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86篇“ 区域旅游经济“的相关文章
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空间关联及溢出效应研究
2025年
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方法,检验2011—2020年安徽省城市旅游经济空间关联属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性且逐渐强化;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即周边城市旅游经济发展会带动本地旅游城市发展;从影响因素上看,各影响路径和作用强度大不相同;从空间溢出角度看,旅游市场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正向溢出效应最为显著,旅游消费需求和旅游基础设施表现出负向溢出效应。
刘婷朱智猛
关键词:区域旅游经济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华中区域旅游经济的影响分析——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视角
2025年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低碳发展理念逐渐受到重视,许多地区开始实施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有效推动城市转型和经济升级。采用2006—2017年华中区域(河南、湖北、湖南)32个城市384个样本的面板数据,借助准自然实验法,运用倾向匹配双重差分模型(PSM-DID)进行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通过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游客满意度来影响旅游经济,城市异质性通过旅游资源差异、经济结构差异以及城市规模和品牌影响力差异等方面体现出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旅游经济的发展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低碳试点政策对省会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比非省会城市更为显著。因此,建议通过绿色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提升、品牌建设和政策支持等举措,推动低碳城市建设,促进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段雪纯张兴旺吴昌祝
关键词:旅游经济
高铁网络下长三角区域旅游经济联系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2025年
以长三角区域为研究对象,从高铁网络的视角切入,通过使用旅游经济联系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长三角区域旅游经济联系空间结构及特征。研究得出:(1)高铁网络下长三角区域各节点城市之间旅游经济联系具有明显的等级差异,上海、杭州、南京和合肥为区域旅游经济联系网络的核心,相互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较强,并都具有经济辐射功能。(2)高铁网络下长三角区域旅游经济联系网络存在明显“中心—外围”的结构,以上海为核心,与其空间区位邻近的苏州、无锡、嘉兴和常州,形成旅游经济联系高值密集区。以南京为核心,与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和安徽省内合肥、马鞍山、滁州和芜湖形成两个旅游经济联系高值密集区。以杭州为核心,与浙江省的绍兴、湖州、嘉兴、金华和宁波形成旅游经济联系高值密集区。以合肥为中心,与安徽省域内的城市旅游经济联系较紧密。总体上,高铁网络下长三角区域旅游经济联系空间结构呈现出不均衡的集聚特征,以核心城市为中心,形成片状高值密集区,密集区以外的城市出现“孤岛效应”,呈点状分布,形成孤立区。
穆成林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
酒店管理与区域旅游经济协同发展路径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通过对酒店管理与区域旅游经济之间的协同发展路径分析,可以发现酒店管理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区域旅游经济也对酒店管理产生积极影响,包括提供更多的市场需求、提升酒店行业的竞争水平和促进酒店行业产业链的完善与发展。本文提出了酒店管理与区域旅游经济的协同发展路径,包括酒店管理水平的提升与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相互促进、酒店行业和旅游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以及需要政策、市场等多方面的支持。
高笛
关键词:酒店管理区域旅游经济
数字经济非均衡与区域旅游经济调控困境被引量:2
2024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但当前区域旅游经济调控机制却普遍存在体制机制设计尚需创新、协调管控体系尚需打通、公共服务体系尚需完善等现实困境。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应用,数字经济不仅成为“促转型、稳增长”的新动能,而且为旅游业创新与变革注入活力,在优化旅游业组织运营机制的同时,为游客带来了全新体验。
韩元军刘英基
关键词:区域旅游经济经济非均衡旅游业
数字经济非均衡发展与区域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
2024年
一、区域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与意义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立足于新发展格局,旅游业在“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中的角色愈发重要。然而,伴随着中国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地区间、城乡间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明显。这种不平衡不仅体现在旅游经济规模上,还体现在产业效率、服务能级等多个维度.
