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86篇“ 分子生态“的相关文章
- 利用分子生态网络分析平台分析禾草种带微生物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分子生态网络分析平台分析禾草种带微生物的方法,包括:获得了以<IMG width="226" orientation="portrait" inline="yes" imgFormat="JPEG" im...
- 张兴旭梁金金
- 樟子松根内真菌分子生态网络复杂性与稳定性
- 2024年
- 根内真菌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发挥其生态功能影响宿主植物生长发育,但其互作网络复杂性和稳定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明确。为揭示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天然林和人工林根内真菌网络复杂性与稳定性特征及其对环境因素的响应,以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天然林和不同引种地(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和毛乌素沙地)不同林龄(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生态网络分析法对根内真菌群落网络复杂性和稳定性进行比较分析,为樟子松人工林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有:1)樟子松根内真菌网络均以正相关关系为主,而天然林网络负相关关系比例更高;人工林根内真菌网络复杂性高于天然林,且毛乌素沙地网络最为复杂,不同引种地人工林网络复杂性在近熟林达到最大值。2)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天然林和人工林主要关键真菌类群;在属水平上,主要为丝盖伞属(Inocybe)、美口菌属(Calostoma)、Cladophialophora等。腐生菌与其他真菌联系密切,病原菌作为关键菌群存在于人工林。3)天然林网络稳定性更强,科尔沁沙地人工林网络稳定性高于其他人工林;不同引种地人工林网络稳定性均在中龄林达到最大值。4)根内真菌网络复杂性主要受年平均温度和年平均降水量以及土壤养分含量影响,而网络稳定性与环境因子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环境因素和林龄塑造了根内真菌网络复杂性和稳定性的时空动态,天然林根内真菌网络更稳定可能有利于林木生长,人工林通过更复杂的网络满足养分需求;腐生营养型真菌与其他真菌联系密切,病原菌作为关键菌群可能对人工林生长和健康有消极影响。
- 李启研赵珮杉高广磊丁国栋丁国栋刘明慧
- 关键词:樟子松
- 巴松错水体细菌群落组成及其分子生态网络特征被引量:1
- 2024年
- 选择西藏湖泊巴松错为研究对象,利用16S rDNA 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巴松错水体不同样点、不同水域细菌群落组成和结构差异,探究环境因子与巴松错水体群落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共得到5570条有效OTU,注释获得88个门、180个纲、349个目、481个科和694个属。结果表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是优势门类群;球形红杆菌属(Candidatus_Aquirestis)、hgcI_clade、unidentified_MethylacidipHilaceae是优势属类群;冗余分析显示,温度、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是巴松错水体的细菌群落组成的重要环境因子;分子生态网络分析表明,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是网络构建的关键节点,94.5%的边为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巴松错水体细菌资源丰富,多样性较高,与环境因子关系密切,巴松错细菌群落间相互作用以协同作用为主导。研究为巴松错细菌资源多样性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 周迪王东旭欧美香格桑曲珍德吉刘琳郭小芳
- 关键词:高原湖泊细菌群落结构
- 利用景观格局指数预测微生物分子生态网络变化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景观格局指数预测微生物分子生态网络变化的方法,首先利用软件Fragstats计算出研究流域的景观格局指数,然后在研究流域内建立采样点采集河床沉积物,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微生物群落物种组成,建立微生物分...
- 杨萍苗令占
- H9N2亚型流感病毒与铜绿假单胞菌共感染肺组织分子生态学研究
- 水貂出血性肺炎是威胁养貂业的重要疾病。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eruginosa)是常见的机会性病原菌。P.aeruginosa单一感染水貂仅有轻微临床症状。甲型流感病毒(Inf...
- 孙颖丽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蛋白质组学共感染
- 一种基于分子生态学的油气资源勘探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分子生态学的油气资源勘探装置,涉及勘探装置技术领域,包括钻机,所述钻机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钻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钻杆,所述钻杆的圆弧面上设置有稳定装置,所述稳定装置包括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表面固定...
- 罗楚平张勇
