部分熔融作用的结果。岩体形成于陆内造山环境下由挤压向伸展的过渡期。
李运冬
关键词:华北陆块南缘锆石U-PB年龄早白垩世
北陆南缘老牛山杂岩体岩石成因:来自黑云母的信息被引量:2
2018年
老牛山杂岩体位于北陆南缘,由晚三叠世(印支期)和晚侏罗世(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在野外地质和岩相学观察的基础上,对老牛山杂岩体中的黑云母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不同岩性的黑云母成分变化不大,具有富Mg、Ti、Al、K的特征;黑云母主要是镁质黑云母;自印支期到燕山期黑云母的成分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为TiO2、FeOT和Al2O3含量有所升高,而MgO含量逐渐降低;印支期花岗岩中黑云母结晶温度在600℃~700℃之间,结晶压力为0.98~1.95kbar,相应的侵位深度为3.72~7.38km;燕山期花岗岩中黑云母结晶温度在650℃~700℃之间,结晶压力为1.47~2.01kbar,相应的侵位深度为5.55~7.61km;老牛山杂岩体属于同熔型(I型)花岗岩,具有壳幔混源成因的特征,但花岗岩类成岩物质来源略有不同,印支期花岗岩较燕山期花岗岩的源区物质组成,可能幔源物质更多一些。
齐秋菊王晓霞柯昌辉李金宝
关键词:杂岩体黑云母侵位深度华北陆块

相关作者

孙卫志
作品数:35被引量:327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南省地矿局
研究主题:小秦岭 华北陆块南缘 构造控矿 金矿体 金矿床
赵太平
作品数:116被引量:2,534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华北克拉通南缘 地质意义 熊耳群 地球化学特征
叶会寿
作品数:159被引量:1,688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质意义 东秦岭 地质特征 花岗斑岩 钼矿床
杨晓勇
作品数:388被引量:2,296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白云鄂博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作用 金矿
李磊
作品数:19被引量:136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质资料 华北陆块南缘 SR-ND-PB 同位素特征 地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