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36篇“ 半月板撕裂“的相关文章
- 一种治疗半月板撕裂的关节镜下关节间隙扩大装置
-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半月板撕裂的关节镜下关节间隙扩大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控制部、撑开部和调节部;将撑开部通过微创通道进入,使用关节镜辅助观察,将设有中轴的后架位置处于皮肤的开口处,通过控制部将撑开部打开,撑开完...
- 周建伟孙伟吴海龙徐凤周张立兴张斌
- 磁共振QSM对半月板撕裂与半月板变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定量磁化率成像(QSM)鉴别诊断半月板撕裂与半月板变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医院行磁共振检查的半月板撕裂患者40例临床资料,作为半月板撕裂组,并收集同期在医院行磁共振检查的半月板变性患者40例临床资料,作为半月板变性组。所有患者资料均完整,比较两组患者的磁敏感值情况,重点分析磁共振QSM对半月板撕裂与半月板变性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半月板变性组的磁共振磁敏感值比半月板撕裂组高(P<0.05);绘制ROC曲线,磁共振QSM鉴别诊断半月板撕裂与半月板变性的AUC=0.809,AUC的95%CI为0.714~0.904,灵敏度为0.700,特异度为0.800,约登指数为0.600,cut-off值为0.100ppm,鉴别诊断价值理想。结论半月板撕裂、半月板变性使用磁共振QSM鉴别诊断的价值理想,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可通过测定磁敏感值来对半月板损伤的类型进行鉴别诊断。
- 苏洋余小芳丁志超
- 关键词:半月板撕裂磁共振
- MRI同时多层成像-质子密度加权成像序列在膝关节半月板撕裂中的应用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MRI同时多层成像-质子密度加权成像(SMS-PDWI)序列在膝关节半月板撕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4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均行MRI膝关节扫描,包括并行采集技术-质子密度加权成像(iPAT-PDWI)(3 mm)加速、SMS-PDWI(3 mm)与SMS-PDWI(1.5 mm)加速矢状位序列,同时行关节镜检查。由2位影像医师独立阅片,测量iPAT-PDWI(3 mm)与SMS-PDWI(3 mm)图像上肌肉与半月板信号强度、标准差,计算半月板SNR和CNR,对图像进行主观评分,并单独评估每个序列半月板损伤程度;以关节镜诊断为标准,计算各序列诊断半月板撕裂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比较各序列图像的主观评分、SNR、CNR和半月板撕裂诊断差异。结果:2位医师对iPAT-PDWI(3 mm)、SMS-PDWI(3 mm)、SMS-PDWI(1.5 mm)序列图像的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PAT-PDWI(3 mm)和SMS-PDWI(3 mm)图像半月板的SNR和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MS-PDWI(3 mm)和iPAT-PDWI(3 mm)序列评估半月板撕裂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MS-PDWI(1.5 mm)序列评估半月板撕裂的敏感度和准确率均高于SMS-PDWI(3 mm)和iPAT-PDWI(3 mm)序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MS-PDWI扫描膝关节可在不增加扫描时间的同时采集更多层数更薄图像,提高半月板撕裂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何朝梁杨洁刘玉建赵志强李艳唐翎黄燕涛仲建全
- 关键词:膝关节半月板
- 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内侧半月板撕裂合并外突(脱位)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
- 2025年
-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在目标患者中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内侧半月板撕裂合并外突(脱位)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根据本研究的内容对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内侧半月板撕裂合并外突(脱位)患者进行入排,研究之初,基于统计学原理,确定研究的样本规模为50例。完成这一病例数的收集,预计需时五年,从2014年1月开始招募首位患者,直至2019年1月结束病例入组。所有潜在患者入组后,依据预先设定的临床入选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确保研究对象符合研究目标。随后,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配至不同的治疗组。其中一组(对照组,n=25)接受的治疗是单纯的内侧半月板撕裂部分成形,其余25例观察组患实施的手术方式为内侧半月板扩大成形(半月板撕裂部分+外突部分),治疗结束后,启动患者的长期随访机制。在随访过程中,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膝关节疼痛部位的改善情况,同时评估患者在特定时间窗内生活质量的提升效果。此外,通过分析患者各项关键指标的变化,对不同手术方案产生的治疗效果及其引发的并发症情况进行系统评估。结果 实施不同手术治疗策略后,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其膝关节功能得到增强,疼痛感有所缓解,生活质量也出现提升。相对于仅进行内侧半月板撕裂部分成形术,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扩大成形术的患者表现出更轻微的疼痛,膝关节功能改善的效果更加显著,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并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患有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伴有内侧半月板撕裂和外突(脱位)的患者中,关节镜辅助下的半月板扩大成形术展现出了更佳的治疗效果。这种手术方法能够显著增强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有效减少疼痛感受,提升生活质量。
