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93篇“ 劳动份额“的相关文章
- 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劳动份额的影响研究
- 邹佳楠
- 中国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行业劳动份额的变化趋势及其分解被引量:1
- 2023年
- 要素分配是研究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起点,劳动和资本要素份额的相对变化是考察社会不平等的重要表征之一。文章基于国家统计局三种不同的数据来源[资金流量表(非金融交易)、投入产出表和分省收入法GDP],考察中国行业劳动份额的变化趋势,发现自2010年以来,中国劳动份额持续增长,增长幅度超过3个百分点,且逐渐趋于稳定,这表明全社会要素分配的不平等状况有所缓和,并且三种数据来源估算的劳动份额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构性分解结果表明,虽然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降幅明显,但其行业内劳动份额涨幅也较为可观;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经历了增加值占比和行业内劳动份额的双重下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和行业内劳动份额同时呈上升趋势,这是全国劳动份额上涨的主因。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需要持续提升劳动份额,可以考虑从构建稳定的就业空间和合理的工资分配制度着手,尤其需要注重提升制造业劳动份额。
- 周慧
- 关键词:劳动份额
- 融资依赖与劳动份额:理论与经验证据被引量:3
- 2022年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试图从金融角度理解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问题,但鲜有研究从融资依赖视角进行分析。本文在Melitz的一般均衡框架内,证实融资依赖程度会影响有融资约束企业的劳动份额,当融资依赖程度升高时,企业的产品定价提高、市场势力增强,故而留存收益的能力增强,就会导致劳动份额下降。将劳动份额进一步分解后发现,融资依赖程度既会影响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也会影响劳动边际产品价值,且对前者的影响更大,因而融资依赖程度提升最终会表现为劳动份额下降。采用2012年世界银行的中国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为理论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因此,改善营商环境、优化融资环境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初次收入分配状况,也有利于市场的充分竞争。
- 宋之非陈媛媛
- 关键词:融资依赖劳动份额营运资本工资
- 跨越中等收入阶段与劳动份额、收入差距的调控被引量:2
- 2021年
- 提升劳动份额、缩小收入差距,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阶段是我国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和发展目标。运用1998-2018年全国数据和各省相关数据,分别建立非线性模型和基准回归模型,探讨我国总体及各地区在中等收入阶段劳动份额与收入差距的逆向变化规律,深入分析劳动份额和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叠加影响,为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实证数据和参考。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总体及各省份劳动份额与收入差距都呈现逆向变化趋势;总体和东部地区劳动份额与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都具有正向影响,共同作用为负向影响,但中部和西部地区与此相反。因此,为了实现我国经济均衡、稳定增长,需要充分利用劳动份额与收入差距的逆向变化规律,在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劳动份额上实施有区别的地方政策,以对经济增长产生更好的叠加效应,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走上高收入、高质量的发展轨道。
- 彭定赟陈强
- 关键词:劳动份额收入差距
- 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份额相关性实证研究
- 2021年
- 为了发现劳动份额与技术进步、人口增长率以及投资品的价格有密切关系。通过新凯恩斯模型的分析框架,建立了具有微观基础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并通过116个国家面板数据计量回归,得出相关结论。结果显示,“卡尔多特征事实”长期来说并不成立。劳动份额长期处于下降趋势,与技术进步、人口增长率以及投资品的价格密切相关;劳动份额与全要素生产率(TFP)负相关。人口增长率长期来说也会影响劳动份额,影响结果相比技术进步来说较大。伴随着全球技术进步的进一步加快,技术对于劳动的替代将加剧。对于全球不平等以及失业率不断上升的问题急需解决。
- 李伊华陈萍
- 关键词:TFP劳动份额
- 国有企业工资水平、劳动份额对工资不平等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社会上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国有企业工资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是社会工资不平等的重要原因。这种观点值得探讨。通过理论推导、数值模拟和经验研究等方式,分析国有企业工资水平、组内不平等程度和劳动份额变化对工资不平等的影响。发现在理论层面,在国有企业工资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变异系数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增加国有企业的雇佣劳动份额,可以降低社会的工资不平等程度;另外,在经验层面,国有企业工资水平确实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工资变异程度低于平均水平;提高国有企业的雇佣劳动份额,确实会减少工资的整体不平等程度。
- 贺大兴
- 关键词:国有企业工资不平等工资水平劳动份额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份额发展趋势研究
- 本书选择了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份额发展趋势。全书首先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劳动报酬理论进行梳理;释析了国内学者的分析框架和相关理论;从理论上提出了我国劳动份额的决定因素。...
- 范慧
- 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经济增长、投资率和劳动份额的影响研究
- 本文通过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对GDP中投资率、劳动份额以及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主要结论是: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高增长的重要原因,并深刻影响了投资率与劳动份额的变化。在劳动力转移初期,...
- 常进雄朱帆董非
-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经济增长投资率劳动份额
- 要素市场扭曲、技术进步偏向与劳动份额变化被引量:15
- 2019年
- 本文建立了要素市场扭曲条件下的标准化供给面系统,并基于该系统将劳动相对份额的变化分解为要素价格扭曲效应、资本深化效应和技术进步偏向效应。采用1985-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结论为:研究期间,要素替代弹性一直大于1,表明资本和劳动为总替代关系;由于要素间为替代关系,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从而提高了劳动相对资本的边际产出;整体上,资本价格为负向扭曲,劳动价格为正向扭曲,即资本价格低于其边际产出,而劳动价格高于其边际产出;劳动相对份额的下降由资本深化和价格扭曲共同造成,两者分别使其年均下降2. 16%和2. 04%,而技术进步偏向效应使劳动相对份额年均上升4.17%,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前两种因素的负面效应。
- 袁鹏朱进金
- 关键词:要素市场扭曲劳动份额
- 劳动份额在经济周期中的波动性及其影响效应被引量:2
- 2018年
- 中国劳动份额波动与生产率波动、产出波动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中国劳动份额具有逆周期波动特征。本文构建了一个同时包含生产率冲击与要素收入份额冲击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研究中国劳动份额波动在经济周期中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劳动份额具有较大的波动性、较强的持续性以及逆周期性;本文的理论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实际经济波动特征,在产出和消费波动上的Kydland-Prescott比率分别高达93%和91%,分别解释了投资、资本存量与劳动投入68%、58%和34%的波动,并较好地预测了消费、投资、资本存量的顺周期特征;面对劳动份额冲击,产出、投资、资本存量、生产率均会产生负向效应,消费表现出先提升后下降的动态效应,劳动投入则有所上升。
- 袁飞兰
- 关键词:劳动份额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经济周期
相关作者
- 常进雄

- 作品数:45被引量:740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劳动份额 经济增长 生物多样性 生态农业 就业弹性
- 李稻葵

- 作品数:599被引量:3,422H指数:22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中国经济 金融危机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 GDP
- 汪波

- 作品数:13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劳动份额 产业结构 技术进步 人力资本 就业结构
- 郝枫

- 作品数:39被引量:38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天津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 研究主题:永续盘存法 劳动份额 健康资本 劳动力转移 价格调整
- 李琦

- 作品数:23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盐城工学院
- 研究主题:劳动份额 主成分分析 欠发达地区 农村公共品 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