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157篇“ 区域文化“的相关文章
- 基于数据对公共文化设施与区域文化经济增长的异质性分析研究
- 2025年
- 一、文化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在全球化与信息化加速推进的当代社会,文化资本作为一种关键的软实力,正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公共文化设施作为文化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和实际效果起到非常重要作用。针对“公共文化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问题,通过多维度计量方法系统检验了核心假说。
- 王含予
- 关键词:公共文化设施区域经济增长文化资本
- 区域文化学校传承的逻辑前提、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以黄河文化为例
- 2025年
- 以黄河文化为代表的区域文化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重要育人资源。区域文化学校传承的逻辑前提是区域文化“谓何”以及学校传承“为何”这两个基本问题;从五育并举角度分析,包括黄河文化在内的区域文化具有培根铸魂、启智增慧、强体健魄、育美润心、促劳砺行等价值意蕴。区域文化学校传承的实现路径包括围绕发展愿景做好整体规划,依据育人对象心理特征开展内容设计,夯实育人平台推进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等。
- 邵怀领
- 关键词:区域文化黄河文化文化传承
- “巴蜀文化”学术概念推动区域文化史研究系统的再造
- 2025年
- 20世纪40年代初,“巴蜀文化”作为一种学术概念提出后,在几年内形成了巴蜀文化研究热潮,引领了区域文化研究的新风尚,从而改变了中国文化史研究的路径,并由此奠定了巴蜀文化和其他区域文化研究的基础,成为20世纪中国区域文化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自此以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多元起源与地域特点,认识到中国文化体系是由若干亚文化子系统所构成,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的内涵,深化和增强了学术界对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
- 何一民杨丽华
- 关键词:巴蜀文化学术概念区域文化研究亚文化
- 汉中市城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区域文化产业振兴探究
- 2025年
-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与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张骞传说”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带动经济发展的潜力,但“张骞传说”在带动城固县经济振兴过程中存在非遗传承人匮乏、文化点分散、宣传不足及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基于此,提出深入挖掘“张骞传说”的文化内涵、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促进文化产业与教育产业融合发展等解决措施,以期推动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 王婧雯艾昕冉党国航
- 关键词:文化产业振兴
- “文化自觉”视域下民族区域文化传播路径探析——以广西骆越文化为例
- 2025年
- 民族区域文化承载着各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弘扬民族区域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以及应对全球化挑战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西骆越文化为例,通过对“文化自觉”理念的解读,阐述“文化自觉”理念与文化传播的关系,探索“文化自觉”视域下民族区域文化传播的优化路径。高质高效地传播民族区域文化,首先要对本民族本区域的文化有清晰的认知,这样才能更好地认同自己的文化;其次要对文化进行反思,思考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此外还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文化宣传方式,用数智为文化宣传赋能,让文化更具活力。
- 林莉丽
- 关键词:文化自觉文化传播
- “一带一路”国内区域文化产业效率测度与提升路径
- 2025年
- 文化产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实践中发挥着文明互鉴、文化传播、产业合作等重要作用,提升文化产业效率对“十四五”时期推动“一带一路”区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法对“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内18个省份2013—2021年的文化产业效率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国内区域文化产业技术效率普遍不高,各省份规模报酬所处阶段存在差异;“一带一路”国内区域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时空差异,时间维度下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波动中上升的趋势,空间维度下全要素生产率非均衡性显著,反映了产业增长状况的非均衡波动特征。文化产业投入—产出配置率和规模效率偏低导致技术效率低下,从而影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低水平和非均衡性进一步导致区域文化产业陷入低效率发展的困境,从根本上影响了高质量发展的实现。因此,应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向构建“一带一路”国内区域文化产业效率提升路径,包括优化文化产业供给结构与水平以提升投入—产出要素配置率,加强文化产业集聚以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以改善文化产业规模效率,增强科技渗透水平以提升文化产业技术效率和质量能级。
- 王秀伟刘倩
- 关键词:文化产业技术效率全要素生产率
- 基于学校区域文化优势背景下的小学水墨画教学研究——学校区域文化优势背景下的小学水墨画教学研究
- 2025年
- 水墨画教学题材贴近生活与特色文化,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动机、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关注学校区域文化优势下的水墨画教学,指出小学水墨画教学存在教材编排少、课程零散、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因此,课程设计应结合学校区域文化优势,通过社团教学、调查问卷、精品课例、水墨大赛等多途径激发学生兴趣与创作热情,实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 谌连竹
- 关键词:水墨画区域文化
- 区域文化对校园美术活动实施的影响研究
- 2025年
- 编写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应根据学习背景和学情分析,编写出体现本地区文化特色,符合学生理解能力,体现当代价值观成为国家教材延伸部分的课本,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顺利运用。教师要挖掘整理本地区的文化符号,总结出符合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内容,正确地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研究、传承本土文化。而研究总结出一套合理的校本教材,一种易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是本篇文章的主要探讨内容。
- 向杨
- 关键词:校本教材学情分析教育课程体系文化符号
- 数字化转型视域下区域文化品牌价值提升研究
- 2025年
- 区域文化品牌作为品牌与地域文化、地理空间交织的独特标识,兼具商业性、文化性和地域性等特征。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区域文化品牌应聚焦于和谐、多元与原生态的核心价值,通过对多元特色文化的整合与表达,不仅推动文化经济与形象的升级,还致力于文化价值与精神的传承。为有效提升区域文化品牌价值,相关部门应通过提炼区域文化核心内涵、强化文化品牌宣传与培育、提升区域文化品牌经济效益等路径,为区域文化品牌价值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 吕雯
- 关键词:区域文化品牌价值
-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区域文化品牌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 2025年
- 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以2000年至2022年国内关于文化品牌的研究文献为基础数据,绘制了我国区域文化品牌研究知识图谱,试图对文化品牌的研究热点、研究进程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表明,近二十年来,我国区域文化品牌研究呈现持续推进态势,研究主要围绕城市形象定位、文化品牌形象塑造和受众对品牌的感知研究等问题。其中形象定位、城市品牌、旅游形象和文化品牌等是高频关键词。另外,通过对区域文化品牌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该领域研究还存在重案例分析而轻理论创新以及研究范式普适性不足等问题。
- 韦爱玲张馨文
- 关键词:CITESPACE文化品牌
相关作者
- 张海钟

- 作品数:285被引量:938H指数:17
- 供职机构: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心理学 心理健康 跨文化 跨文化心理学 乡村
- 胡晓文

- 作品数:22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区域文化 五年制高职 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教育 高职
- 章春杰

- 作品数:18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盐城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区域文化 高校 地方高校 高校服务 协同创新
- 陈文标

- 作品数:71被引量:191H指数:8
- 供职机构: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 研究主题:民营企业 中小企业 金融危机 民营 产业集群
- 姜永志

- 作品数:229被引量:1,260H指数:20
-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大学生 心理学 青少年 中介作用 网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