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05篇“ 区系成分“的相关文章
- 贵州省野生杜鹃花科植物种质资源与区系成分分析
- 2024年
- 采用文献查阅结合野外调查的方法,分析了贵州省野生杜鹃花科植物的种质资源、区系地理和园林应用前景。结果表明:贵州省野生杜鹃花科植物共计13属228种(含变种、亚种和自然杂交种),其中优势属2个,单种属4个,贵州特有种27个。根据吴征镒院士关于种子植物属的区系地理划分,将贵州野生杜鹃花科下的13属划分为5个分布型和4个变型,其中热带成分属4个,温带成分属9个,热带属与温带属数量比值为44.44%,具有较强温带亲缘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热带成分影响,整体上呈现出由温带向热带过渡的特性,符合贵州地处亚热带向热带过渡的地理区位。
- 侯欢欢潘露李正陈敏
- 关键词:种质资源植物区系资源利用杜鹃花科
- 济宁市外来入侵植物的区系成分及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为弄清济宁市外来入侵植物的区系成分及多样性成因,减少外来入侵植物对济宁市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在已知济宁市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组成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对其科、属、种的分布区类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外来入侵植物多样性的成因。结果表明:在区系组成上,济宁市外来入侵植物的热带性成分占绝对优势,其比例在科、属、种水平上分别为83.33%、52.55%和53.61%。入侵种所在科、属,常广域分布,但入侵种原产地分布范围却不大,并倾向于集中在某些特定区域(如美洲、狭义地中海区)。
- 李彦连胡猛李国栋李红燕张业猛白俊玲
- 关键词:入侵植物植物区系多样性
- 广西会仙喀斯特湿地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区系成分被引量:3
- 2024年
- 以会仙喀斯特湿地为研究区,采用样地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野外植物调查,研究了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多样性和区系成分。研究结果表明,2022年8月,在会仙喀斯特湿地中分布着39科79属133种植物,被子植物(128种)占绝对优势,而且以挺水植物(77种)为主;优势科为禾本科(Gramineae)和莎草科(Cyperaceae),分别包含了15属31种和7属24种物种;优势属为蓼属(Polygonum)、荸荠属(Heleocharis)和莎草属(Cyperus),都有6种物种;会仙喀斯特湿地中主要有12种植物群落,其中,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群落和五刺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var. oryzelorum)群落的多样性水平较高,长苞香蒲(Typha angustata)群落和菰(Zizania caduciflora)群落的多样性水平较低;会仙喀斯特湿地中的植物属区系具有热带特性。
- 胡聪韦锋徐超昊张忠华胡刚
- 关键词:植物群落多样性
- 云南省外来入侵植物的区系成分及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4
- 2023年
- 【目的】弄清云南省外来入侵植物的区系成分及多样性成因,为减少外来入侵植物对云南省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已知云南省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组成的基础上,对其科、属、种的分布区类型进行了分析,并从生态指标(种子植物数、气候类型数、地表水总量、年均最高温)及社会经济指标(10年总进口额,10年总入境游客数)2方面,将云南省与其他入侵植物多样性最高的9个省市进行比较,以探讨外来入侵植物多样性的成因。【结果】在区系组成上,云南省外来入侵植物的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其比例在科、属、种水平上分别为50.85%、63.16%和63.39%。入侵种所在科、属,常广域分布,但入侵种原产地分布范围却不大,并倾向于集中在某些特定区域(如热带美洲、狭义地中海区)。入侵植物所在科的入侵种数与该科包含的世界种数存在显著性正相关。省市级行政区域内入侵植物种数与该省市国际贸易额、入境游客数等指标没有相关性,而与各省市的种子植物数、气候类型数存在显著性关系,与地表水总量和年均温度存在一定的关系。【结论】云南省的自然生境适宜外来入侵植物的生存和扩散。需要对具有热带性质,所在分类单元为大科、大属,且地理分布距离与云南较远的外来植物保持较高的警惕性。
- 殷根深张双双程文磊席辉辉董洪进
- 关键词:入侵植物植物区系多样性
- 横断山区南段多孔菌的多样性与区系成分分析被引量:18
- 2021年
- 多孔菌是大型真菌的主要类群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与经济价值。本文通过野外调查研究,对横断山区南段的多孔菌进行了物种多样性和区系成分分析,发现横断山区南段的多孔菌具有较高的多样性。该地区共发现多孔菌270种,隶属于担子菌门伞菌纲的8个目29个科111个属。优势科为多孔菌科Polyporaceae、锈革孔菌科Hymenochaetaceae、拟层孔菌科Fomitopsidaceae、刺孢齿耳菌科Steccherinaceae和耳壳菌科Dacryobolaceae 5个科,优势属为木层孔菌属Phellinus、栓孔菌属Trametes、嗜蓝孢孔菌属Fomitiporia、集毛菌属Coltricia、硬孔菌属Rigidoporus、蓝孔菌属Cyanosporus、多年卧孔菌属Perenniporia、褐孔菌属Fuscoporia、干皮孔菌属Skeletocutis、灵芝属Ganoderma、异担子菌属Heterobasidion、地花菌属Albatrellus、波斯特孔菌属Postia和附毛孔菌属Trichaptum 14个属。种的区系地理成分可分为8类,其中种类数量最多的是北温带成分,表明横断山区南段多孔菌具有明显的北温带区系特征。该地区多孔菌有腐生菌241种,占89.26%;寄生菌14种,占5.19%;共生菌15种,占5.55%。在寄主方面,横断山区南段多孔菌只能生长在被子植物上的有121种,只能生长在裸子植物上的有98种,能同时在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上生长的有51种。
