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541篇“ 农业发展水平“的相关文章
全面提升数字农业发展水平
2025年
数字农业发展对乡村振兴有重大促进作用,通过分析玉溪市数字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落后、专业人才匮乏、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融合不够等问题,提出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推进电商与产业融合、培育信息化专业人才、加快财税金融业发展等对策,以期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赵艳丽吕丽普燕张子伟
关键词:信息基础设施农业发展水平金融业发展产业融合人才匮乏
一种基于综合指标的生态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综合指标的生态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方法,涉及生态低碳农业评价技术领域。包括:根据生态低碳农业内涵,构建生态低碳农业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历史数据确定生态低碳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权重;根据基础数据和指...
韩雪韩欣怡郑莹罗良国赵立欣李迎春赵明月马欣
中国特色农业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与动态演进
2025年
基于2010—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分析及Markov链分析方法,考察中国特色农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动态演进特征。结果表明:样本观察期内中国特色农业发展水平稳定提升但存在显著空间分布差异,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且随时间演进不断扩大;中国特色农业发展水平等级分布状态总体相对稳定,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和较强空间依赖性,水平区间的动态演进以相邻阶段转移为主,难以实现跨越式转移;中国特色农业发展整体呈现向好发展的动态演进特征,但也存在向下转移风险。据此,建议各省份基于区域特色农业资源禀赋,加大特色农业资源优势挖掘力度;强化特色农业科技创新,增强特色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果;提高特色农产品竞争力,优化特色农业支撑保障体系,因地制宜推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戴志强万俊毅徐静
关键词:特色农业
农业保险经营绩效对农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异质性影响效应——基于新疆14个地州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2025年
农业保险作为一种能有效分散农业风险的手段,是助推我国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工具之一。以新疆14个地州为研究对象,选择其2011—2020年的农业保险等相关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Malmquist指数动态模型和面板回归模型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2011—2022年新疆农业保险效率呈递增趋势,平均每年增长率为2.9%;同时,采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新疆农业保险效率与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影响机理及作用效果进行刻画。结果表明,2011—2020年新疆农业保险的整体经营绩效值呈递增趋势,且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同时,南疆和北疆地区作用效果的分异特征较为明显,即北疆地区农业保险经营绩效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作用效果要明显强于南疆地区。这为地区相关政策的出台及落地提供了参考。
葛晗悦张建勋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法
基于因子分析的山东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2025年
农业是第一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基于山东省2022年统计局统计年鉴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山东省16个地级市的农业发展水平,选取了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用地面积、粮食总产量、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用量)、农林水支出、农村用电量、农业机械总动力、谷物联合收割机数量10个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山东省各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发展不均衡。
钟锡铜
关键词: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
黄河流域数字农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驱动因素研究
2025年
为了给黄河流域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构建数字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2015-2022年为研究期,基于黄河流域九省(区)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测度黄河流域各省(区)数字农业发展水平,采用泰尔指数和莫兰指数分析黄河流域数字农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空间自相关性,并采用地理探测器诊断黄河流域数字农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数字农业发展水平在研究期整体呈平稳上升趋势,但区域间差异明显,黄河下游地区数字农业发展水平远较上、中游地区的高,上游地区的最低,各省(区)间差异较大且差异呈增大趋势;2)黄河流域数字农业发展水平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低-低、高-高集聚且主要表现为低-低集聚,空间集聚模式在研究期较稳定;3)科技创新水平、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为黄河流域数字农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各驱动因素两两交互的影响力明显较单因素的大,即数字农业发展应发挥各驱动因素的协同作用,尤其是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与其他因素的协同作用。建议:1)加强区域间协同合作,确保黄河流域数字农业的均衡发展;2)流域内各地区依据资源禀赋、数字农业发展基础等,巩固优势、补齐短板,探索适合当地的发展新模式;3)加大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数字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王慧刘荣军包乌兰托亚
关键词:数字农业黄河流域
城乡融合背景下佛山市2011—2022年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2025年
通过对都市农业已有研究的总结和分析,构建了广东省佛山市现代都市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发现2011—2022年佛山市都市农业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出上升趋势,至2022年底都市农业总体发展水平指标达0.7。同时佛山市都市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土地利用不够、产业链条短促及多功能拓展不足等问题,据此提出了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涉农土地开发利用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都市农业全产业链及拓展农业多功能的方式等对策建议。
陈烁文
关键词:都市农业熵权法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广西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2025年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严峻的新形势,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系统积极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统筹做好农业农村的各项工作。为了对广西壮族自治区2021年农业整体发展水平认识更加立体清晰,从5个方面选取2021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农业生产总值、渔业生产总值、林业生产总值、农业机械总动力、粮食总产量等18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整体发展水平进行横向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整体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上游水平,其中林业生产水平位居全国首位,农业生产水平较高,渔业生产水平、基础建设水平有待提高,政府支持力度有待加大。
孙鑫肖光
关键词:农业经济
智慧农业发展水平系统协同度评价研究
2025年
智慧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其发展对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整体跃迁和农业可持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将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和莫兰指数作为分析工具,以2018—2022年我国29个省区市(除上海市、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为研究对象,从农业机械化和生产要素配置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农业发展环境支撑水平4个子系统维度评价智慧农业发展水平系统协同度。结果表明:2018—2022年我国智慧农业发展水平协同度均值仅为0.23,数值偏低,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2018—2022年我国智慧农业机械化和生产要素配置水平子系统、农业产出水平子系统、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子系统和农业发展环境支撑水平子系统发展水平有序度均值分别为0.51、0.53、0.42、0.36,其中智慧农业发展环境支撑水平子系统有序度均值最低。目前,我国智慧农业发展水平目前不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发展建议,为我国智慧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陈红川张艳黄小军刘春贞
关键词:协同度有序度
潍坊市寒亭区数字农业发展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精准农业、智慧农业、人工智能等五大核心模块为代表的数字农业技术已在全世界的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正在快速增长。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农业国家都把数字农业视为国家战略目标和优先发展方向。国内党中...
朱雅静
关键词:数字农业影响因素

相关作者

蒋和平
作品数:399被引量:4,294H指数:3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研究主题:现代农业 农业科技园区 农业现代化 粮食安全 粮食主产区
张磊
作品数:225被引量:768H指数:14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农业 原生态 群众路线 水环境 红军
虞紫燕
作品数:8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农业发展水平 农业科研单位 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三农问题
陶爱祥
作品数:56被引量:219H指数:8
供职机构:淮阴工学院
研究主题:循环经济 影响因素 新农村建设 灰色关联 灰色关联分析
尚正永
作品数:79被引量:857H指数:16
供职机构: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空间结构 省际边界区域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产业化 城市空间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