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5篇“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的相关文章
-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处理分析
- 2024年
- 研究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消化道肿瘤)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针对消化道肿瘤病患展开对照研究(2019年1月-2023年10月),在对照研究阶段涉及两组病患,参与研究者共计186例,对照组腹腔镜手术、观察组粘膜剥离术,探究差异化手术疗法下的患者手术各个指标及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及胃肠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以两组手术疗法的干预效果为对比指标,观察组手术指标中的住院费用、手术时间等均比对照组好,治疗时间短。观察组病患所诱发并发症率结果比对照组低,肠鸣音、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等指标同样低于对照组,结果数据呈现统计学差异(p<0.05),自结果分析,观察组所采取的粘膜剥离术针对消化道滞留的干预效果更为明显,是清除肿瘤及促进预后恢复的科学疗法。结论 消化道肿瘤发病后,患者需尽早入院治疗,以免肿瘤体积持续增加,尽快采取粘膜剥离术治疗可减轻对内部组织的损伤,尽快恢复胃肠道功能,针对并发症患者要早期治疗,及时改善并发症。
- 肖智
- 关键词:内镜下粘膜剥离术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并发症
- 经尿道膀胱肿瘤内镜下粘膜剥离术对患者循环肿瘤细胞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内镜下粘膜剥离术对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入组38例非肌层浸润型膀胱肿瘤患者,分为经尿道膀胱肿瘤内镜粘膜下剥离术(bladder tumor-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BT-ESD)组及传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conventional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cTURBT)组,留取术前及术后患者外周静脉血标本,应用Cyttel^(TM)-CTC平台检测技术(即阴性富集技术结合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标本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数量,分析两种术式围手术期外周血中CTCs计数的差异。结果:BT-ESD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外周血CTCs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2);cTURBT组患者术后外周血循环CTCs计数较术前显著升高(P<0.001);术后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计数在cTURBT组明显高于BT-ESD组(P<0.001);cTURBT组患者术后外周血CTCs计数(P=0.002)及围手术期外周血CTCs数量变化(P=0.002)与膀胱肿瘤复发密切相关。结论:与传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相比,经尿道膀胱肿瘤内镜粘膜下剥离术不会显著增加循环肿瘤细胞数量。
- 王志刚段万里管振锋梁亮程永毅孙羿
- 关键词: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循环肿瘤细胞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 个性化体位管理对上消化道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患者的效果观察
- 2023年
- 探究个性化体位管理对上消化道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上消化道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个性化体位管理。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上消化道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患者实施个性化体位管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并发症,提升生活质量。
- 王韵仪王敏
-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用粘膜切开刀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镜下粘膜剥离术用粘膜切开刀,包括手柄,其前端连接有套管,该套管一端设置有刀头,在手柄上设置有操作机构,刀头包括刀体和片刀,刀体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二者之间夹设有半圆形的片刀;片刀靠近套管的一...
- 刘迎
- 一种用于包埋内镜下粘膜剥离术的手术标本存储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包埋内镜下粘膜剥离术的手术标本存储装置,包括包埋盒体、包埋盒盖以及分隔板,包埋盒盖的一个侧边缘铰接在包埋盒体的侧边缘上,包埋盒盖及包埋盒体均开设有表面敞口的容纳腔,包埋盒体的容纳腔底部以及包埋盒盖...
- 刘傲然
- 牵引辅助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Meta分析
- 背景:中国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升高趋势。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s)是结直肠癌癌前病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早期治愈性切除是预防结直肠癌的主要手段。由于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整块切除率高,近年来已成为结直肠...
- 吴娜
- 关键词: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安全性
- 40例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的护理配合与体会
- 2021年
- 总结40例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纳入40例行ESD术式患者为分析指标,拟随机抓阄方式均分组别,分为观察2组(予以围术期指导)及观察1组(予以常规治疗)。结果:观察2组生理、社会、精神等相关参数评分均异于观察1组相关参数,假设校验表意义(均P<0.05)。结论:对接受内镜下粘膜剥离术的患者采取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帮助患者在整个手术期间更好的配合治疗,减轻患者身体不适,临床推广价值高。
- 胡梅
- 关键词:护理配合
-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食管、胃粘膜不典型增生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食管癌和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国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能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1]。食管、胃粘膜不典型增生是食管癌、胃癌的癌前病变,是发展为癌症的中间环节,因此,食管、胃粘膜不典型增生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能阻断其向食管癌、胃癌发展,降低食管癌和胃癌的发病率[2,3]。近年来消化内镜技术发展迅速,随着染色内镜、放大内镜等诊断技术的应用,食管、胃粘膜不典型增生等能被及时发现。
- 李振兴成宏伟戴晓荣黄震陈磊刁鑫鑫
- 关键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胃粘膜不典型增生放大内镜染色内镜
- 浅谈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的护理配合体会
- 2021年
- 目的:探究早期上消化道肿瘤患者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36例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的早期上消化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18例,应用优质护理)、对照组(18例,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满意率(94.44%,17/18)明显高于对照组(55.56%,10/18),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61.28±3.38)min、住院时间(5.18±0.59)d,较之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5.56%,1/18)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6/18),差异明显(P<0.05)。结论早期上消化道肿瘤患者在接受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期间采用护理干预,可使其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减少对于机体的损伤,增强治疗安全性与可靠性。
- 徐云凤
- 关键词: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护理配合
- 清单式健康教育模式在肠道病变内镜下粘膜剥离术中的应用
- 2021年
- 探讨清单式健康教育模式在肠道病变内镜下粘膜剥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0月-12月行肠道病变内镜下粘膜剥离术的25例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2月-4月的31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即讲解术前疾病相关知识及术后注意事项。观察组采用将围手术期的宣教内容制作成清单,按清单宣教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宣教知晓率、围手术期宣教的执行率、患者出院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清单式健康教育模式提高了肠道病变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患者的健康宣教效果,缩短了住院日,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 占小丽
相关作者
- 周丹

- 作品数:154被引量:617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研究主题:内镜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大肠肿瘤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MR
- 陈锦凤

- 作品数:34被引量:29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研究主题:内镜下粘膜剥离术 内镜 护理配合 护理 吸引法
- 黄颖

- 作品数:131被引量:31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研究主题:内镜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 亚健康 消化内镜
- 龚伟

- 作品数:72被引量:35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研究主题:大肠癌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 结肠镜检查 内镜
- 刘思德

- 作品数:393被引量:1,135H指数:17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研究主题:内镜 胶囊内镜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溃疡性结肠炎 放大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