- 渔业养殖对水体和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及分子生态网络特征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细菌对于水生生态系统功能运行和健康维持至关重要.本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分子生态网络和功能预测分析方法,探究了养殖塘与自然湖泊水体和沉积物细菌群落、共现网络特征和功能潜势差异.结果表明:相对于自然湖泊,渔业养殖降低了水体绿弯菌门、疣微菌门、蓝细菌门、酸杆菌门、γ-变形菌纲、产氧光细菌纲的相对丰度和沉积物变形菌门(α-变形菌纲)、酸杆菌门(酸杆菌纲)、硝化螺旋菌门、芽单胞菌门(芽单胞菌纲)的相对丰度,提高了水体放线菌门(放线菌纲)、螺旋体菌门(钩端螺旋体菌纲)、梭菌纲的相对丰度和沉积物拟杆菌门(拟杆菌纲)、厚壁菌门(梭菌纲)、蓝细菌门、硝化刺菌门、δ-变形菌纲、红蝽菌纲的相对丰度.养殖塘水体和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发生显著性变化,且多样性也显著低于自然湖泊.渔业养殖还导致水体和沉积物细菌分子生态网络连接数、平均连接度增加,但降低了平均路径距离、模块化指数、关键节点总数和鲁棒性.水体和沉积物细菌分子生态网络主要关键物种由变形菌门变换为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水体细菌网络节点间的负相关连接占比增高到53.72%,而沉积物细菌网络节点间正相关连接占比增加到63.99%.水体细菌光营养功能潜势降低,而动物疾病相关的功能潜势增加;沉积物细菌氮循环功能潜势降低,而细菌硫循环功能潜势增加.渔业养殖不仅改变了水体和沉积物细菌群落组成和分子生态网络特征参数,增加了细菌种群间联系,同时也降低了细菌群落结构的稳定性,改变了细菌部分功能潜势.RDA分析结果表明pH是影响研究区水体细菌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AP(有效磷)和S(总硫)是影响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从分子生态网络和功能潜势视角解析了渔业养殖对细菌群落特征及其生态功能的影响,有�
- 梁川周利邓洁俞姗姗杨艳芳陈勤凤张平究
- 关键词:渔业养殖细菌群落结构沉积物
- 叶面真菌群落对白粉病发病的分子生态响应机制
- 2024年
- 叶面微生物群落组成与植物叶部病害发生密切相关,但植物真菌性叶部病害的发病程度与叶面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关联机制仍然未知。本研究利用真核生物内源转录间隔区(ITS)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茄科作物白粉病不同发病程度下,研究了叶面真菌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差异,解析了叶面真菌分子生态网络拓扑性质的变化规律,并探明了叶面真菌群落系统发育装配的生态过程。多样性分析表明,随着白粉病病情程度加重,叶面真菌群落丰富度及多样性逐渐下降;网络分析表明,相较于中度和重度感病植株,轻微发病植株叶面真菌网络的节点和连接数更多,网络密度、聚集系数和平均连通度更高。在不同发病程度的植株中,叶面真菌群落的系统发育装配的生态过程均由随机性主导,但随着发病程度加重,叶面真菌群落趋向于系统发育扩散。综上所述,病原菌入侵改变了叶面真菌群落结构,扰动了真菌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群落系统发育的生态装配过程,这些结果为深入认识白粉病病害与叶面真菌群落关联机制和生产上防控该病具有重要意义。
- 黄海涛刘文仪杨文武张建铎米其利李菁菁陈义强李浩斌尹华群高茜
- 关键词:白粉病真菌群落生态网络
- 基于分子生态网络的雪茄养护品质与微生物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为探讨雪茄烟支在养护过程中的关键微生物类群及其相互作用对感官品质的潜在影响,基于微生物高通量测序和分子生态网络相结合的方法,探讨32 d养护过程中雪茄的微生物群落变化及其与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与养护前(0 d)相比,细菌和真菌群落在养护过程中的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且16 d为谷值,细菌群落结构在不同时间节点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细菌属水平上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的相对丰度最高,链格孢菌属(Alternaria)和曲霉菌属(Aspergillus)是真菌的优势菌属。分子生态网络及凝聚力分析表明,养护后(32 d)的雪茄微生物物种间关系趋于复杂,网络规模变大;但在16 d微生物群落竞争作用显著增强,导致网络规模变小且抗干扰能力减弱。相关性分析表明,与雪茄烟支品质提升相关的有益菌属为葡萄球菌属、曲霉菌属和节担菌属(Wallemia);与雪茄烟支品质下降相关的有害菌属为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和气球菌属(Aerococcus)。由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推测,雪茄养护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相互作用增强不利于有益菌属富集,有益菌属与有害菌属存在竞争关系。
- 雷佳邢蕾龚嘉蕾周乐秦天马婷婷刘杰黎娟
- 关键词:感官品质
- 人参主根及根茎形态建成的分子生态机制研究
-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干燥根及根茎入药,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2020版《中国药典》将林下山参和园参均收录在人参项下,并定义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
- 张萌
- 关键词:人参生态因子转录组
相关作者
- 向近敏

- 作品数:74被引量:153H指数:5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 研究主题:流行性出血热 分子生态学 病毒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
- 林雨霖

- 作品数:44被引量:76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病毒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分子生态学 家兔 流行性出血热 小鼠 EHFV
- 林文雄

- 作品数:1,100被引量:7,341H指数:4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水稻 化感作用 激光 连作障碍 太子参
- 王峥峰

- 作品数:72被引量:1,022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 研究主题:厚壳桂 AFLP 遗传分化 种群 热带山地雨林
- 孙永学

- 作品数:173被引量:619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洛克沙胂 药动学 毒性 阿散酸 分子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