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48篇“ 刑事和解制度“的相关文章
- 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被引量:1
- 2024年
- 刑事和解制度在适用过程中暴露出被“滥用”“替用”和“弃用”等困境,其主要原因是制度依托的理念比较抽象、特有的价值未能彰显、施行的规则过于粗疏。刑事和解制度能够保障合意的自愿性和规范性,满足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补足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合理性短板,其价值需要重新审视。应当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订的契机,将刑事和解制度从特别程序调整到普通程序,并借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平台,将刑事和解制度作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补充。为此,需要从扩大适用范围、丰富参与主体、优化和解方式和疏通救济渠道4个方面对刑事和解制度加以完善,充分体现制度价值。
- 娄义鹏
- 关键词:刑事和解制度当事人合意
- 刑事和解制度适用范围研究
- 2024年
- 刑事和解制度自产生时就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其在带来良好社会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诱发了若干问题,典型的如滥用刑事和解制度导致司法腐败等。规范刑事和解制度的运用,关键在于合理地划定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范围,实现立法与司法实践的统一。当前我国在公诉案件中适用和解程序的范围上的规定缺乏合理性,应当适度扩张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这样才能使刑事和解制度发挥最大的效用。
- 舒 敏
- 关键词:刑事和解公诉案件
- 刑事和解制度的法社会学研究
-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刑事犯罪圈也在不断扩大,刑事罪名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就是刑事案件数量的迅速增长。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2012年刑事和解制度在《刑事诉讼法》中得以确立,刑事诉讼法将刑事和解作为刑事诉讼的特别程...
- 李莹
- 关键词:刑事和解法社会学刑事诉讼制度
- 轻罪治理背景下刑事和解制度适用的困境与完善被引量:1
- 2024年
- 刑事和解作为恢复性司法视野下的代表性制度,符合现阶段轻罪治理强调社会关系恢复的治理目标。目前,刑事和解制度还存在适用范围受限、不起诉率低、履行保障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轻罪治理的有效进行。要解决刑事和解制度存在的问题,需要回归刑事和解制度功能价值之定位,同时加强恢复性司法理念与轻罪治理的融合,扩大刑事和解制度适用范围,增加刑事和解程序从宽处理制度供给,进一步完善和解协议履行保障机制。
- 王惠贤
-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刑事和解
- 轻罪时代下保辜制度对构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镜鉴
- 从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颁布以来,我国的刑法逐渐重视对轻罪案件的治理,随着修正案的不断颁布,我国的轻罪规范群也逐渐形成,导致在司法实践中,以醉酒型危险驾驶罪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刑罚的人数...
- 麻燕娥
- 关键词:保辜制度刑事和解
- 刑事和解制度在司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路径探析
- 2024年
- 刑事和解制度不仅能有效利用司法资源,其对被害人的保障更加全面,也对社会秩序的修复起到作用,但此项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依然存在适用率不高,适用范围过窄,解方式单一,和解协议效力难以保障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应从立法扩大刑事和解案件适用范围、实践探索多元和解方式等方面使其完善,以期更大程度地发挥制度本身的积极价值。
- 向鹏张书炜
- 关键词:刑事和解
- 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的优化路径——以法律谈判为视角
- 2024年
- 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的运行模式可划分为三类:被动确认型模式、委托加确认型模式和主动促成型模式。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为法律谈判提供了可能,但从法律谈判视角审视,其过程仍存在过分注重赔偿金、和解程序不规范及监督机制缺失等问题。建议首先明确法律谈判类型,制定相应法律谈判策略,同时将法律教育贯穿于谈判过程,提高未成年人对法律规范的认识,促进纠纷的和谐解决;其次准确把握法律谈判理念,保障当事人权益;最后要对和解程序进行规范与监督,保证和解协议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发挥法律谈判的优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郭美伶
- 关键词:法律谈判恢复性司法
- 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研究
- 伴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刑事和解作为一种以恢复性司法为核心理念的制度创新,在我国呈现出了广阔的制度前景和发展空间。该制度主张在法律框架内,基于自愿和平等原则,鼓励案件当事人通过非对抗的方式化解矛盾与纷争。我国...
- 黄鸿森
- 关键词:刑事和解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
- 刑事和解制度司法实践若干问题研究
- 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作为一种在刑事诉讼体系下形成的以协商合作形式恢复原有秩序的案件解决程序性制度,其主要具有刑事特殊性、参与主体多元性以及形式意义上的修复补偿性等特征。与传统的刑事司法理念强调报应正义、辩诉对抗不同的是,刑...
- 王超
- 关键词:刑事和解司法实践
- 新刑事诉讼法背景下刑事和解制度研究
- 2023年
- 刑事和解制度主要是让被害人和犯罪人进行沟通交流来化解二者之间的矛盾,同时让被害人得到双重补偿,包括精神、物质层面上的,使之民事权益得到充分保障.而在得到被害人的谅解后,犯罪人也将改过自新,重新做人、融入社会.在构建法治社会背景下,刑事和解同社会、司法需求相符,具有显著成效.作为创新型司法方式、司法理念的一种,刑事和解应用范围非常广,受关注度也较高,因而也就有了刑事和解制度的出现.但因为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建立不久,需完善之处还有很多.基于此,本文基于新刑事诉讼法对刑事和解制度展开了研究.
- 刘鹏
- 关键词:刑事和解制度救助机制
相关作者
- 徐阳

- 作品数:58被引量:242H指数:8
-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法 无罪推定 刑事和解 刑事和解制度
- 张云玲

- 作品数:53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和谐社会 人权保障 和谐语境 司法公正 刑事和解
- 粟祥武

- 作品数:9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刑事和解 高职校园 刑事和解制度 被害人 师生关系
- 杨兴培

- 作品数:160被引量:1,447H指数:23
-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刑法 犯罪构成 刑事立法 犯罪 刑事司法
- 黄烨

- 作品数:36被引量:121H指数:6
- 供职机构:信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学院
- 研究主题:和谐社会 刑事和解 刑事和解制度 未成年人犯罪 宽严相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