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80篇“ 农耕文化“的相关文章
农耕文化
本书从土地赋税、农耕劳动。家具工具、生活用具、农家住房、种收农闲、家畜家禽、二十四节和农耕谚语等九个方面构建了万源农耕文化的基本框架,农耕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奇观。但在工业化、城市化汹涌浪潮的冲击之下,农耕文化...
黄中平主编
关键词:农业传统文化
农耕文化
本书内容包括:稻种起源的传说与悠久的植稻历史、山地耕作与原始的农耕祭祀、水田耕作及其传说与歌谣、农田灌溉与灌溉管理、畜禽与鱼类养殖。
杨胜能编著
关键词:农业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村落文化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
2025年
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为更好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我们从《中国古代村落文化研究》一书中摘录有关研究成果供读者阅读参考。
马新
关键词:人文精神农耕文明
乡村振兴视阈下高校农耕文化传承与教育研究
2025年
农耕文化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是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精神动力。高校作为农耕文化传承与教育的重要阵地,更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现代价值。该文从农耕文化传承与教育的3个维度出发,形成思想引领、教学活动、实现形式“三位一体”的传承与教育链模式,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新路径。
方飞燕杨武健
关键词:农耕文化传承高校
文化交际中水稻农耕文化的翻译与传播
2025年
水稻农耕文化是人类重要的农业文明,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地域特色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水稻农耕文化的翻译与传播对于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交流具有重要意义,需从文化认知的深度和物质形态的广度等多重视角进行探索,深入理解中西方水稻农耕文化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水稻农耕文化翻译应坚持体现专业性、保持语义贴近、恪守美观简洁理念等。应加大中国水稻农耕文化的对外输出力度,制定统一的翻译标准,采取多种有效翻译策略,消除翻译中的不当之处、弥补文化缺失,力求在翻译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凸显东方文化的独特韵味与深层内涵,向世界全面、深入地展现中国水稻农耕文化的魅力。
庄小燕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翻译
中华优秀农耕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及其保护路径探析
2025年
中华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现实载体,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第二个结合”有着深刻的时代价值。当前,伴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化加速发展,中华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正面临着生存空间加速消亡、社会保护意识不足、人才短缺、保护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困境。新时代,要高度重视保护中华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提高对中华优秀农耕文化遗产的认识与宣传,完善中华优秀农耕文化遗产保护的体系制度,加大对中华优秀农耕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力度,推动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黄元全席国栋
关键词:农耕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融入大学生耕读教育活动体系研究
2025年
农耕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做好传承和弘扬。将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融入大学生耕读教育活动体系,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然而在融入过程中存在着思想认识有待深化、活动质量有待提高、统筹协调机制有待完善的现实困境。在融入过程中,应当挖掘农耕教育资源,深化耕读课程实践教学;开展农耕特色教育,丰富耕读文化教育活动;塑造农耕校内场景,营造耕读教育活动氛围;拓展农耕校外实践,强化耕读教育活动保障。
李风光谭政许修垒郭锐颖
关键词:农耕文化教育活动农林教育
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
2025年
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凝结五千多年劳动人民的农业经验和智慧,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当代仍然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新时代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之间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并为新时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指明实践路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对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农业强国和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赵静雯刘铭
关键词:农耕文化文化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广西农耕文化融入地方农业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探析
2025年
农耕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之源,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广西农耕文化源远流长,给人类留下了极为宝贵的农耕文化遗产,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该文致力于深入探讨广西农耕文化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当代意义,首先分析了农耕文化融入农业职业教育院校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所遭遇的实际难题,进一步讨论了地方农业职业院校如何有效地继承和推广农耕文化,并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更深刻地理解和传承农耕文化的深层内涵,有助于打破农耕文化课程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从而坚定文化自信。
卢轩闭燕转
农耕文化融入涉农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
2025年
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农高校将农耕文化融入研究生的思政教育中,有助于发挥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育人作用,增强涉农高校研究生对农耕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但当前农业高校普遍存在研究生对专业领域的农耕文化了解不深、认同不够,存在农耕文化融入思政课堂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农耕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氛围不足等现象。文章从研究生专业教育、实践教育、校园文化等方面入手,探索农耕文化融入涉农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
邸达赵明家
关键词:农耕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相关作者

任继周
作品数:268被引量:3,608H指数:38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草地农业 农业 伦理学 草地 草业
隆滟
作品数:48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农耕文化 农耕 文化内涵 乡村 农村
邓蓉
作品数:200被引量:537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农学院
研究主题: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发展 新农村建设 乡村 畜牧业
胡泽学
作品数:22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博物馆
研究主题:农耕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物 农业史 长盛不衰
张海翔
作品数:24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党委
研究主题:粮食安全 农耕文化 生态文明 边疆民族地区 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