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1篇“ 医院分离“的相关文章
- 2020—2021年湖南省某医院分离自重症监护室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研究2020—2021年湖南省某三甲医院重症监护室(ICU)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菌株的科室分布、药敏特征、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毒力基因、荚膜血清型以及ST分型,为CRKP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8个ICU分离的75株CRKP菌株,应用MALDI-TOF质谱仪和VITEK-2 Compact药敏分析仪分别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表型,用wzi基因测序法进行荚膜血清型测定,运用Sanger测序对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进行分析,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检测ST分型。结果75株CRKP菌株主要分布在老年内科ICU(28.0%)和脑外科ICU(20.0%);CRKP对替加环素和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6.7%(5/75)和16.0%(12/75),对碳青霉烯类、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高(>96.0%);61株(81.3%)携带bla_(KPC-2)耐药基因,11株(14.7%)携带bla_(NDM-1)基因,1株(1.3%)携带bla_(NDM-5)基因,2株(2.7%)携带bla_(OXA-48)基因;ST分型前三位的主要为ST11型(54.7%,41/75)、ST1883(13.3%,10/75)、ST307(6.7%,5/75),所有ST11型和ST1883型CRKP均携带bla_(KPC-2);主要流行的荚膜血清型为KL64(38.7%,29/75)和KL47(25.3%,19/75);主要携带的毒力基因是rmpA2(48.0%,36/75)、iroN(38.7%,23/75)和iucA(37.3%,15/75)。结论该院ICU的CRKP菌株细菌耐药程度高,以ST11-KL64型和ST11-KL47型为主,大多数菌株携带bla_(KPC-2)基因和毒力基因。应该加强监测CRKP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和酶型检测,从而指导临床CRKP感染的个体化和精准化治疗。
- 周杰英丁丽彭小友袁红霞史文元胡付品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基因
- 老年医院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耐消毒剂基因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分离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的耐药性和耐消毒剂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19—2022年老年患者分离的111株PA,采用VITEK 2 Compact进行细菌鉴定和耐药性分析,PCR法检测耐消毒剂基因,采用SPSS 21.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种药物中PA耐药率最高的是左氧氟沙星(30.63%),最低的是多黏菌素B(1.80%),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占比为23.42%(26/111),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ultidrug-resistant PA,MDR-PA)占比为20.72%(23/111)。共检出3种耐消毒剂基因:qacE⊿1-sulΙ、emrE及merA基因,阳性率分别为16.22%(18/111)、91.89%(102/111)和46.85%(52/111),只有3株PA所有消毒剂基因均未检出。消毒剂基因携带模式最多见为模式c(41.44%,46/111);其次为模式f(36.94%,41/111)。CRPA组和非CRPA组之间、MDR组和非MDR组之间qacE⊿1-sulΙ检测阳性率具有显著差异。此外,MDR组qacE⊿1-sulΙ、emrE及merA基因同时检出的比率显著高于非MDR组。结论老年患者分离PA中携带耐消毒剂基因的比率高,携带qacE⊿1-sulΙ基因与耐药性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临床需科学合理使用消毒剂和抗菌药物,尽量减少细菌产生对两者的抗性。
- 李玉林唐秋萍董叶娜胡洋龙治任苏承丹张旬郭紫琪程曦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消毒剂耐药性
- 某三甲医院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的耐药基因及其同源性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对某三甲医院分离的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目细菌(CRE)的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并对其进行同源性分析,探讨产生耐药性的原因,为控制院内传播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9月淄博市第一医院临床标本分离的鉴定为CRE的菌株,通过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mCIM)和EDTA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eCIM)对CRE菌株进行耐碳青霉烯表型筛选,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菌株进行耐碳青霉烯相关耐药基因的检测并通过接合实验研究耐药基因的传播能力,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菌株的同源性关系。结果CRE菌株中,大肠埃希菌54株,肺炎克雷伯菌15株;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菌bla_(NDM-1)阳性38株、bla_(OXA-23)阳性9株、bla_(DXA-48)阳性7株,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bla_(KPC-gp)阳性3株、bla_(KPC-qc)阳性3株、bla_(OXA-48)阳性9株;接合实验结果证实bla_(NDM-1)和bla_(KPC-gp)可以通过接合实验进行传播;大肠埃希菌的ST类型为ST10、ST23、ST131、ST117型,聚类分析发现其分属于不同的克隆群;肺炎克雷伯菌的ST类型为ST11、ST23和ST342型,聚类分析发现其分属于不同的克隆群。结论本地区CRE菌株中,bla_(NDM-1)是导致大肠埃希菌耐药的主要基因,bla_(OXA-48)是导致肺炎克雷伯菌耐药主要基因;MLST分型聚类分析发现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存在多个克隆复合群的克隆性传播,医院应加强院感防控和监测。
- 吕岩吕承秀李庆孙晓琳
- 关键词:耐药基因同源性分析
