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32篇“ 创伤性骨折“的相关文章
- 3D打印技术在创伤性骨折中的应用
- 2025年
- 背景:3D打印技术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和治疗需求设计构建模型、手术导板和个性化植入体或固定物,在创伤性骨折修复中展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目的:综述3D打印技术在创伤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2020-2024年发表的创伤骨科领域3D打印技术应用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traumatic fracture,3D printing technology,digital model,surgical guide”,中文检索词为“创伤性骨折,3D打印技术,数字模型,手术导板”,经筛选和分析,最终纳入60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创伤性骨折是各种致伤因素导致的骨骼连续性中断和完整性破坏的骨折现象,以可靠方案提高复位愈合效果,已成为骨外科相关研究领域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②3D打印技术是以数字模型数据为基础的,运用粉末状金属或聚合物等可黏合成型材料以立体光刻、沉积建模和光聚合物喷射等形式制造满足需求三维实体的技术,在数字骨科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广泛;③3D打印技术在疾病诊断、术前规划、重建骨折三维模型、定制骨科植入体、定制固定支具及假肢、手术导板制作和骨缺损修复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优势,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和治疗需求设计构建模型、手术导板和个性化植入体或固定物,为创伤性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连泽双徐强王傲廷李丁秦佳霖王俊芳
- 关键词:创伤性骨折数字模型
- 疼痛护理用于创伤性骨折护理效果分析
- 2025年
- 分析疼痛护理用于创伤性骨折护理效果。方法 对象为2023年1~12月收治创伤性骨折病人56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及研究组(疼痛护理),各28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生活质量、疼痛程度、负面情绪、康复进程、运动功能、关节功能、肿胀程度及满意度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疼痛护理用于创伤性骨折中可获得良好效果,除了可为病人疼痛程度的控制创造有利条件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人运动功能及关节功能,可促使病人心理状态出现正向转变,对病人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强化发挥着积极影响,能够进一步加速病人康复,可推广。
- 刘佳
- 关键词:疼痛护理创伤性骨折康复疼痛负面情绪
- 疼痛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护理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23年4月—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对照组(40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应用常规护理+疼痛护理。统计分析两组疼痛强度、日常生活能力、并发症发生率、康复相关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数字疼痛评分(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药物应用频次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持续、住院、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护理的效果好,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强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并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邓丽
- 关键词:创伤性骨折疼痛护理疼痛强度中医护理
- 蓝萼甲素减轻创伤性骨折大鼠炎性反应
- 2025年
- 目的探讨蓝萼甲素(GLA)是否可减轻创伤性骨折大鼠炎性反应。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GLA低(GLA-L)和GLA高剂量组(GLA-H)、GLA-H+YC-1(HIF-1α抑制剂)组。ELISA检测TNF-α、IL-6、CTX-Ⅰ、CTX-Ⅱ、S-Ca、S-P、BGP水平和iNOS、ALP活性;计算机断层扫描仪测定大鼠骨小梁密度和厚度;TUNEL检测股骨组织细胞凋亡;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软骨组织形态;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股骨组织HIF-1α、VEGF、CD31、BMP-2、collagenⅠ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软骨组织形态明显损伤,血清TNF-α、IL-6、CTX-Ⅰ、CTX-Ⅱ水平、iNOS活性、股骨组织细胞凋亡率升高,血清S-Ca、S-P、BGP水平、ALP活性、骨小梁密度和厚度、股骨组织中HIF-1α、VEGF、CD31、BMP-2、collagenⅠ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GLA-L和GLA-H组大鼠软骨组织形态明显改善,血清TNF-α、IL-6、CTX-Ⅰ、CTX-Ⅱ水平、iNOS活性、股骨组织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血清S-Ca、S-P、BGP水平、ALP活性、骨小梁密度和厚度、股骨组织中HIF-1α、VEGF、CD31、BMP-2、collagenⅠ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YC-1可减弱GLA对创伤性骨折大鼠的治疗作用(P<0.05)。结论GLA可减轻创伤性骨折大鼠炎性反应和软骨损伤,改善股骨形态。
- 姜博文马睿王鹏曲哲李爱群
- 关键词:蓝萼甲素创伤性骨折炎性反应CD31
- 急救护理预案在急诊创伤性骨折中的应用探讨
- 2025年
- 探讨在急诊创伤性骨折中应用急救护理预案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2.07-2024.07于本院就诊的76例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采用数字表分组方式,将其设置为对比组(38例、常规护理)、探究组(38例、急救护理预案)。针对应用效果开展分析。结果 探究组患者疼痛评分更低,抢救用时及住院天数更少,并发症发生率(2.63%)相较于对比组(13.16%)更低,患者满意度(97.37%)相较于对比组(81.58%)更高,(P<0.05)。结论 针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为其实施急救护理预案,有助于患者康复进程的加速,促进疼痛减轻,且对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起到积极改善作用。
- 钱帮娅
- 关键词:并发症发生率
- 预见性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
- 2025年
