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73篇“ 创伤医学“的相关文章
创伤医学被引量:2
2002年
王正国蒋建新
关键词:创伤医学交通事故伤颅脑伤
新中国战创伤医学发展历程与展望
2025年
新中国战创伤医学起步于革命战争年代,是人民战争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通过几代战创伤医学人的艰辛努力与奉献,我国战创伤医学不断得到发展,历经艰难起步、军地协同、创新驱动和全面提升4个发展阶段。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以及包括医学救援、创伤中心、区域创伤救治体系、创面修复科等完善的救援救治体系。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医学中心、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等系列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有力支撑平安中国建设。笔者回顾新中国战创伤医学发展历程,强调立足学科前沿、聚焦国家需求,接续推进战创伤医学高质量发展,以更高水平发挥推进新时代平安中国建设的战略支撑作用。
蒋建新
关键词:创伤学战创伤
多措并举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创伤医学学科体系建设的思考
2025年
中国特色创伤医学学科体系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笔者就多种形式并举进一步推进我国创伤医学学科体系健康发展所涉及的学科体系构建、创伤救治流程优化、临床创伤治疗专科的制度化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突破传统认识和创新救援理论、提升救援技术和装备研发能力、创伤救治成果快速转化、全民创伤救治培训和常态化救援演习等8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建设好中国特色创伤医学学科体系提供参考。
付小兵
关键词:创伤学
内涵发展,打造世界一流创伤医学期刊——《中华创伤杂志》创刊40周年之际
2025年
今年是《中华创伤杂志》(以下简称“杂志”)创刊40周年。40年来。杂志在历届编委会的学术引领下,不断总结和提炼办刊的宝贵经验、丰富杂志内容、提升杂志质量,实现杂志可持续发展。本文简要回顾杂志发展历程,重点总结发展经验。未来杂志将继续聚焦创伤医学前沿,报道最新研究成果,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为建成世界一流创伤医学期刊不懈努力。
刘国栋张连阳
以高水平急诊大平台建设推动急诊创伤医学的高质量发展被引量:1
2024年
我国现代急诊医学起步虽晚,但近年来发展较快。在急诊3.0时代,急诊科的核心价值观是以需求、问题、危重度、“时间线”和“时间窗”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以“五大中心”为抓手构建院前院内一体化高水平急诊大平台。努力整合高水平救治平台、高水平技术能力、高素质人才队伍、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高水平管理能力和高效率运行能力,进一步推动急诊创伤医学和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急诊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白祥军杨帆
关键词:急诊外科创伤外科创伤中心
助力国家创伤医学发展 共筑中国创伤救治体系--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副主任王天兵教授
2024年
人物名片:王天兵,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主任、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副主任、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创伤救治与神经再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学术成就:先后主持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课题子课题、卫生部行业公益性科研专项、科技冬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发表SCI收录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30余篇,参与和主编、主译专著11部,拥有专利30余项;创建北京大学创伤医学三级学科、北京大学创伤医学专科培训基地,参与建立中国创伤救治体系和中国创伤继续教育培训体系。
本刊
关键词:三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导师创伤救治
发挥专家的核心作用,引领创伤医学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2023年,《中华创伤杂志》通过建设学术平台,充分发挥专家的核心作用,聚焦创伤医学研究前沿,开展制订指南、组织重点专题、主办学术会议、建立学术协作单位等工作。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坚持正确学术导向、严格把关稿件学术质量、筹办系列学术活动,为创伤医师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引领创伤医学研究方向,推动我国创伤医学高水平发展。
刘国栋张连阳
生命有痛,有你真好——创伤医学学科精神的实践与思考
2024年
2014年,笔者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担任急诊部主任时,参与拍摄了人文题材的大型医学科普纪录片《急诊室故事》。这是当年的一档现象级节目,受到了众多关注。在社交媒体时代来临之前,作为一档电视节目,它所拥有的观众数量无疑是惊人的。该纪录片的主题曲《生命有痛,有你真好》,对笔者的职业生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王韬
关键词:急诊部主题曲纪录片学科精神
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创伤医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再思考被引量:5
2023年
面对突如其来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中国经历了长达3年的抗疫斗争,在重大传染病救援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严重群体性创伤救治是国家的重大需求,如何借鉴这次重大传染病救援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从创伤医学学科体系建设作为国家战略、中国特色创伤救治体系的内涵、创伤医学自身特征在创伤救治链条中的作用、创伤救治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方面获得新突破、创伤医学创新性人才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公共培训教育与加强创伤医学立法等6个方面探讨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创伤医学学科体系建设。
付小兵
关键词:创伤学急救医学
发挥期刊学术平台优势,讲好中国创伤医学故事
2023年
《中华创伤杂志》是展示中国创伤医学研究成果的平台,担负着讲好中国创伤医学故事的重任。2022年,杂志在组织创伤学科体系研究、倡导创新理念、结合时事和临床热点难点问题组稿、严格把关稿件质量和拓展期刊功能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刊发了一系列体现创新理念和技术的文章,不仅提高了杂志的学术影响力,也引领中国创伤医学发展。2023年,杂志将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求,坚持守正创新,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创伤医学科技期刊。
张连阳
关键词:创伤学

相关作者

王正国
作品数:1,255被引量:7,025H指数:3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创伤 冲击伤 冲击波 创伤后 交通事故
蒋建新
作品数:441被引量:1,659H指数:19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研究主题:内毒素 创伤 CD14 内毒素血症 冲击伤
付小兵
作品数:1,089被引量:5,844H指数:3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表皮干细胞 创面愈合 创伤 创面 创伤修复
向勇
作品数:28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研究主题:科技期刊 医学论文 创伤 骨与关节损伤 一稿两投
张献怀
作品数:51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综合征 大地震 抢救生命 伤员 医院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