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66篇“ 加巴喷丁“的相关文章
- 一种加巴喷丁杂质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巴喷丁杂质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式2所示的3,3’‑亚戊烯基‑4‑丁内酰胺、二甲基亚砜和溶剂混合,加入催化剂,反应,除去溶剂和二甲基亚砜,纯化,得到式1所示的加巴喷丁杂质化合物,反应结构式如下...
- 张挺胡庆霞王迎宾
- 加巴喷丁治疗特发性耳闷的初步探索
- 2025年
- 目的:耳闷胀感作为耳鼻喉科门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病率约为1.4%,特发性耳闷即为病因不明的耳闷。本研究通过探讨加巴喷丁治疗特发性耳闷的疗效,试图揭示特发性耳闷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24年1月至2024年9月以耳闷为主诉就诊的患者48例,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专科体检、纯音测听、声阻抗等检查。最终19例明确病因,29例诊断为特发性耳闷,失访7例,余下22例患者依据是否使用加吧喷丁分为给药组(12例,予加巴喷丁规律治疗3~6周)和对照组(10例,未予用药)探索耳闷效果及可能的相关因素。结果:用药组12例患者中2例耳闷完全消失,9例有不同程度缓解,1例耳闷无变化;对照组10例患者中2例耳闷消失,1例自觉减轻,余下7例患者耳闷无明显变化,用药组耳闷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4)。参考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对其评分,用药组耳闷得分由用药前的2.83降至用药后的1.51。结论:加吧喷丁能够有效减轻特发性耳闷患者的耳闷症状,提示特发性耳闷的发生可能与神经痛及中枢敏化相关。
- 刁桐湘韩秋宏马鑫静媛媛韩琳余力生
- 关键词:神经痛中枢敏化加巴喷丁
- 加巴喷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效果
- 2025年
-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该院收治的6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巴喷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化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生命质量[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WBC水平高于对照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L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可提高生命质量评分,改善生化指标水平,降低VAS评分,效果优于单纯阿昔洛韦治疗。
- 余光明吕续影
- 关键词:加巴喷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疼痛生命质量
- 加巴喷丁胶囊联合20%尿素乳膏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效果观察
- 2025年
-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胶囊联合20%尿素乳膏治疗血液透析期间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规律透析,每周2~3次,同时每月血液灌流2次。对照组每晚口服加巴喷丁胶囊0.3 g,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20%尿素乳膏外用(每日2次),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皮肤瘙痒评分,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1%,41/45)高于对照组(71.1%,32/45),治疗后皮肤瘙痒VAS评分及改良Duo氏瘙痒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1.1%,5/45)略高于对照组(6.7%,3/4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加巴喷丁胶囊联合20%尿素乳膏外用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可提高疗效,改善瘙痒症状,且未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 叶侃孙婧月王甲岑一明
- 关键词:加巴喷丁胶囊尿毒症皮肤瘙痒血液透析
- 神经阻滞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 2025年
- 观察神经阻滞与加巴喷丁联用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以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10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应用加巴喷丁,观察组在神经阻滞联合加巴喷丁。比较两组病人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巴喷丁结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具有明显的疗效,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叶丹
- 关键词:神经阻滞加巴喷丁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 加巴喷丁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临床价值分析
- 2025年
- 研究旨在评估加巴喷丁与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疗法对慢性紧张型头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了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期间医院接收的60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人。两组均采用加巴喷丁治疗,而观察组额外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干预周期为四周。研究对比了两组的主观疗效评价、头痛发作的频率与持续时间的变化、不同治疗阶段的头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综合改善率(治疗有效率)高达93.33%,明显超过对照组的63.33%(P<0.05)。在头痛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方面,治疗初期两组情况相似,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经过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加突出,差异显著(P<0.05)。至于VAS评分,治疗前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区别(P>0.05);而在治疗后的第2周和第4周,观察组的评分下降幅度更大,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加巴喷丁与星状神经节阻滞的综合疗法应对慢性紧张性头痛时,与单独使用加巴喷丁治疗相比,能明显增强治疗成效、更加明显地降低头痛发作频率、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头痛程度。此外,在同期多接受一种治疗的情况下,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未明显提升,治疗安全性可得到保障。
- 冉东旺
- 关键词:慢性紧张性头痛加巴喷丁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安全性
- 密集型银质针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 2025年