宋波刘震
关键词:中国旅游经济内需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在区域旅游经济差异性及对策制定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随着区域旅游经济的加速发展,京津冀区域旅游经济差异性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旅游业作为当地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其协同发展的模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整个地区经济的平衡性和竞争力.为探究京津冀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有效的发展策略,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对2012-2022年的各市旅游总收入数据进行分析,揭示空间相关性和差异性.全局莫兰值从2012年的-0.035 3增长至2022年的0.004 3,显示出从低水平的空间离散性转向空间集聚性的趋势.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指出:北京和廊坊地区表现出较大的空间离散性,而天津则显示出与邻近地区的强正相关性,意味着整个区域旅游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正逐步缩小.通过LISA集聚图进一步识别了不同地区的空间集聚模式,指出北京和天津的辐射作用正在逐步增强.研究建议地方政府根据空间结构演变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且协同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策略,优化旅游增长极和整合资源,推动旅游业在整个京津冀区域的均衡发展.
李静马仪亮
关键词:区域旅游发展
淮河生态经济区域旅游经济—资源—环境承载力及障碍因子研究——以中西部内陆崛起区为例
2024年
区域旅游经济—资源—环境承载力(简称ERE承载力)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以淮河生态经济带中西部内陆崛起区为案例研究区域,运用极差变换法、灰色关联度法、灰色预测模型以及障碍因子诊断等方法对区域旅游ERE承载力及障碍因子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旅游ERE承载力缓慢波动上升、旅游环境承载力水平较高且增长较快;区域旅游ERE承载力变化具有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南阳、信阳和蚌埠的发展水平较高,多数地市的预测值呈现一定的增长;旅游收入、景区和饭店数量以及第三产业规模是ERE承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
张迁刘瞳晖宋佩璠陈晴陶春云霍梦瑶
新时代背景下高速铁路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2024年
2018年,昆楚大高速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将滇中与滇西两大旅游区紧密相连,大大缩短了两地间的旅行时间,同时也为沿线地区的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研究高速铁路对云南旅游经济的发展影响,本文通过构建灰色预测模型和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分析昆楚大高速铁路开通前后旅游经济变化,发现沿线州市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增加。这表明昆楚大高速铁路的开通,对沿线地区的旅游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戴金辉
关键词:高速铁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
基于旅游资源普查的贵州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及影响因素
2024年
本文基于贵州省各区域旅游资源普查情况,综合运用聚类分析法、标准差、变异系数、OLS回归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对2019年贵州省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索。研究发现,一是贵州省各区域旅游景区数量、旅游业收入大量增大,同时各区域旅游资源相似性极高;二是区域旅游业收入标准差值和相对系数值差异均较大;三是影响贵州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因素主要有公路里程、人均GDP、城市化率、3A以上旅游景点数,公路里程对贵州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影响最大,3A以上旅游景点数影响最小。Based on the census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various regions of Guizhou Province,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use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cluster analysis, standard deviation,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LS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other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our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Guizhou Province in 2019.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rstly, the number of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tourism income in various regions of Guizhou Province hav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similarity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various regions is extremely high. Second, there are large differences in the standard deviation and relative coefficient of tourism income between regions. Thir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regional tourism economic differences in Guizhou Province mainly include highway mileage, per capita GDP, urbanization rate, and the number of tourist attractions above 3A. Highway mileage has the greatest impact on the regional tourism economic difference in Guizhou Province, and the number of tourist attractions above 3A has the least impact.
吴思艳
关键词:区域旅游经济差异旅游资源普查

相关作者

杨勇
作品数:168被引量:1,329H指数:25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旅游业 实证研究 旅游业发展 实证分析 数字经济
林妙花
作品数:14被引量:94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研究主题:区域旅游经济 协调发展 科技旅游 旅游发展 可持续发展
张广海
作品数:282被引量:2,607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旅游业 旅游经济 旅游 旅游产业 影响因素
吕观盛
作品数:33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桂林旅游学院
研究主题:CNKI 旅游 网络传播 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
樊学秀
作品数:6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研究主题:区域旅游经济 广西民族地区 金融支持 节事旅游 民族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