- 医院分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毒力基因检测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研究医院分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的毒力基因及耐药性,为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基因检测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毒力基因和耐药性情况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 共检测肺炎克雷伯菌196株,有62株可判定为Hvkp,检出率为31.6%。62株Hvkp中毒力基因peg589、iroB、p-rmpA、p-rmpA2和irp2的检出率分别为88.7%、93.5%、96.7%、88.7%和66.1%,血清荚膜型K1和K2的检出率均为30.6%。Hvkp菌株对绝大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10%,而经典的肺炎克雷伯菌株对绝大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15%以上。结论 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中Hvkp构成比很高,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低于经典菌株,提示应重视监测Hvkp菌株的耐药性,防止其在临床播散。
- 周浩泽黎敏鲁卫平李进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高毒力菌株毒力基因耐药率
- 甘孜藏区某三甲医院分离细菌分布现状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回顾性调查甘孜藏区某三甲医院分离细菌分布现状并分析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方法:选取甘孜藏区某三甲医院2017年至2020年临床分离菌株,分析标本来源、细菌检出情况、药敏结果。结果:分离非重复菌株2946株,主要来自ICU、胃肠外科、肝胆外科、创伤外科、泌尿外科;分离的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分别占31.40%、68.60%,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高度敏感,多数菌属耐药率均<1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最高,其次为红霉素,未检出对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ESBLs)1068株(36.25%)、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159株(5.4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48株(8.42%)、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2株(0.07%);MRS及MRA均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完全耐药,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敏感。结论:甘孜藏区某三甲医院2017年至2020年分离的细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主,ESBLs、MRS、MRSA、VRE均有一定检出率,且均有一定耐药性,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 陈姗姗段凤梅单珍卓玛张垚
- 关键词:细菌分离抗菌药物耐药率
- 长沙某医院分离226株CRE临床特征及耐药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长沙某医院分离226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的临床分布特征、耐药情况及表型,为临床治疗和院感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0年9月该院分离的非重复226株CRE,进行菌种结构、标本来源、科室构成等临床特征分析;并通过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分析其产碳青霉烯酶类型;WHONET5.6软件统计分析结果。结果:在分离得到226株CRE中,以肺炎克雷伯菌(95.6%)为主,其次是大肠埃希菌(3.5%)、弗劳地柠檬酸杆菌(0.9%)等;标本分布以下呼吸道标本(67.3%)为主,其次为尿液(15.0%)、分泌物(伤口、脓液)(5.3%)等;科室分布以重症医学科(29.2%)为主,其次为呼吸内科(18.6%)、急症ICU(12.4%)、神经内外科(11.5%)、中医科(11.1%)等。CRE几乎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全部耐药,仅对替加环素、黏菌素、米诺环素保持较低耐药率,其中CRE以产丝氨酸碳青霉烯酶为主。结论:CRE对多种抗菌药物高度耐药,且主要以产丝氨酸碳青霉烯酶为主,给临床治疗中带来巨大挑战。因此急需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对该菌监测,严控院内感染。
- 侯正利张毕明张毕明张冉罗玲
- 关键词: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酶
- 3所综合性医院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MexAB-OprM的表达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外排泵MexAB-OprM的表达,并探讨MexAB-OprM高表达与调控基因mexR、nalC和nalD突变的关系。方法利用肉汤稀释法进行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和氨曲南的敏感性试验,联合外排泵抑制剂苯丙氨酸-精氨酸-β萘酰胺(PAβN)进行外排泵的表型筛选试验;在表型筛选为阳性的PA中随机挑选7株,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膜融合蛋白基因mexA的相对表达量;PCR扩增调控基因mexR、nalC和nalD,将扩增结果测序比对。结果耐环丙沙星、头孢他啶、氨曲南、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PA外排泵的表型筛选阳性率分别为96.8%、44.8%、41.4%、41.4%、40.0%、10.0%;以野生型铜绿假单胞菌(PAO1)为对照菌,mexA的相对表达量范围为1.56~10.03(2.29±0.60),属于外排泵的高表达;高表达菌株均发生mexR、nalC和nalD基因突变和氨基酸替换。结论环丙沙星的耐药以外排泵耐药机制为主,调控基因mexR、nalC和nalD的碱基突变导致了外排泵MexAB-OprM高表达,外排泵的高表达导致了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
- 冯金鑫张瑞琴
- 关键词: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基因
