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647篇“ 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文章
-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 2025年
- 根据2001—2021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耕地利用统计数据,运用SBM模型、核密度估计、面板Tobit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安徽省耕地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及农业机械化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中所起的中介作用,为区域耕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结果表明:2000—2020年,安徽省耕地利用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安徽省耕地利用效率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区域差异明显;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水平对耕地利用效率呈现正向影响,农业生产条件、自然环境条件、耕地资源禀赋对耕地利用效率呈现负向影响,且耕地资源禀赋对耕地利用效率影响不显著;农村劳动力转移能有效影响耕地利用效率,并可以通过农业机械化的中介效应作用于耕地利用效率。对此,应大力发展土地流转市场,构建有序的农村土地流转平台,为劳动力转移提供前提条件;要对农业机械化进行推广和研发,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正确处理劳动力转移和农业机械化之间的关系,从不同途径来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 钱凡帆吴九兴
- 关键词:耕地利用效率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机械化中介效应
-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韧性的影响及作用路径
- 2025年
- 从农业农村发展来看,农业韧性的强弱直接影响农民群体收入和农业生产实施推进,对高质量发展和农村现代化转型意义重大。增强农业韧性的关键在于提升农业专业化程度,并同时完善农村产业体系,以多元化发展经营降低外部风险对区域整体的冲击力。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直接扩大非农就业,实现农民择业就业的多样化,还在此过程中形成产业带动和生产力助推效应,可通过多样化的生产经营活动加快农业现代化转型。未来为持续提升农业韧性,可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切入口,加快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嵌入度,进一步释放农村人力资本;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和区域间资源共享,进一步丰富农民就业空间;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先进生产要素占比,进一步优化农民综合素养;扩大农业信息共享和潜在风险警示,进一步完善农业风险预警系统。
- 王丽程一千
-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现代化非农收入
- 农业职业教育赋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路径探究
- 2025年
-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力资源需求增大,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其职业技能薄弱问题日渐突出。通过农业职业教育可以帮助农村劳动力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文章分析了农业职业教育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发展现状及成效,指出了其在教育资源配置、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农业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评价机制等路径,以期提高农业职业教育质量,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效能,助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 李高雅
- 关键词:农业职业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
-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丘陵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
- 2025年
- 以四川荣县为例,通过对微观调查数据的分析探讨,深入研究丘陵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丘陵地区粮食种植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可以较好地促进粮食生产,而受教育程度越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概率越大。建议:一是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大力推行农村集体土地股权化改革,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制度基础;二是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快研发适宜丘陵地区粮食生产的小微型、智能化农业机械设备;三是大力培养发展新型职业农民,为现代粮食生产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 舒利彬罗洎
- 关键词:丘陵地区劳动力转移粮食生产
-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
- 2025年
- 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改革和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库,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考察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将减少农村家庭中从事农业劳动的成员数量。机制检验显示,土地经营权转出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作用,即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促进土地经营权转出,从而抑制了家庭中从事农业劳动的成员数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在区域、农地质量和文化水平三个方面存在异质性。籍此,从建立健全农地流转交易市场机制、因地制宜发挥确权效能、鼓励农户学习现代化农业技术和构建非农就业保障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 王宇新洪思聪王旭睿杜彬
-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中介效应
- 丽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输出地经济发展影响研究
- 2025年
- 庞大的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为丽江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回流效应。在把握丽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的基础上,多角度探究了丽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给丽江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多维影响,以期为丽江地方政府精准施策提供具有系统性、前瞻性的有益参考。
- 胡雨晴
-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
- 新时代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效应评估研究
- 2025年
-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仅有助于优化全国劳动力资源配置,还对社会稳定和社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30个省区市2013—2022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对此阶段的120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进行赋值,采用经典面板回归模型,实证考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和收入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不仅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积极的总体效果,显著提升了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以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而且在区域层面展现了政策实施的复杂性和层次性。鉴于此,本文提出三条政策建议:(1)增强政策的区域针对性和灵活性;(2)强化政策实施监测和效果评估;(3)加大对农村地区特色产业的支持。
- 郭云贵朱超曾小明
-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 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
- 2025年
- 文章基于2011—2022年2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从新质生产力视角出发,通过构建多种计量模型考察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可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产生抑制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先城市与南方城市,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另外,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有利于缩小本地城乡收入差距,并产生空间溢出效应。
- 崔凡朱新武
-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劳动力转移
- 提升县域公共就业服务水平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高质量发展
- 2025年
- 近年来,党中央提出了以实现“农民市民化”为目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其核心要旨在于以高质量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为抓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市场优化配置,提升广大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幸福感。在这一过程中,县域公共就业服务成为了最为有力的助推剂之一。其在提升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匹配度、增强农村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归纳阐释了县域公共就业服务的现状,指出其在服务机构设置、信息化建设程度、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对策,切实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进而助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高质量发展。
- 许冰黄佳彦张欣宇李思彤
-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
-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基于CFPS甘肃省样本的实证分析
- 2025年
- 本文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视角出发,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中四期甘肃省样本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土地转出和转入两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土地转出和土地转入均有显著影响;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之间存在内生性问题,利用转移人口家庭中的最高学历作为工具变量,并采用条件混合过程(CMP)估计法来控制;将农业收入细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农业收入中等的农户在土地流转市场中最活跃。
- 赵红婷谈存峰
-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PROBIT
相关作者
- 程名望

- 作品数:148被引量:3,705H指数:31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农民工 劳动力转移 实证分析 农村劳动力转移 城镇就业
- 史清华

- 作品数:260被引量:6,346H指数:4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农户 农民工 实证分析 农户家庭 劳动力转移
- 罗明忠

- 作品数:331被引量:2,514H指数:27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人力资源管理 农村劳动力 农民创业 实证分析 农村劳动力转移
- 许经勇

- 作品数:952被引量:2,721H指数:22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城镇化 农业 三农问题 农村 农民收入
- 韩俊

- 作品数:541被引量:4,178H指数:31
- 供职机构: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
- 研究主题:农民 新农村建设 三农问题 农村 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