- 观察预见性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于2023年2月~2024年7月时间段随机抽选9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急诊救治顺序分为两组。比较组(45例,奇数顺序,对其实施普通护理)与观察组(45例,偶数顺序,在比较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比对两组护理质量、时间指标、疼痛评分、患者情绪、骨痂形成周期分布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骨痂形成周期分布情况更高,时间指标、疼痛评分、患者情绪更低P<0.05。结论 创伤性骨折患者急诊救治中应用预见性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体验,让其尽快康复。
- 闵舒范丽婷
- 关键词:创伤性骨折急诊救治预见性护理疼痛评分
- 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事件冲击程度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事件冲击程度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估所有患者的事件冲击程度情况[事件冲击量表(IES-C)],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详细统计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不同资料特征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的IES-C评分,重点分析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事件冲击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120例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的IES-C评分为(32.50±4.89)分;不同性别、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及文化程度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IES-C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74、29.201、5.222、67.707,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事件冲击程度的影响因素为女性、社会支持低、心理弹性低下及文化程度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22、-4.635、-9.317、-3.084,P<0.05)。结论: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事件冲击程度水平较高,可能与性别、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及文化程度有关。
- 陈丹露刘丹张婧李燕
- 关键词:心理弹性社会支持
- 中医疼痛控制护理模式对创伤性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分析
- 2025年
- 创伤性骨折术后行中医疼痛控制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方法 创伤性骨折术后患者,分为两组:一组行常规护理方案(参照组),另一组行中医疼痛控制护理模式(研究组),效果对比。结果 研究组各项指标(①术后SAS评分、SDS评分;②恢复情况;③术后睡眠质量评分;④术后并发症;⑤术后上下肢行走功能FMA评分、术后减痛药物使用日数)优于参照组(P均<0.05)。结论 创伤性骨折的发病率较高,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为了促进患者更快康复,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方案具有重要作用,术后实施中医疼痛控制护理模式,具有显著效果,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减轻,睡眠质量提高,肢体功能改善,并发症较少,术后康复速度较快,建议使用。
- 张静
- 关键词:创伤性骨折
- 疼痛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效果及护理措施评价
- 2025年
- 评价创伤性骨折患者中应用疼痛护理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创伤性骨折患者若干,均分2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常规+疼痛护理模式,对比护理结果。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更高、心理弹性水平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疼痛护理可以明显减轻疼痛感,满足患者身心需求,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吕珊
- 关键词:创伤性骨折护理措施疼痛护理
- 预见性创伤护理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 2025年
- 观察预见性创伤护理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选取我院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33,预见性创伤护理)。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抢救及住院时间、满意度、心理健康水平。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健康水平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创伤护理用于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中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抢救及住院时间,促进满意度提升,维持较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值得借鉴。
- 尹苗苗
- 关键词:救治效果
相关作者
- 翁静

- 作品数:6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阜新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创伤性骨折 便秘患者 便秘 创伤性 创伤骨科患者
- 金明霞

- 作品数:12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甘肃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创伤性 心理弹性 创伤性骨折 社会支持 骨折
- 吴贵玲

- 作品数:27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韶关学院医学院
- 研究主题:护理 大肠癌 创伤性骨折 深静脉血栓 颞浅动脉
- 梁培荣

- 作品数:58被引量:322H指数:11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动机 儿科 访谈 白血病患儿
- 彭颖皓

- 作品数:22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粤北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护理干预 创伤性骨折 深静脉血栓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