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658篇“ 前列腺特异抗原“的相关文章
- 根治性放疗联合比卡鲁胺对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及骨转移发生率的影响
- 2025年
- 根治性放疗联合比卡鲁胺对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及骨转移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2021年60例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单盲分组,对照组根治性放疗,观察组根治性放疗联合比卡鲁胺治疗,对比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PSA、F-PSA、血清睾酮水平下降更多(P<0.05),治疗1年、3年后最大尿流率、EPI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1年、3年后的骨转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治性放疗联合比卡鲁胺用于前列腺癌患者治疗中有效,可以降低其特异性的肿瘤相关指标,包括PSA、F-PSA等,减少放疗生活质量的不良影响,改善最大尿流率,还能降低骨转移风险,并发症发生率比单一放疗更低。
- 张冉
- 关键词:根治性放疗比卡鲁胺前列腺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骨转移
- 前列腺特异抗原增高与前列腺癌的护理研究
- 目的:观察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特异抗原增高检测工作以及临床护理工作.
方法:本文共计筛选82例前列腺癌患者资料,时间范围在2023年6月到2024年6月.所有患者均采取前列腺特异抗原增高检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 王楠
- 关键词:前列腺癌临床护理排尿功能
- 基于前列腺特异抗原筛查初诊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筛查初诊前列腺癌患者相比于其他初诊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7年6月至2021年9月411例初诊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因PSA异常无相关症状而就诊分为PSA筛查前列腺癌组(PSA筛查组)和其他前列腺癌组(有症状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血清总PSA水平、前列腺体积大小以及PSA密度的临床基线资料,并分析两组患者肿瘤T分期、是否伴淋巴结转移、是否骨转移、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SUP)分级之间差异。结果:因PSA检查异常而无相关临床表现的初诊前列腺癌患者相比于其他就诊患者,其PSA水平更低、前列腺体积更小、T分期更早、淋巴结及骨转移率更低、病理分级更低。结论:基于PSA检查的前列腺癌人群筛查可以提高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率。
- 王小芹汪彬路孟鑫
- 关键词:前列腺癌
- 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测尿道周围前列腺组织弹性模量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尿道周围前列腺组织弹性模量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200例BPH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与血清PSA检查,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尿道周围前列腺组织弹性模量取平均值,依据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结果将其分为轻度组(96例)、中度组(59例)及重度组(45例),同时纳入本院前列腺检查人群中非前列腺病变的30名相关资料为健康对照组,分析比较患者尿道周围前列腺组织弹性模量与血清PSA的相关性。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各组受检者前列腺弹性模量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90.914,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患者前列腺弹性模量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72、14.172、18.441,P<0.05);与轻度组相比,中度组、重度组患者前列腺弹性模量值显著升高(t=7.853、18.274,P<0.05);与中度组相比,重度组患者前列腺弹性模量值显著升高(t=11.371,P<0.05);不同程度的BPH患者间血清PS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6.143,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患者血清PSA显著升高(t=10.694,14.368、13.804,P<0.001);与轻度组相比,中度组、重度组患者血清PSA显著升高(t=6.401、13.047,P<0.05);与中度组相比,重度组患者血清PSA显著升高(t=7.293,P<0.001);健康对照组血清PSA与尿道周围组织弹性模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患者血清PSA与尿道周围组织弹性模量均呈显著正相关(r=0.314、0.296、0.354,P<0.05)。结论:BPH患者血清PSA水平与尿道周围前列腺组织弹性模量值显著升高,二者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 杨振兴魏灿席俊华齐伟张艳斌
- 3.0T多参数磁共振对于前列腺特异抗原>4 ng/ml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前列腺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分析3.0T多参数磁共振对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4 ng/ml的疑似前列腺癌、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患者穿刺活检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来我院泌尿外科就诊的PSA>4 ng/ml、影像学分期T2期内疑似前列腺癌、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并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00例;按照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即对照组经直肠超声检查发现前列腺低回声区即直接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系统+靶向穿刺活检,而试验组是先行3.0T多参数磁共振检查,再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认知融合靶向活检(COG-TB),比较分析2种诊断方法诊断PCa、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结果采用先行3.0T多参数磁共振检查,再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COG-TB之后,诊断PCa的灵敏度(98.3%)和阳性预测值(89.2%)明显高于直接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系统+靶向穿刺活检PCa的灵敏度(44.6%)和阳性预测值(67.6%)(P<0.01);诊断前列腺炎的特异度(97.8%)和阳性预测值(77.8%)明显高于直接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系统+靶向穿刺活检的特异度(80.5%)和阳性预测值(37%)(P<0.05);诊断BPH灵敏度(93.8%)、特异度(97.1%)和阳性预测值(93.8%)特异度显著高于直接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系统+靶向穿刺活检的灵敏度(45.2%)、特异度(78.3%)和阳性预测值(48.3%)(P<0.01)。前列腺癌的ADC值、DDC值和MK值分别与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ADC值、DDC值和MK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SA>4 ng/ml疑似前列腺相关疾病患者穿刺活检前行3.0T多参数磁共振检查可以有效鉴别前列腺癌、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提高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减少不必要穿刺针数,降低穿刺并发症。
- 索杰任慧鹏吴军峰杨磊张海宁罗晓辉
- 关键词:前列腺炎
- 一种血清中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的定值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清中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的定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空白血清的选择;(2)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纯品物质的选择;(3)血清样品制备;(4)血清中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的纯化富集;(5)酶切;(6)高标、...
