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63篇“ 农业增长“的相关文章
-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对县域农业增长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 2024年
- 本文利用2000—2019年我国县域数据,采用多期DID等方法探讨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对县域农业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对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长期效应。这一结果在考虑实验组非随机分配、更换因变量和调整样本后仍然稳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主要通过农业产业集聚、农业金融服务改善两个途径对县域农业发展水平产生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对粮食主产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地形平缓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强。因此,应重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政府要在农村电子商务带头人培训、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集聚的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等方面发挥作用,注重数字普惠金融与县域农业发展的融合,强化数字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
- 熊小林鲍曙光
-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聚
- 财政补贴与农业保险协调作用对农业增长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自古以来,我国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世界舞台上出名的农业出口大国,但是我国的农户也一直饱受自然灾害的侵扰。为了让农户能安心地进行农业劳作,让我国的农业有保障地稳定发展,我国近年来一直在大力推动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给予农业保险很大力度的支持和相应的补贴。本文则意在分析农业保险以及农业保险和补贴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我国农业增长的影响。
- 文希孟
- 关键词:农业保险农业保险补贴
- 财政分权、定向激励与农业增长——以“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为例被引量:20
- 2023年
- 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考核激励是塑造地方政府行为的重要制度环境,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考核机制,导致包括农业在内的一些“弱激励”项目长期得不到重视。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以“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为例,研究财政分权、定向激励对县域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农业增长考核处于“弱激励”的背景下,“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会使扩权后的县级政府强化经济政策的离农倾向,导致农业增长的负向影响。随着农业考核的逐渐加强,“省直管县”对农业投入与产出的负向影响得到了显著缓解。本文认为,“财政分权+定向激励”在一定程度上对地方政府行为进行修正,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一种可能的模式。
- 龚斌磊张启正袁菱苒马光荣
- 关键词:财政分权农业增长生产率分析
- 财政分权、定向激励与农业增长
- 2023年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财政与行政分权,赋予地方政府在处理本地区事务中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同时,区别于西方传统分权理论,中国的上级政府始终保持着对下级政府官员的考核权与任命权,通过目标管理的方式,引导下级政府将行政与财政资源配置到相应的领域,并通过考核激励实现发展目标。
- 龚斌磊张启正袁菱苒马光荣
- 关键词:下级政府分权理论财政资源配置行政分权财政分权任命权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促进农业增长绩效的研究
- 在现代经济体系当中,农业与工业,服务业以及其他行业相比,其往往面临着收益低,风险大等特点,因而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金融支持。而在我国的金融体系当中一直都是商业性金融机构占据主体地位,大部分市场主体的融资主要依赖商业银行。随着...
- 赵磊
- 关键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业增长
- 中国农业增长:社会资本推动下的新旧动能转换被引量:3
- 2022年
- 面对生产常规要素投入作用减弱、政策拉动效果逐渐衰退的农业发展新常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部门推动其增长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选项之一。本文通过实证分析1987-2014期间社会资本对于农业增长的作用,考察了社会资本影响的阶段性差异。总体来说,社会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农业增长的贡献度不断增强。本研究判断社会资本已成为中国农业增长新阶段的主要推动力,未来巩固农业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的成果有赖于进一步加大社会资本投入。
- 易福金李慧奇刘畅
- 农业经济结构变动对农业增长的影响
- 2022年
- 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增长有很大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对两者的关系作了大量的探讨,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许多学者认为,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的方式,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户在农林、渔业等方面的现金收入逐渐增多,扩大土地经营面积对农户家庭增收的作用更为显著。“十九大”提出了“实施农村振兴”的重要战略,在政策上给予了强有力的指导和支持。“产业兴旺”是其根本目的,只有使工业兴旺、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使农民收入增加,推进农村的现代化,进而使乡村振兴。
- 董云荣
- 关键词:农业产业农业经济增长
- 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对农业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被引量:30
- 2022年
- 本文基于1999-2019年县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赣闽粤、陕甘宁、左右江、大别山、川陕五大重点革命老区的振兴规划对当地农业发展的影响。本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为当地农业带来了4.33%的额外增长,这一额外增长主要源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得益于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其次,财政支农强度的提升是革命老区农业实现现代化转型的关键因素,它显著改善了当地农业基础设施,增加了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促进了农业内部特色与中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最终提升了农业生产率。再次,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实施后,受覆盖地区所获得的转移支付增加以及当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效应的显现,以“输血”和“造血”两条路径构成了当地财政支农强度提升的直接原因。最后,党的十九大以来,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发挥了协同效应,使得上述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本文认为,对于以革命老区为代表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区域发展规划是促进农业现代化转型和实现农业赶超发展的可行路径。
- 张启正袁菱苒胡沛楠龚斌磊
- 关键词:农业增长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率
- 四川农业增长靠什么?
- 2022年
- 农业,全称“农林牧渔业”。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农业增加值采用生产法,即以农业的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在季度核算中,农业增加值增速通常与总产值增速紧密相关,即以农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成果增长情况推算农业增加值增长情况。某种意义上讲,农业增加值增长,约等于农业总产值的增长。
- 邱静雅
- 关键词:农业增加值季度核算总产出四川农业农林牧渔业
- 辽宁省苹果全要素生产率与农业增长: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实证分析
- 2022年
- 农产品的生产效率问题一直是我国重点关注的问题,更是指导农业发展的方向。本文基于2007-2018年辽宁省以及中国主要主产苹果的省份(市)的苹果生产投入产出面板数据,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该面板数据产生的分解后的指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结果显示:Malmquist指数在2007-2018年间先增长后下降。技术进步效率对全要素增长率的影响最大但达到峰值后会逐步减小;规模效率的低下使全要素增长率的增长受到限制。所以辽宁省的苹果产量的提升,可以通过提高该省苹果种植的技术进步水平;以及扩大该省的苹果生产规模两种有效途径。
- 李青王聪刘阳徽
-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苹果MALMQUIST指数数据包络分析
相关作者
- 曾福生

- 作品数:403被引量:3,435H指数:29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粮食安全 农业 实证分析 农地流转 农业基础设施
- 孔祥智

- 作品数:856被引量:12,055H指数:5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 研究主题: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合作社 乡村 农民
- 李谷成

- 作品数:209被引量:3,617H指数:32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农业 农业 技术效率 农户
- 李明贤

- 作品数:338被引量:2,578H指数:25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农村金融 普惠金融 影响因素 现代农业 洞庭湖区
- 史清华

- 作品数:260被引量:6,346H指数:4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农户 农民工 实证分析 农户家庭 劳动力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