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83篇“ 化肥施用“的相关文章
- 黑土区农户化肥施用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2025年
- 化肥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威胁东北黑土区的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本文选择东北典型黑土区进行实地调研,对农户化肥施用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政策及补贴落实情况、户主个人特征与选择情况、耕地种植意愿、耕地客观情况、家庭劳动力特征均对种植大户的化肥施用强度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以往常被忽视的政策及补贴因素却占有较高权重。本文以此为基础,对进一步落实化肥减量和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 刘建华王雷徐礼英
- 关键词:化肥减量
- 1979—2022年我国粮食生产及化肥施用演变特征
- 2025年
- 为了提升化肥运筹策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分析了我国1979—2022年粮食生产及化肥施用情况。结果表明:①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变化较大,经过几次增减,目前基本上恢复到1979年水平。②粮食总产从1979年的3.32亿t增加到2022年的6.83亿t,增产率为106%;粮食单产从1979年的2.78t/hm^(2)增加到2022年的5.77 t/hm^(2),增长了108%。③化肥总施用量从1979年起持续增长,到2015年至峰值,为6022.60万t(折纯量),2016年开始化肥总施用量逐渐下降,至2022年降为5079.21万t(折纯量),44年间化肥总施用量增长了368%。氮、磷、钾肥施用量变化趋势与化肥总用量变化趋势相似,复合肥施用量从1979年起持续增长至2018年,2019—2020年略微下降,后又逐渐上升,至2022年为2368.68万t(折纯量);氮、磷肥施用比例逐渐下降,而钾肥及复合肥施用比例逐渐增加。④我国粮食总产的提升,关键在于粮食播种面积的扩大、粮食单产的提高,以及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施用量的增加,尤其取决于粮食单产的提高和复合肥用量的增加。目前,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已基本恢复到1979年的水平,粮食总产和粮食单产经过44年分别增加了106%和108%,但化肥施用量却增长了368%。因此,耕地“减肥”潜力仍然存在。
- 于军民徐瑞衡仇建荣杨绪清曾洪玉
- 关键词:粮食生产化肥肥料利用率
- 永春县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施用对水稻生产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 2025年
- 为探明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施用对水稻生产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并筛选出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水稻生产中有机肥与无机肥的合理施用比例,特于2020年-2022年开展了相关肥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机肥替代30%化肥施用时,水稻产量、种植收益均较高;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施用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减小土壤容重,但是对土壤碱解氮含量、有效钾含量的影响较小。
- 辜祖超
- 关键词:有机肥化肥水稻产量土壤质量
- 基于不同土类的多年化肥施用对土壤养分及丰缺分布的影响--以榆中县1984—2021年的变化为例
- 2025年
- 明确基于多年化肥施用对不同土类土壤养分及丰缺分布的影响,为科学施肥及土壤质量定向培育提供参考依据。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和回归模型及对应分析法,对榆中县分布面积较大代表性较强的6种土类1984—2021年37年间7次土壤监测结果结合化肥施用量对其间的关系进行动态与丰缺等级分布特点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磷与化肥施用量密切相关。不同土类平均pH为8.33,为碱性级别。有机质平均为15.44g/kg,属于较缺的等级。全氮平均为0.99g/kg,在中等水平。有效磷平均为34.03mg/kg,属于较丰富水平。速效钾平均为189.18mg/kg,属于较丰富水平。土壤pH以黄绵土较高,pH在8.42左右。有机质以灰褐土与灌淤土最高,含量超过18g/kg。全氮以灰褐土与灌淤土最高,含量均超过1g/kg。有效磷以灰钙土最高,平均含量53.07mg/kg。速效钾含量以灌淤土、黄绵土较高,平均含量在196.37~221.9g/kg。根据不同土类养分丰缺分布特点,减少相应的化肥施用量(特别是磷肥),通过增施有机肥、秸秆及绿肥还田等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质量定向培育的主要措施。
- 康蓉崔银花赵凡赵学琳董孔军
- 关键词:土壤养分土类
- 山西省化肥施用现状及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化肥是作物的“粮食”,作为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投入品之一,直接影响作物品质和数量,在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山西省是传统旱作农业大省,化肥施用量偏高、施用方式落后现象比较普遍。长期过度施用化肥会导致资源浪费、化肥利用率低、农业面源污染等。基于此,总结了山西省化肥施用现状,分析了化肥施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施用化肥的措施,为山西省科学施肥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政策参考。