- 宋德伟蒋泽琳张琦孙浩峰刘健仪倪小丽
- 一种血清中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的定值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清中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的定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空白血清的选择;(2)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纯品物质的选择;(3)血清样品制备;(4)血清中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的纯化富集;(5)酶切;(6)高标、...
- 宋德伟蒋泽琳张琦孙浩峰刘健仪倪小丽
- 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正常的前列腺癌6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2023年
- 目的 分析6例术前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处于正常水平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为进一步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行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或经尿道前列腺手术病理确诊的6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在年龄、临床表现、体质指数(BMI)、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血甘油三酯、血胆固醇、彩超、磁共振、病理类型、Gleason评分的特点。结合文献总结PSA处于正常水平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结果 2例前列腺穿刺病理确诊,4例前列腺电切术后病理确诊,3例血脂偏高,3例骨显像阴性,另外3例未查。PSAD 0.017~1.215。彩超提示形态不规整2例,回声不均匀2例,两者均有1例,所有6例均提示钙化。在行磁共振检查的3例中2例磁共振提示结节,多参数核磁共振的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评分系统(PIRADS) 4级;1例PIRADS 5级,并提示侵犯精囊腺、直肠、膀胱后壁、双侧神经血管束(NVB)增粗、盆腔淋巴结肿大。5例病理提示前列腺腺泡腺癌,其中4例Gleason评分3+3=6,1例5+5=10。1例提示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结论 PSA正常水平前列腺癌临床检出率偏低,临床上要注意结合其特点及高危因素综合判断。
- 岳霄王东明李传贵王强黄志华闫静许秋晨
- 关键词:前列腺癌高危因素检出率
- 超声造影在不同前列腺特异抗原含量前列腺癌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
- 2023年
-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不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前列腺癌穿刺活检中的价值。方法对2017年10月至2021年7月于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593例血清PSA升高(≥4 ng/ml)的患者行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根据穿刺前是否行超声造影分为常规组(A组,319例)与造影组(B组,274例),再根据血清PSA浓度将患者分为6组,4~10 ng/ml为常规A1组(141例)和造影B1组(108例),>10~20 ng/ml为常规A2组(108例)和造影B2组(92例),>20 ng/ml为常规A3组(70例)和造影B3组(74例)。造影组采用超声造影靶向穿刺联合系统穿刺,常规组采用10点法系统穿刺。采用t检验比较常规组与造影组患者的年龄、PSA浓度、前列腺体积、PSA密度的差异;以病理结果为对照,计算不同穿刺方法前列腺癌的检出率,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PSA浓度下常规组与造影组前列腺癌检出率的差异。结果常规组与造影组年龄[(72.38±6.11)岁vs(73.26±6.64)岁]、PSA浓度[(15.98±8.52)ng/ml vs(18.43±9.89)ng/ml]、前列腺体积[(35.81±17.88)ml vs(34.37±16.56)ml]、PSA密度[(0.44±0.37)ng/ml2 vs(0.50±0.43)ng/ml2]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93例患者中共检出前列腺癌287例(287/593,48.4%),常规组检出率为44.8%(143/319),造影组检出率为52.6%(144/274),2种穿刺法前列腺癌的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SA 4~10 ng/ml患者中常规A1组前列腺癌检出率为31.9%(45/141),低于造影B1组检出率(44.4%,48/108),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0,P=0.043);PSA>10~20 ng/ml患者中常规A2组检出率为42.6%(46/108),造影B2组检出率为47.8%(44/92);PSA>20 ng/ml患者中常规A3组检出率为74.3%(52/70),造影B3组检出率为70.3%(52/74),2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PSA 4~10 ng/ml水平的患者,超声造影靶向穿刺联合系统穿刺可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 曹建辉徐栋冯斌郑俊彪黄伟伟
- 关键词:前列腺癌超声造影前列腺特异抗原
- 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联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1对前列腺特异抗原4~10μg/L患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联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2.1版(PI-RADS+v2.1)对PSA4~10μg/L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PSA4~10μg/L且在我院行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90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63例和前列腺癌组27例。所有患者穿刺前均行多参数磁共振(mpMRI)检查,并计算PSAD和PI-RADS+v2.1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PSAD联合PI-RADS+v2.1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经会阴前列腺穿刺,病理提示前列腺癌27例(30%)。前列腺癌组相比良性组PSAD高,f/t PSA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I-RADS+V2.1评分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最佳截断点以PSAD>0.17μg/L·cm^(3)或PI-RADS+V2.1评分≥4分时,PI-RADS+V2.1+PSAD联合诊断PCa特异性为64.28%,灵敏度为86.68%。结论:PSAD联合PI-RADS+v2.1对PSA4~10μg/L灰区患者的前列腺癌检出率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张炯邓晓俊孙彬刘鹏张皓诚徐长阳纪家涛郎根强
- 关键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磁共振成像
相关作者
- 周利群

- 作品数:511被引量:2,458H指数:2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前列腺癌 腹腔镜 前列腺肿瘤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肾癌
- 刘明

- 作品数:341被引量:1,343H指数:17
-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
- 研究主题:前列腺癌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 磁共振
- 洪宝发

- 作品数:376被引量:1,924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前列腺癌 肾移植 膀胱肿瘤 前列腺肿瘤 尿道
- 王建业

- 作品数:403被引量:3,178H指数:25
-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
- 研究主题:前列腺癌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增生 新药研发 受试者
- 张建业

- 作品数:92被引量:34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前列腺癌 细胞凋亡 前列腺肿瘤 启动子 前列腺特异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