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3篇“ 化学气相渗透法“的相关文章
一种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碳化硅复合包壳用沉积装置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碳化硅复合包壳用沉积装置,包括沉积室和导气管(14);所述沉积室下方设有进气孔道,所述沉积室上设有排气孔道,所述排气孔道与导气管(14)连通。本发明的沉积装置,通过优化沉积室结构、进气...
卢永恒刘伟邵宗义李昱孟莹胡秉坤
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涡流辅助系统及方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涡流辅助系统及制备方,在使用常规CVI方式制备陶瓷基复合材料时,通过涡流辅助系统构造内外两层涡流,使气体通过纤维预制体表面时具备向其内部运动的初速度。从而在致密化过程中...
郭领军刘宁坤李贺军黎云玉钟磊王建成李凯娇
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C/C-SiC复合材料及其抗冲击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为了研究不同碳纤维原丝数量对C/C-SiC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的影响,采用两步化学气相渗透法(CVI)对不同碳纤维原丝数量(K)的2.5D碳纤维针刺预制体进行陶瓷基体致密化,得到2种C/C-SiC复合材料(3K-C/C-SiC和12K-C/C-SiC)。采用体积和压汞仪测定了2种C/C-SiC复合材料的密度和开孔孔隙率。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EDS)分析等表征手段对C/C-SiC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碳纤维原丝数量对C/C-SiC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均有较大影响。采用两步CVI工艺制备的C/C-SiC复合材料,热解碳(PyC)和碳化硅(SiC)都能均匀沉积在2种碳纤维表面,3K,12K碳纤维2.5D针刺预制体增重分别约30%和25%,3K-C/C-SiC和12K-C/C-SiC复合材料的密度分别约为0.89,0.74 g/cm^(3),开孔孔隙率分别约为52.87%和56.53%,是由于3K碳纤维2.5D针刺预制体的纤维含量低,密度小,孔隙率大,沉积在纤维表面的PyC和SiC更多,同时SiC的密度大于C的密度,从而使得3K-C/C-SiC复合材料的密度较大,孔隙率较小。通过对2种C/C-SiC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发现3K-C/C-SiC,12K-C/C-SiC复合材料中SiC含量分别约为27.2%和11.1%,C含量分别约为72.8%和88.9%,单根纤维束中PyC层厚度分别约为2.162,2.145μm,SiC层分别约为1.890,1.284μm;3K-C/C-SiC复合材料SiC含量更高、C含量较低,这是由于3K碳纤维2.5D针刺预制体的碳纤维含量较低,孔隙率较大,从而能使更多的PyC和SiC沉积在碳纤维表面。经抗冲击测试测得到3K-C/C-SiC和12K-C/C-SiC复合材料的冲击韧性分别约为25.624,14.310 kJ/m^(2),吸收功分别约为1.52 J和1.09 J。通过摆锤式冲击试验结果发现,3K-C/C-SiC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要优于12K-C/C-SiC复合材料,其优良的抗冲击性能主要是因为3K-C/C-SiC复合材料表面的SiC层更厚,使其断裂需要更多的断裂功,PyC具有良好的韧性,能够提高纤维的抗冲击性能,同时3K碳纤维预制体
丁思源刘贵民刘振许忠良王德龙
关键词:C/C-SIC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
一种化学气相渗透法用工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气相渗透法用工装,适用于小尺寸圆筒状制备使用,包括底座及布气盘,所述底座的底面中心位置设有通孔作为进气口;所述布气盘安装在底座的内腔内;所述布气盘上布设有圆筒状预制体和套装在圆筒状预制体外侧的外限导流...
李江涛董会娜王琰魏庆渤胡晓辉
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涡流辅助系统及方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涡流辅助系统及制备方,在使用常规CVI方式制备陶瓷基复合材料时,通过涡流辅助系统构造内外两层涡流,使气体通过纤维预制体表面时具备向其内部运动的初速度。从而在致密化过程中...
