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76篇“ 农业气候资源“的相关文章
基于气候变化的饶阳县葡萄农业气候资源响应研究
2025年
基于饶阳国家气候观象台1957—2023年逐日气象数据,结合饶阳县葡萄种植发育期,探究几十年来饶阳县气象要素变化对葡萄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1957—2023年,饶阳县葡萄各生育期平均气温处于葡萄种植适宜温度范围,均温稳定通过10℃持续日数及有效积温分别为210.2 d和2 336.1℃·d;葡萄萌芽期降水偏少(23.0 mm),果实生产期降水偏多(165.1 mm);日均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等满足葡萄各生育期对光照条件的需求。针对饶阳县葡萄农业气候资源变化,提出了葡萄不同生育期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马明君常舒冬石美亮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气候资源葡萄生育期
霍邱县设施农业气候资源及主要灾害分布特征研究
2025年
基于2000~2023年霍邱县气温、日照时数、干旱、暴雨等逐日气象观测资料,重点采用气候倾向率分析法、距平分析法系统分析该地区设施农业气候资源及主要气象灾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00~2023年间霍邱县年均温与年最低气温均呈不同程度的升温趋势,而年日照时数及冬季日照时数则有所减少。与此同时,低温、连阴雨、暴雨雪等气象灾害也时有发生,对霍邱县设施农业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在发展设施农业时,必须切实做好监测、预警及专业指导服务等工作,为设施农业安全保驾护航。
伏传宏
关键词:设施农业气候资源气象灾害
青海省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及气象灾害应对措施研究
2025年
本文利用青海省54年来的气温数据,通过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线性倾向估计法研究方法,分析了青海省的主要气候变化特征,并对青海省的主要气象灾害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 表明:青海省气候变化主要表现在气温随时间长期呈上升趋势,该变化对光资源、热量资源和水资源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风雹灾、低温冻害是青海省常发农业气象灾害,可以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其对农业作物的影响。
张烜宇郭燕喇玉先赵冰钰黄欣华
关键词:农业气候资源气象灾害
1956—2022年双峰县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分析
2024年
利用1956—2022年双峰县逐日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资料,采用Pearson显著性检验、皮尔逊Ⅲ型曲线分析等统计方法了该地区近66年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双峰县光资源充足,但日照时数仍呈现一个减少的趋势,减少速率为48.3 h/10年,一年中日照不足的时段呈增加趋势。(2)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最高、最低气温及深层地温存在明显增温,其中5 cm浅层增温最为明显,从2015年开始无霜期出现了显著的延长;≥0℃积温、≥10℃积温和≥20℃积温均呈现极显著增加趋势。双峰县气候平均值为1374 mm,年际较差大,多则1952.6 mm,少则仅947.4 mm;年内最大小时雨强的分布与年降水量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呈现极为显著的正相关,年降雨日数多则196 d,少则121 d,最大年较差达75 d;2017—2022年年降雨日数也呈现减少的趋势;从各量级的日数分布看,逐年小雨日数变化与年降水量较为接近。根据皮尔逊Ⅲ型曲线分析降水频率,丰水年有16年,中等干旱年以上有16年,且自2007年开始至2022年,双峰县已出现了5年中旱和1年特旱。
刘俊李志斌翟子豪肖林利龙博李钰娴康艳青
关键词:农业气候资源
气候变化下的南丹县农业气候资源分析
2024年
文章分析了1970—2022年南丹县的农业气候资源,重点研究光资源、热量资源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南丹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257.3 h,年日照百分率为28.7%,生长季(4—10月)的日照时数占全年的70.6%,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有机物积累。尽管年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但南丹县的日照时间仍低于全国和广西的平均水平,光资源较为紧缺。年平均气温为17.3℃,无霜期为317.4 d,稳定通过10℃的活动积温为5851.7℃·d,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469.7 mm,空间降水的极端性增加,作物生长期(4—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80.3%。夏季和冬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而春季和秋季降水量对全年降水量增加没有贡献。提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设施农业、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等应对策略,以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增强农业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和抗灾能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安春兴张恩宁刘芳
关键词:农业气候资源光资源热量资源农业结构调整
浙江省早稻生育期(生长季)农业气候资源初步研究
2024年
为提高浙江省早稻生育期(生长季)气候资源利用率,并实现早稻持续稳产与增产。研究利用浙江省66个国家气象站1971—2022年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等数据,采取线性倾向率、M-K检验等方法,分析了浙江省近52 a早稻生育期(生长季)热量、降水、光照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浙江省早稻生育期、生长季平均气温呈西南高、东北低的分布特征,并以0.34℃/10、0.38℃/10 a气候倾向率波动上升,2002年有激增点;浙江省早稻生长季≥10℃积温年平均在2719.1~3286.4℃·d之间,呈西南高东北低,以75.8℃·d/10 a的气候倾向率增加,东北部增速高于西南部地区,热量资源的空间差异呈缩小态势。降水资源年际变化很大,空间分布上均自西南向东北逐步递减,差异显著,早稻生育期和生长季降水量气候倾向率分别以12.2 mm/10 a和14.1 mm/10 a的速率缓慢增加,空间分布呈东北高西南低阶梯状分布,且多为递增趋势。光照资源年际变幅较大,早稻生育期、生长季平均日照时数分别为698.9 h、771.9 h,并以-11.2 h/10 a、-8.9 h/10 a气候倾向率减少。研究结果为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规避气象灾害和分品种科学布局等方面提供气象依据和支撑,实现浙江地区早稻持续增产。