- 观察密集型银质针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2023年1月~2024年12月在田东县中医医院壮医科接受治疗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根据随机概率分为:观察组(加巴喷丁+密集型银质针治疗组,n=30)、对照组(加巴喷丁组,n=30)。通过对比总有效率、VAS评分、AIS评分及不良反应评估实际疗效。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的VAS评分、AIS评分在治疗前并无明显的差异(P>0.05);但经干预后,观察组在总有效率、VAS评分、AIS评分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密集型银质针与加巴喷丁联合治疗相较于单用加巴喷丁治疗有着更好的效果,提高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荐。
- 韦荣华
- 关键词:加巴喷丁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比较
- 加巴喷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研究
- 2025年
-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皮肤瘙痒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连云港市立东方医院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进行MHD合并中重度皮肤瘙痒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每周3次血液透析和每月2次血液灌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晚服用1粒加巴喷丁胶囊,两组患者持续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12周,评估两组视觉模拟量表(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以及分子毒素水平和钙磷代谢,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4周、12周,观察组VAS及PSQ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对照组VAS及PSQI评分较治疗前有一定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对照组VAS及PSQ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两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两组Scr、BUN、β2-MG水平较治疗前和治疗4周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两组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除血钙外,两组血磷和iPTH水平较治疗前和治疗4周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初期出现3例嗜睡、1例疲劳、1例头晕,症状轻微可耐受,未予处理,1周左右均自行缓解。结论 加巴喷丁联合血液灌流能快速有效缓解MHD患者皮肤瘙痒的症状,提高睡眠质量,降低尿毒症毒素水平,改善钙磷代谢,且不良反应少,患者易耐受。
- 吕艳茆睿智唐新仿毕晓斐黄耀禹
- 关键词:瘙痒加巴喷丁血液灌流血液透析
- 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加巴喷丁治疗尿毒症不安腿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加巴喷丁治疗尿毒症不安腿综合征(RLS)的效果。方法将50例尿毒症RL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使用加巴喷丁治疗,观察组使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加巴喷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国际不安腿评定量表(IRL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肾病生活质量简表(KDQOL-SF)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P<0.05)。观察组治疗后肌肉疼痛重着、肌肤麻木瘙痒、关节屈伸不利、腰膝酸软、面足浮肿积分分别为(0.90±0.14)、(0.85±0.15)、(0.94±0.16)、(0.92±0.17)、(0.90±0.1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8±0.20)、(1.50±0.21)、(1.55±0.22)、(1.51±0.19)、(1.49±0.20)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IRLS评分(10.23±1.26)分、PSQI评分(7.68±0.73)分低于对照组的(15.78±1.83)、(10.86±0.87)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与不适、肾病影响、肾病负担、睡眠质量、社交质量、社会支持、认知功能、工作状态、透析人员鼓励、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加巴喷丁治疗尿毒症RLS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中医证候,改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 彭亚平何泽云胡爽李旭华徐琴汤毓
- 关键词:尿毒症不安腿综合征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巴喷丁
- 阿托伐他汀联用加巴喷丁致横纹肌溶解症1例及药物警戒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加巴喷丁联用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临床特点。方法1例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并间断联用加巴喷丁后出现横纹肌溶解症。通过检索FAERS数据库,分析横纹肌溶解症与阿托伐他汀和/或加巴喷丁的关联性。结果以阿托伐他汀为首要怀疑药品的不良事件信号强于加巴喷丁;阿托伐他汀联用加巴喷丁的不良事件信号强于非联用。通过回顾本例患者用药史及病程,考虑二者联用致横纹肌溶解可能性大。结论阿托伐他汀与加巴喷丁联用可致横纹肌溶解的严重罕见不良反应,尤其合并感染、肾功能不全时。二者联用应注意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并避免长时间联用。
- 王丽虹陈设魏小娟张杰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加巴喷丁横纹肌溶解
相关作者
- 郑裕国

- 作品数:1,486被引量:1,042H指数:16
-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突变体 基因工程菌 工程菌 腈水解酶 编码基因
- 薛亚平

- 作品数:383被引量:115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突变体 草铵膦 腈水解酶 脱氢酶 工程菌
- 张颜波

- 作品数:148被引量:509H指数:12
-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低氧预适应 蛛网膜下腔出血 偏头痛 脑淋巴引流 加巴喷丁
- 樊碧发

- 作品数:398被引量:4,623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 研究主题: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慢性疼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疼痛科
- 戴晓畅

- 作品数:46被引量:170H指数:7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部自然资源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化合物 慢性压迫损伤 糖苷 豆腐果苷 加巴喷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