- 王慧杰高杰
- 关键词:化肥施用农业生产
- 江西省化肥施用环境风险评价研究
- 2024年
- 为了提供合理的区域环境发展和化肥污染治理的理论依据,基于1985-2021年统计数据,分析了江西省化肥施用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985-2021年江西省化肥施用量和施用强度整体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且均在2015年时达到峰值。氮磷钾施肥比例从1985年的1:0.30:0.26升至2021年的1:0.69:0.71。化肥施用环境风险指数呈上升趋势,风险程度由1985年的“安全”程度上升到2021年的“低度风险”程度。江西省化肥施用环境风险指数空间差异性显著,其中南昌市和萍乡市的化肥风险指数较大,是化肥污染管控的优先控制区。建议江西省在维持现有化肥施用强度上,合理调整氮磷钾肥施用结构,各地级市在施肥结构上要保持氮磷钾肥1:0.5:0.5,同时做好污染防控措施。
- 肖蔚
- 关键词:环境风险时空分异
- 高标准农田对化肥施用量影响研究
- 随着近年来农业的发展,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施用量越来越大。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化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化肥施用量稳居不减带来自然环境的持续恶化严重威胁了农业绿色发展。为此需要通过专业...
- 章宏楼
-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化肥减量机械化水平
- 北京秋季小型西瓜化肥施用基追比例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为研究北京地区秋季化肥施用方式对小型西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小型西瓜秋季化肥施用的方式。【方法】设置3种不同的化肥施用处理:以不施用化肥作为对照(CK)、追肥比例55%(T1)、追施比例100%(T2),T1和T2处理化肥施用总量相同,通过测量小型西瓜植株生长、果实生长以及产量和品质等指标,探究化肥施肥方式对小型西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在化肥施用总量相同的情况下,“基施化肥+追施化肥”对小型西瓜的植株生长具有较好的提升效果,株高、叶面积、茎粗生长均表现较好;“不基施化肥+追施化肥”对小型西瓜的果实品质及产量方面具有较好的提升效果,到果实生长后期,虽然两个处理的用量总量是一致的,但T2处理化肥用量比T1处理要多。【结论】通过合理的化肥施用即“不基施化肥+追施化肥”,有利于提高北京地区秋季小型西瓜品质,适合推广使用。
- 蔡梦梦王洪旭曲明山郝敬虹李婷
- 关键词:小型西瓜
- 乐山市市中区化肥施用现状调查研究
- 2024年
- 为了解乐山地区化肥施用现状,本研究对2022年乐山市市中区进行抽样调查,对44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资料。结果表明,2022年乐山市市中区种植作物施用化学肥料氮、磷、钾总纯量中,水稻为170.90 kg/hm^(2),玉米为231.95 kg/hm^(2),大豆为82.88 kg/hm^(2),蔬菜为329.10 kg/hm^(2)。水稻N施用最多,为311.85 kg/hm^(2),大豆P_(2)O_(5)施用最多,为127.50 kg/hm^(2);蔬菜类施用K_(2)O最多,为150.45 kg/hm^(2)。目前肥料施用存在施肥比例不协调、作物分配不平衡等问题,农户没有合理施肥,缺少科学施肥经验,种植作物部分不施肥或施肥过量。以此提出调整肥料施用比例,推广平衡施肥等措施。通过本次调查研究以期为今后科学施肥提供一定参考,同时加大对科学施肥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农户科学种植意识,优化施肥结构,全面促进乐山地区科学施肥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 王书妹曹丽董学会徐敏谭义川
- 关键词:化肥施用现状
- 农业机械对化肥施用影响的路径及效果研究
- 2024年
- 化肥在生产要素中对粮食增产具有重要作用。但随着农业生产对化肥的过度依赖,也出现了化肥施用过量的问题。不断增加的化肥施用量不仅会造成面源污染等环境问题,还反向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为解决资源问题并保障粮食安全,我国政府将化肥“减量化”视为重要的工作方向。基于此,提出了农业机械对化肥施用影响的路径,分析了农业机械对化肥施用影响的效果,旨在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向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 刘仁勇
- 关键词:农业机械农业机械
相关作者
- 刘钦普

- 作品数:76被引量:874H指数:18
- 供职机构:南京晓庄学院
- 研究主题:化肥 安全阈值 化肥施用 环境风险评价 面源污染
- 张福锁

- 作品数:1,232被引量:25,815H指数:87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玉米 小麦 土壤 冬小麦 氮肥
- 吴跃进

- 作品数:428被引量:1,653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水稻 近红外光谱 离子束 储藏 近红外
- 李季

- 作品数:305被引量:2,324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堆肥 仪器检测 ELISA试剂盒 抗体反应 好氧堆肥
- 颜璐

- 作品数:10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化肥施用 农户 农户调查 华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