- 2015—2019年贵州省某三甲医院分离细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2015—2019年贵州省某三甲医院分离细菌的分布情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特点。方法收集2015—2019年医院不同标本分离的所有需氧菌(真菌、分枝杆菌除外)32277株,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根据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各年度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分布、细菌类别分布、不同标本来源的细菌分布和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分离细菌中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分别占28.1%和71.9%,居前5位的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不动杆菌属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呼吸道、尿液、伤口脓液及血标本居首位的细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CN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29.1%和84.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0.3%~0.9%和5.4%~19.3%,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3.4%~18.9%和61.4%~79.2%;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01)。结论2015—2019年贵州省某三甲医院分离细菌以肠杆菌科细菌、葡萄球菌属及不动杆菌属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迅速上升。
- 张露丹周丹刘宝曹慧军费樱
-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监测病原菌抗菌药物药敏试验多重耐药
- 2018年乌鲁木齐儿童医院分离的225株肺炎链球菌血清型和耐药性研究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儿童医院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分布和耐药状况,评估使用13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PCV13)预防感染和控制耐药流行的潜在价值。方法复苏2018年1-12月乌鲁木齐儿童医院检验科分离的肺炎链球菌。采用荚膜肿胀试验检测血清型,评估PCV13覆盖率。采用E-test法检测分离株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采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检测美罗培南等其他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共成功复苏225株肺炎链球菌。常见血清型为19F(32.9%)、23F(12.0%)、19A(10.7%)、6B(10.2%)和6A型(8.0%)。PCV13覆盖率为80.4%。<2岁和≥2岁患儿分离株之间,以及汉族和少数民族患儿分离株,血清型分布未见明显不同,PCV13覆盖率也相似。分离株对口服青霉素的中介率和耐药率分别为57.8%和31.7%。以脑膜炎界值判断,胃肠外青霉素耐药率高达89.4%,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不敏感率达47.5%和64.6%,以中介为主。菌株对红霉素、复方磺胺甲唑、四环素耐药率高,分别达98.1%、67.6%和89.6%,对阿莫西林、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敏感率均超过90%。PCV13型菌株对青霉素的耐药性较非PCV13型菌株更强。结论乌鲁木齐地区儿科肺炎链球菌分离株以19F、23F、19A、6B和6A型常见,PCV13型覆盖率约80%,汉族和少数民族儿童分离株血清型分布未见明显差异。菌株对红霉素普遍耐药,临床考虑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时,应注意菌株对青霉素等耐药率高。推广使用PCV13可有效预防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和耐药菌株的播散。
- 田居灵刘丹丹施兴海高薇袁林贾举张文利姚开虎
-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血清型耐药性儿童
- 2015—2017年同济医院分离常见苛养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 了解常见苛养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卡他莫拉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经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5—2017年临床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卡他莫拉菌的分布,药敏试验结果分析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分析软件(WHONET)5.6版,耐药率的比较采用SPSS 11.0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该院2015—2017年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卡他莫拉菌来自呼吸道标本的比例分别为99.0%,84.1%和99.0%.成人组和儿童组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 β-内酰胺酶检出率分别为35.2%和47.5%.成人组和儿童组分离株对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氯霉素的敏感率均>90%,儿童组分离株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呋辛和复方磺胺甲唑耐药率显著高于成人组(P<0.01).成人组和儿童组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和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均>99.0%,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均>85.0%.成人组和儿童组分离的卡他莫拉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复方磺胺甲唑的敏感率均>95.0%,儿童组分离株对阿奇霉素和红霉素的非敏感率显著高于成人组(P<0.01).结论 该院分离的常见苛养菌主要来自于呼吸道标本,且儿童组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成人组,应引起重视.
- 张真田磊
- 关键词:抗菌药物耐药性苛养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
相关作者
- 赵瑞珍

- 作品数:71被引量:641H指数:14
- 供职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耐药性 耐药性分析 肺炎链球菌 抗药性
- 董洪亮

- 作品数:5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焦作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门诊药房 医院分离 药品管理 人事管理 穿心莲内酯
- 陈玲珍

- 作品数:3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医院分离 耐药基因 整合子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克雷伯菌
- 沈定霞

- 作品数:152被引量:1,527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 AMPC酶 细菌
- 陈宏标

- 作品数:14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调查 铜绿假单胞菌 伦理学 院前急救 医院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