郭领军刘宁坤李贺军黎云玉钟磊王建成李凯娇
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碳化硅界面涂层的沉积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沉积温度对SiC界面涂层微观形貌、结构和成分的影响,探讨SiC界面涂层的沉积动力学和沉积机理。方采用Factsage软件计算MTS-H2反应物体系热力学平衡后产物组成,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CVI)在碳化硅纤维上制备SiC界面涂层,采用SEM、TEM、XRD等分析测试技术对SiC涂层形貌、结构和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在860~1060℃温度范围内,MTS-H2体系平衡后的主要产物有SiC、C等,并在该温度范围采用CVI工艺制备出了SiC界面涂层。结论在860~1060℃温度范围内,提高沉积温度有利于增加SiC的产率。温度低于960℃时,制备的SiC界面涂层表面光滑;高于1060℃时,得到了表面具有团簇结构的涂层,并且随着沉积温度的升高,涂层的结晶度提高。沉积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温度低于1060℃时,SiC的沉积过程受表面反应控制;温度高于1060℃时,沉积过程受扩散控制。采用CVI工艺制备出了单一立方相的SiC界面涂层,并且(111)晶面为SiC颗粒的优先生长晶面。
戴建伟何利民申造宇刘冠熙甄真许振华牟仁德
关键词:化学气相渗透热力学计算沉积温度沉积动力学
一种模板结合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高性能泡沫陶瓷的方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板结合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高性能泡沫陶瓷的方,将模板化学气相渗透法相结合,不需要添加任何烧结助剂,通过制备高纯陶瓷粉浆料,基于模板,经挂浆、干燥、去除模板(可选),获得泡沫陶瓷骨架,再结合化学气相...
成来飞刘持栋张青刘永胜
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2.5D浅交弯联SiCf/SiC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力学性能被引量:2
2018年
采用化学气相渗透(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CVI)方,在具有2.5D浅交弯联结构的SiC纤维管状编织体上预沉积SiC-PyC-SiC多层界面(PyC即Pydrolytic carbon,热解碳),再利用CH_3SiCl_3-H_2-Ar体系对其进行化学气相渗透SiC增密,制备管状SiC_f/SiC复合材料,研究SiC_f/SiC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轴向压缩、径向压溃以及环向拉伸等力学性能及其断口形貌。结果表明:SiC_f/SiC复合材料主要由SiC纤维、SiC-PyC-SiC复合界面以及SiC基体组成。SiC-PyC-SiC复合界面中,PyC界面厚度为400~500 nm,SiC界面厚度为700~800 nm,SiC基体主要为β-SiC相。SiC_f/SiC复合材料的密度为2.50~2.58 g/cm^3,开孔率为7.70%~9.10%,轴向抗压强度为53.2 MPa,径向压溃强度为38.18 MPa。轴向压缩时表现为与水平方向成45°方向的剪切破坏,径向压溃时表现为形成4个塑性铰后发生分瓣破坏,断口处明显观察到纤维拔出现象,但拔出不长,表现出"假塑性"特征。SiC_f/SiC复合材料的环向抗拉强度为12.8 MPa,其断口相对较平整,纤维拔出不明显,表现为脆性破坏。
李月张瑞谦杨平陈招科何宗倍熊翔
关键词:化学气相渗透SICF/SIC复合材料微观结构
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SiC增强的低密度多孔碳纤维隔热复合材料的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iC增强改性的低密度多孔碳纤维隔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沉积的方式在高孔隙率碳纤维隔热体的碳纤维表面沉积一层SiC陶瓷层。该碳纤维隔热复合材料包含碳纤维相和SiC陶瓷相,SiC陶瓷主要以...
师建军冯志海张大海王筠李同起徐林
等温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C/C-SiC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被引量:7
2017年
以碳纤维体积分数为30%的2.5维针刺碳毡为预制体,通过等温化学气相渗透法(Isothermal 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ICVI),制备4种C/C-SiC复合材料,基体中Si C含量由56%降至15%,其密度相近(1.87~1.91 g/cm^3)。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上述材料的显微结构和物相组成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在MM-1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基体Si C含量的降低,C/C-SiC复合材料的平均宏观硬度由98.2HRA降至65.1HRA,硬度分布的均匀性也明显下降;制动过程的平均摩擦系数和质量磨损率均显著增加;通过对摩擦表面形貌和磨屑微观形貌的分析,表明制动过程中的磨损机制受材料表面宏观硬度的影响显著;随着复合材料表面硬度的降低,磨损机制由磨粒磨损为主向磨粒磨损和黏结磨损联合转变,从而使摩擦系数和磨损量显著提高。
王跃明时启龙
关键词:C/C-SIC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

相关作者

成来飞
作品数:863被引量:2,055H指数:23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陶瓷基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 C/SIC复合材料 预制体 化学气相渗透
张立同
作品数:723被引量:2,225H指数:24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陶瓷基复合材料 C/SIC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 化学气相渗透 C/SIC
刘永胜
作品数:204被引量:374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陶瓷基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 化学气相渗透 C/SIC复合材料 SIC
梅辉
作品数:100被引量:206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研究主题:陶瓷基复合材料 C/SIC复合材料 化学气相渗透法 热解碳 无损检测
罗瑞盈
作品数:267被引量:626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主题:炭复合材料 碳 复合材料 预制体 陶瓷基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