- 王妍刘顺冀星孙一翡宋长阁刘冬梅崔宝凯
- 关键词:大型真菌地理成分生态习性
- 广东南澳岛苔藓植物物种组成及区系成分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通过对广东省南澳岛苔藓植物的采集,以及对702份标本的鉴定,首次报道了南澳岛苔藓植物的物种组成和地理区系成分特点。经研究发现:1)南澳岛共有苔藓植物108种,其中苔类13科15属16种,藓类21科40属92种;2)南澳岛苔藓植物丛藓科为第一大科,含7属16种;3)泛热带(总种数占比20.37%)、东亚(18.52%)、北温带(16.67%)为南澳岛苔藓植物三大区系成分;4)南澳岛藓类植物物种组成和区系成分大体符合岭南地区热带特征,也与人为干扰强烈的地区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之处;5)南澳岛苔藓植物主要的生境类型为石生、土生、石面薄土,分别占比31.59%,22.27%,16.93%;6)南澳岛苔藓植物样地群落多受基质、海拔、湿度、郁闭度的共同影响,其中海拔、湿度影响较大;7)南澳岛苔藓植物物种组成与周围岛屿相似度不高,可能是受水体隔离影响较大所导致的。
- 王琪卓步胜李丹丹于晶
- 关键词:苔藓植物区系
- 海南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古树地理区系成分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根据海南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古树调查数据结合文献研究方法,从植物地理区系角度分析海南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古树区系组成及地理区系成分,结果表明:古树区系组成从种一级水平上看,科的区系组成以含4种以上科具有较明显优势,为优势科;属的区系组成以单种属占有绝对优势;古树的地理区系成分分析显示,科、属、种3个层次以热带性质分布占有绝对优势,表现强烈的热带性质,少数的温带成分只有科、属分布;古树种的特有现象较明显,中国特有的有25种,其中以海南分布最多,为11种,以华南、西南分布最少,仅2种。此结果反映了海南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古树既具有海南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区系特点,又反映出海南植物区系属于大陆古华夏植物区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罗文钟育飞陈江陈焕强莫世琴
- 关键词:古树地理区系
- 青海省蝗虫区系成分及生态地理分布被引量:3
- 2019年
- 为研究青海省蝗虫区系和生态地理分布问题,于2014年7—10月以及2015—2017年每年的5—10月采用样带法对青海省所有县级行政区划分布的蝗虫进行了系统调查,结合前人的研究基础,统计出青海省蝗虫共有111种,隶属于7科39属。网翅蝗科属、种数均为最多(12属49种),锥头蝗科属、种数均为最少(1属1种)。根据中国动物地理区划,青海省的蝗虫只有古北种(101种)和广布种(10种),所占比例分别为91.0%和9.0%,古北种占有绝对优势。特有种较多(58种),所占比例为52.3%。不同生境中蝗虫种类由多到少依次是:河湟谷地、青东南、青南高原、祁连山地、青海湖盆地、柴达木盆地;河湟谷地与青东南接近程度最高,青南高原与柴达木盆地的相似性系数为最低。
- 郝会文鲍敏柯君李雷雷马存新旦智措陈振宁
- 关键词:蝗虫区系生态地理分布
-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植被组成及其区系成分被引量:5
- 2018年
- 2015年和2016年的7-8月的野外调查和室内鉴定结果表明,在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共有植物75科229属309种。其中,有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74科228属308种;包括17种乔木、27种灌木、13种藤本和252种草本植物;在这些植物中,有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还有一些半湿生和中生植物。在植物区系组成中,种子植物科的分布有5类型和4亚型,世界分布科有44科,占总科数的58.67%;属的分布区类型可以划分为15类型和9亚型,以温带分布为主,有102属,占总属数的44.54%。
- 孙浩冉孙淼
- 关键词:植物群落区系
- 粤北地区寺庙风水林植物地理区系成分分析——以南华寺与云门寺为例被引量:1
- 2017年
- 为了解粤北地区寺庙风水林植物的资源状况,从区系地理学的角度调查并分析南华寺和云门寺风水林植物的种类及地理区系成分.结果表明:风水林群落均以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蕨类植物次之,裸子植物数量最少.从科、属、种三水平进行的地理区系成分分析均显示,该区以热带成分为主,亦有一定比例的温带成分.整体来看,本区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南亚热带北缘性质.
- 康婉媚邱淑玲林英罗晓莹莫罗坚
相关作者
- 冯建孟

- 作品数:68被引量:651H指数:15
- 供职机构:大理学院
- 研究主题:种子植物 物种多样性 多样性 区系成分 区系组成
- 王明福

- 作品数:82被引量:148H指数:9
-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双翅目 蝇科 厕蝇科 有瓣蝇类 区系研究
- 徐成东

- 作品数:248被引量:5,294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蕨类植物 物种多样性 葡萄 地理 种子植物
- 苟光前

- 作品数:90被引量:296H指数:10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
- 研究主题:蕨类植物 撑绿竹 金佛山方竹 区系成分 蕨类植物区系
- 朱圣潮

- 作品数:84被引量:373H指数:10
- 供职机构: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 研究主题:蕨类植物 物种多样性 植物区系 生态示范区 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