- 张宁
- 关键词: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MRI放射状扫描技术在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早期识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与研究磁共振成像(MRI)放射状扫描技术在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早期识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接受诊治的膝关节疼痛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MRI放射状扫描,记录影像学征象。所有患者都给予关节镜检查并将该项检查作为金标准,判定MRI放射状扫描的早期识别价值。结果:在65例患者中,MRI放射状扫描技术判断为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24例。65例患者的盘状半月板MRI分级情况如下:Ⅰ级25例、Ⅱ级16例、Ⅲ级17例、Ⅳ级7例。撕裂组的关节积液、关节软骨损伤、软骨下骨髓水肿等MRI信号征象分别占比84.00%、80.00%、88.00%,显著高于非撕裂组的35.00%、42.50%、37.50%(P<0.05)。MRI放射状扫描技术在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早期识别中的敏感性、特异性与准确性分别为96.00%(24/25)、100.00%(40/40)、98.46%(64/65)。结论: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在MRI放射状扫描中多呈现关节积液、关节软骨损伤、软骨下骨髓水肿等MRI信号征象,MRI放射状扫描技术在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早期识别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常春然
- 关键词:膝关节关节积液关节软骨损伤
- 血清骨钙素、肿瘤坏死因子-α和金属基质蛋白酶-1联合检测对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患者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疗效的预测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血清骨钙素(BG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金属基质蛋白酶-1(MMP-1)联合检测对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患者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AMP)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黄河三门峡医院的146例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AMP,术后3个月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n=125)和无效组(n=21)。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及血清BGP、TNF-α、MMP-1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BGP、TNF-α、MMP-1水平与患者行AMP疗效的关系,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BGP、TNF-α、MMP-1水平对患者行AMP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患者年龄、术后是否冷敷、术后负重时间、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患者血清BGP水平显著高于无效组,血清TNF-α、MMP-1水平显著低于无效组(P<0.05);排除年龄、术后是否冷敷、术后负重时间、Lysholm评分、IKDC评分等影响疗效的因素后,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BGP、TNF-α、MMP-1水平与患者行AMP疗效显著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BGP、TNF-α、MMP-1水平联合预测患者行AMP疗效的曲线下面积为0.882,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5.71%、87.20%,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血清BGP、TNF-α、MMP-1水平变化与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患者行AMP疗效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预测AMP疗效的可靠指标,且三者联合具有较高预测效能。
- 杜中华
- 关键词:骨钙素肿瘤坏死因子-Α膝关节半月板撕裂
- 盘状半月板撕裂的研究现状
- 2024年
