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335篇“ 动脉供血不足“的相关文章
-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动脉供血不足头晕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分析对脑动脉供血不足头晕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江苏省昆山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48例脑动脉供血不足头晕患者,分组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即新式组(24例)和传统组(24例)。传统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新式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相比于传统组,新式组SAS及SDS评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新式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23/24),高于传统组的62.50%(1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6,P<0.05)。干预后,新式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动脉供血不足头晕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改善负性情绪。
- 谢亚娟袁莉冯伟
- 关键词:综合护理脑动脉供血不足头晕心理健康
- 全面护理干预对脑动脉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的依从性与心理状态的影响
- 2025年
- 分析脑动脉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行全面护理干预对其依从性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于2021年10月-2024年10月入院治疗的80例脑动脉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行全面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评估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较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每月的头晕频率较低,每次头晕症状出现并持续的时间较短,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评分较高,P<0.05。结论 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护理环节,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升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不良情绪。
- 赵玲丹
- 关键词:依从性心理状态
-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脑动脉供血不足眩晕临床效果分析
- 2025年
- 旨在评估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脑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天等县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86例脑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对照组仅使用盐酸倍他司汀。两组均治疗4周,通过眩晕症状评分量表(VSS)、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神经功能评分评估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眩晕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为90.7%,高于对照组的74.4%(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显示,观察组脑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指数降低,均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评分亦显示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4.7%,低于对照组的16.3%(P<0.05)。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脑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为临床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选择。
- 李金燕
- 关键词:半夏白术天麻汤盐酸倍他司汀脑动脉供血不足眩晕
- 耳穴贴压联合个体化健康管理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患者中的应用
- 2025年
- 评价耳穴贴压联合个体化健康管理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中的应用。方法 本文纳入确诊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76例,调查各类数据,符合入组指征,并开展病例-对照分析。依据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组。对照组(38)以个体化健康管理;观察组(38)以耳穴贴压联合个体化健康管理。评价每位患者眩晕控制、血流情况及管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干预1周和干预2周的眩晕控制情况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1周和干预2周的眩晕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的基底动脉和椎动脉血流情况优于干预后(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基底动脉和椎动脉血流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满意率占比100.00%,对照组中满意率占比86.84%。两组管理满意率对比(P<0.05)。结论 对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耳穴贴压联合个体化健康管理对于眩晕发作起到一定控制作用,促使脑血流速度加快,提高管理满意度。
- 万利
- 关键词:耳穴贴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
- 葛酮通络胶囊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 2025年
- [目的]探讨葛酮通络胶囊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V)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脑血流灌注指标、相关血清因子指标水平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119例VBIV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予阿加曲班注射液静脉滴注)59例和观察组(予阿加曲班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葛酮通络胶囊口服)6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LSV)、红细胞压积(HCT)、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HSV)、红细胞沉降率(ESR)]、脑血流灌注指标[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血流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血清细胞因子指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白介素增强结合因子(ILF-1)、丙二醛(MDA)、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为88.14%,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更快(P<0.05),血流MTT更短(P<0.05),CBV、CBF水平更高(P<0.05),LSV、HCT、HSV、血浆黏度更低,ESR更慢(P<0.05),ET-1、ILF-1、MDA水平更低,CGRP、GSH-Px水平更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葛酮通络胶囊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能有效改善VBIV患者临床症状,加速血液循环,抑制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促进病情恢复。
- 周伟锋柴红杰周永生
-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
- 强力定眩片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 2025年
- 目的:探究强力定眩片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症的疗效。方法: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86例VBI性眩晕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组口服盐酸倍他司汀并加用强力定眩片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流动力学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氧化应激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与单用倍他司汀治疗相比,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患者加用强力定眩片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利于改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降低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 付文华瞿千千
-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症强力定眩片倍他司汀血流动力学
-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症的效果
- 2025年
- 目的 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所致眩晕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VBI所致眩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主症、次症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及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VBI所致眩晕症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动脉血流速度,安全性较高。
- 刘云刘静
- 关键词:眩晕症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血流速度
- 丹红注射液联合盐酸氟桂利嗪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患者的效果
- 2025年
-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盐酸氟桂利嗪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VBIV)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该院收治的60例VBIV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眩晕残障程度[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水平、血浆黏度、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DH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浆黏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PTT均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两组FI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盐酸氟桂利嗪片治疗VBIV患者可提高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改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以及降低DHI评分和血浆黏度的效果优于单纯盐酸氟桂利嗪片治疗。
- 董平秦憧
-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血浆黏度凝血功能
- 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经筋排刺治疗脑动脉供血不足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2025年
- 探讨脑动脉供血不足实施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经筋排刺治疗的优势。方法 选取在本院治疗的91例脑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完成分组:观察组(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经筋排刺治疗,45例)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46例)。比较两组脑动脉供血情况、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血流速度更佳(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经筋排刺治疗脑动脉供血不足具有显著疗效,能改善患者脑动脉供血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丽萍
- 关键词:醒脑开窍针刺法脑动脉供血不足血流速度
- 长春西汀联合阿加曲班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及眩晕程度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分析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治疗中联合使用长春西汀与阿加曲班对患者眩晕程度、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方法7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长春西汀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使用长春西汀与阿加曲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左、右椎动脉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治疗效果,炎性因子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眩晕程度[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眩晕障碍评定量表(DHI)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左椎动脉血流速度(39.15±5.26)cm/s、右椎动脉血流速度(39.13±4.89)cm/s、基底动脉血流速度(38.91±4.07)cm/s均高于对照组的(32.02±5.36)、(31.88±4.04)、(31.39±5.11)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IL-6(9.44±4.37)ng/L、CRP(4.18±1.29)mg/L、ET-1(70.12±9.34)ng/L均低于对照组的(12.67±5.43)ng/L、(6.47±1.58)mg/L、(75.27±11.75)ng/L,而CGRP(57.49±6.05)ng/L高于对照组的(45.48±5.2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DHI评分(28.12±3.06)分低于对照组的(34.72±3.66)分,ESCV评分(28.17±3.56)分高于对照组的(20.31±2.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与阿加曲班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减轻眩晕症状,有利于降低炎性反应、提升治疗效果与椎动脉血流速度,促进患者康复。
- 刘世英
- 关键词:阿加曲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血管内皮损伤眩晕
相关作者
- 缪中荣

- 作品数:381被引量:3,588H指数:2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研究主题:血管内治疗 颈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急性缺血性卒中 介入治疗
- 张怀亮

- 作品数:191被引量:864H指数:15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眩晕 前庭 偏头痛 中医药疗法 头晕
- 李慎茂

- 作品数:197被引量:1,861H指数:2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研究主题:颈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并发症 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管内治疗
- 范炳华

- 作品数:205被引量:878H指数:16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推拿 颈性眩晕 颈椎病 椎动脉 手法
- 朱凤水

- 作品数:128被引量:1,155H指数:18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研究主题:颈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并发症 血管内治疗 血管内支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