周弘媛张立波章永辉甄国凝黄鲁鑫
关键词:农业气候资源降水量日照时数气候变暖
施甸烤烟生育期农业气候资源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2024年
利用施甸县辖区内的11个乡镇代表站2010~2023年逐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最近14年施甸烤烟生育期光、热、水等农业气候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最近14年,施甸烟区育苗期、大田期降水量均呈自中部向西北、西南、东部逐渐增多的特征;各生育期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呈自中部向西北部、西南部及东北部降低的特征。(2)育苗期全县平均气温为15.9 ℃,有逐年降低趋势,每10年降低0.23 ℃;大田期全县平均气温为20.4 ℃,有逐年升高趋势,每10年升高0.28 ℃/10a。(3)育苗期全县平均降水量为69.0 mm,有逐年减少趋势,每10年减少6.0 mm;大田期全县平均降水量为768.4 mm,有逐年减少趋势,每10年减少16.3 mm。(4)育苗期平均日照时数为435.6小时,每10年减少68.8 h;大田期平均日照时数为716.4小时,每10年减少127.6 h。
李雪林
关键词:烤烟育苗期大田期农业气候资源
百色市冬季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及未来趋势预估
2024年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本研究围绕百色市冬季农业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展开。基于1970年12月-2023年2月期间,百色市12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数据,以及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egCM4.4预估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了百色市冬季农业气候资源的分布特性、历史演变规律及未来变化趋势。研究发现,(1)百色市冬季热量资源较丰富,平均气温、≥10℃积温以右江河谷最高,北部山区最低;降水量具有南部多、北部少的特点;日照时数右江河谷北部和中部普遍高于其他地区。(2)1971-2023年百色市冬季气候呈暖湿化的趋势,冬季平均气温、≥10℃积温总体上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变化速率分别为0.18℃/10a、27.30℃·d/10a,均在1991年左右出现增高突变;降水量总体呈显著增加趋势,变化速率为5.27 mm/10a,在2010年出现增多突变;冬季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趋势,变化速率为-10.36 h/10a。研究时段内4个要素均存在10~16 a的年代际尺度变化周期。(3)未来变化预估结果显示,在RCP4.5和RCP8.5情景下,2024-2080年百色市冬季平均气温和≥10℃积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日照时数在RCP4.5情景下呈显著增加趋势。气候变暖给百色市冬季农业生产带来更好的热量条件,但降水量、日照时数波动变化较大,可能增加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
张惠景周秀华秦川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气候资源小波分析
近60年来辽宁省农业气候资源重心时空特征变化研究
2024年
农业气候资源重心研究可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布局及农业气候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参考。为研究辽宁区域内各种农业气候资源匹配状况和变化趋势,利用农业气候资源评价方法和重心模型,分析了1961-2020年辽宁省农业气候资源重心位置轨迹变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基于耦合态势模型,探讨了综合农业气候资源与光能、热量、水分资源相互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辽宁省农业气候资源重心在县域尺度上移动相对稳定,60年来综合农业气候资源重心、光能资源重心和热量资源重心始终位于盘锦市境内,水分资源重心位于鞍山市境内,各资源重心年代际间绝对移动距离在1.50~17.97 km。(2)综合农业气候资源重心与热量资源重心在空间距离上较接近,绝对距离在1.17~34.87km;与水分资源重心距离最远,绝对距离在45.45~115.27 km。(3)光能资源重心、水分资源重心与综合农业气候资源重心的变动一致性指数均值分别为0.80、0.72,耦合度较高;热量资源重心与综合农业气候资源重心的变动一致性指数均值为-0.29,耦合度较低。综上所述,根据农业气候资源重心位置移动及各因子间耦合关系分析,辽宁西北部是光能资源优势区,辽宁东部是水分资源优势区,建议喜光且对水分要求较低的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可考虑往辽宁西北部发展,对水分供应需求较高的农业产业应着重考虑辽宁东南部。
耿文杰李晓文王晓杰于文颖刘东明纪瑞鹏
关键词:农业气候资源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对普安县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被引量:2
2024年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对农业生产和农业气候资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以贵州省普安县为例,探讨了气候变化与农业气候资源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近年来该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评估了气候变化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提出应对该地区农业生产气候变化的有效策略。
杜瑜吴学刚吴仙刘艳潘娟娟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气候资源

相关作者

高桂芹
作品数:63被引量:197H指数:8
供职机构:唐山市气象局
研究主题:农业气候资源 冬小麦 综合评价 DTOPSIS分析法 降水
杨晓光
作品数:202被引量:3,934H指数:39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背景 东北三省 春玉米 冬小麦
林孝松
作品数:111被引量:767H指数:14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地理信息系统 基于GIS GIS 农业气候资源 山区公路
王文峰
作品数:15被引量:722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农业气候资源 气候变化背景 时空变化特征 气候变化 中国农业
纪瑞鹏
作品数:205被引量:2,023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研究主题:玉米 春玉米 干旱 干旱胁迫 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