- 盘状半月板是月板的一种畸形,与正常半月板相比体部更大且肥厚,呈盘状,因此被称为盘状半月板。目前,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盘状半月板与正常半月板之间不仅在形态学上存在差异,盘状半月板的微观结构及其构成也发生明显改变,Kocher等通过对盘状半月板的组织学研究,认为盘状半月板较正常半月板厚、周围血管密度低、胶原纤维数量少、其中的胶原无组织环向网络削弱半月板的超微结构等因素共同导致了半月板更易损伤和撕裂,Masquijo等人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盘状半月板的胶原纤维含量更少且空间排布散乱,这就提示在半月板的发育过程中,可能存在基因突变或者在基因表达调控的过程中出现异常,家族型盘转半月板的病例及双侧盘状半月板的病例都可以很好地证实这一观点。盘状半月板多好发于外侧,而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discoid lateral meniscus, DLM)又是盘状半月板最常见的变异类型,膝关节内侧盘状半月板较为少见。盘状半月板在东亚人种中发病率高,据报道,盘状半月板在日本发病率为16.6%,在韩国发病率为10.9%,但是在高加索人种中发病率很低(0.4%~5%)。并且,DLM双膝同患的概率为79%~97%,我国人口基数大,故DLM患者数量较多,针对于盘状半月板的诊断、治疗及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 郭浩刘昊朱书勤王鹏山李昊轩孙皓然孙晓新
- 关键词:盘状半月板外侧盘状半月板半月板撕裂
- 基于深度学习的半月板撕裂定位检测
- 半月板是膝关节中最重要的组织之一,维持着膝关节的稳定并减少膝关节受到的压力,是膝关节正常机能的主要承载者。半月板如果出现撕裂,不仅会引发膝关节的炎症,还会导致关节损伤,使机体的行动受限。一般的诊断方法是医生直接对患者的膝...
- 王祝新
- 关键词:半月板撕裂目标检测
- 基于改进Yolov3半月板撕裂的自动检测及分类
- 2024年
- 针对医师进行半月板撕裂诊断时,存在半月板区域面积小,无法有效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后Yolov3的定位裁剪方法。用高效通道注意力网络(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 network,ECANet)作为移动翻转瓶颈卷积(mobile inverted bottleneck convolution,MBConv)中的注意力机制模块,命名为MBConv+。MBConv+模块堆叠构成EfficientNet-b0+,作为Yolov3的特征提取网络,对半月板进行检测及定位裁剪,并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进行分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Yolov3算法与原算法相比,在平均精确率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相近条件下,训练时间大幅缩减,帧数(frames per second,FPS)提升了1.3221,达到了29.0691。与原始数据集相比,裁剪后图像在分类性能上有提升,精度提升了7.739%,达到91.251%。
- 王瑞宇王娟
- 关键词:半月板撕裂目标检测图像分类
- 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临床效果分析
- 2024年
- 在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患者中应用核磁共振成像(MRI)进行诊断,并分析该方式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病例选取时间为2020.1-2023.6,以50例疑似膝关节半月板撕裂人员为观察对象,在其诊断中给予MRI检查,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疾病诊断金标准,进而分析MRI在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患者的应用价值,同时分析该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 50例疑似患者共计44例确诊存在撕裂情况,剩余6例未见撕裂,MRI方式的诊断效能情况为敏感度经计算后可知93.18%(41/44)、特异性经计算可知83.33%(5/6)、准确性经计算可发现为92.00%(46/50),其一致性结果为0.785,可认定为良好。关节镜检查、MRI检查在半月板损伤分级检出情况相似度较高(P>0.05)。结论 对于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患者而言,应用MRI展开检查能够有效明确疾病的实际情况,有助于疾病的早期治疗,且检查中不会对机体造成损伤,整体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刘东英
- 关键词: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核磁共振成像关节镜检查
相关作者
- 冯枭慧

- 作品数:13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半月板撕裂 足底压力 运动学 硅胶 鞋垫
- 裘琴儿

- 作品数:72被引量:22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步态 下肢 硅胶 鞋垫 足底压力
- 王健

- 作品数:439被引量:1,534H指数:17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内窥镜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CT
- 周代全

- 作品数:142被引量:277H指数:8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 研究主题:螺旋CT CT扫描 CT 三维重建 CT透视
- 陈伟

- 作品数:284被引量:1,268H指数:16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数字媒体学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膝关节 可视化人体 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