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4篇“ 内生式发展“的相关文章
- 乡村学校新内生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推进路径
- 2025年
- 将外部支持与乡村学校内部自觉有机结合,采用内外共生、上下联动的新内生式发展,是现阶段推动中国乡村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选择。乡村学校新内生式发展强调构建以本体认同为核心、地方赋权为动力、内外联动为机制的综合体系,旨在克服传统内生式发展过度依赖内部资源而忽视外部支持的局限性。该模式通过有效内化外部资源,不仅促进了乡村学校自身能力的提升,还显著增强了其在乡村文化振兴、教育质量提升以及教育促进美好生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实现这一目标,要在激发教育主体的“主体性自觉”的基础上,形成“校村一体化”发展模式,挖掘并释放乡村教育的发展潜力,构建内外联动的发展机制,以全面促进乡村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升乡村教育的现代化水平。
- 王飞黄国栋
- 关键词:城乡融合
- 内生式发展视野下东北乡村振兴的道路探索——基于松原市车木铺村的个案研究
- 2025年
-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乡村振兴,而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乡村人口发展。近年来东北地区面临着两大人口危机:其一是人口净迁出规模不断扩大,即人口外流;其二是人口年龄结构失衡,即高龄少子化。乡村地区相较于城镇而言,基础设施较差,发展质量不高,人口问题更加严重。在如今的人口发展趋势之下,难免存在相对贫困以及返贫的风险,不利于东北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本文以东北乡村地区为分析范围,以松原市车木铺村为具体参考对象,基于内生式发展理论,结合东北地区的乡村现状,分析东北地区的乡村人口问题,探讨解决方法与可能性的同时,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提供全新的观察视角.
- 刘文喆韩骜
- 关键词:内生式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
- 内生式发展视角下秦创原创新产业园区群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创新产业园区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重要载体形式之一。相较于粗放的外生式增长模式,内生式发展是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通过对内生式发展内涵的解读,归纳出创新产业园区内生式可持续发展影响要素,并以秦创原创新产业园区群为案例,探索内生式发展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期为国内同类型园区发展提供借鉴。
- 赵一青张睿闫潇薛白
- 关键词:内生式发展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
- 农村产业振兴内生式发展探究
- 2024年
- 农村产业振兴的关键在于激活乡村人口、整合区域内外部资源。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动农村产业振兴必须要充分认识农村产业振兴的必要性和农村产业发展的现状。结合内生式发展理论,发现要实现农村产业振兴,就要在原有“本土化”资源和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外部资源优势、激发农民的能动性、完善农业相关政策、引进数字技术、改进农业生产环境等,以期为其他地区的农村产业振兴提供参考。
- 宋昀轩
- 关键词:内生式发展
- 论教师内生式发展的机理与逻辑
- 2024年
- 教师发展的内生性问题是复杂且重要的理论问题,受学界长久关注。但是,有关解释仍有不少缺环,有待形成逻辑自洽的教师发展内生理论。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教师内生式发展的研究思路,即以教师的教育天赋及其内在需要为其内在机理,以教师个体的理性实践及其自我建构为其生成逻辑。在梳理教师发展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基础上,分析教师内生式发展的内在机理及其逻辑生成,目的在于激发教师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与实践想象力,拓宽教师发展的思考维度。
- 陈春莲刘宗南
- 关键词:自我建构
- 乡村教育新内生式发展模式的生成逻辑被引量:1
- 2024年
- 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时代,乡村振兴俨然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振兴乡村教育也成为了热门议题。生成视域下乡村教育新内生式发展的有效实现逻辑是价值判断逻辑与事实判断逻辑的有机统一。乡村教育新内生式发展模式的生成统摄于“乡村性之潜有—内生性之缘有—协同性之实有”的生成逻辑之中,且在内外互动合作中形成城乡相互支撑的动力协作机制。以生成论为思维指导,立足乡村教育发展的主体失落、他者僭越、内外分离等三重现实篱藩,通过乡村教育新内生式发展的乡土性生发、城市化互动、动态性生成等生成进路达到城乡教育内外协同、良好互动的理想状态,以激发乡村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动能,弥合城乡二元发展论辐射至今的城乡教育差距,最终实现动态生成、良性互动的乡村教育发展愿景。
- 洪怡芳曾俊豪
-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乡村教育
- 内生式发展视角下乡村“三生空间”营建探索
- 2024年
- “内生式发展”是一种自我导向的发展模式,是以区域内的产业、文化、自然等资源为基础,通过自主引导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合理开发,将生产价值在区域内重新分配再发展,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梳理黄双冲村的自然资源、产业资源和文化资源,分析村庄生产、生活、生态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内生式发展”理论从资源发掘、动力激活、生态修复三个方面探索村庄“三生空间”营建策略。
- 谢悦曾钰喧鲁玮瑄于镇涛余凌云
- 关键词:内生式发展
- 西南民族地区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的衔接路径——以新内生式发展为视角
- 2024年
-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过渡期,乡村产业发展的政治逻辑与行政逻辑已发生调整,但“外生-内生”的实践张力依然横亘在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的转型过程中。根据新内生发展理论,新内生发展单元能否可持续发展,是判断扶贫产业可持续性的重要依据,也是推进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的衔接点。G县的产业发展态势表明,“产业扶贫-新内生发展单元-内生可持续发展-产业振兴”的发展路径面临着市场约束、资本约束和社会约束等多重限制。贫困乡村地区应以“跳出乡村产业发展乡村产业”的新内生式发展视域,促进由以项目为主的发展模式向以区域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型,实现产业融合与城乡融合相协同的融合式发展,扩展乡村产业的经济发展空间。
- 闰彩霞王林丽
- 关键词:西南民族地区产业扶贫
- 思政课教师内生式发展的逻辑与路径
- 2024年
- 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是落实党和国家相关政策、推动思政课程有效落地的关键。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生式发展是思政课教师保持长久动力的源泉。促进思政课教师内生式发展,要遵循激发发展自觉、引领发展方向、提供发展保障的逻辑,从提升教学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完善评价的机制和结果运用、构建教研共同体等方面探寻有效路径。
- 王战黄万强
- 关键词:内生式发展教学反思教师评价教研共同体
- 内生式发展政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以吉林省为例
- 2024年
- 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内生式发展政策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强调通过激发乡村内部潜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旨在探讨内生式发展政策如何助力乡村振兴,突出党的领导作用,并整合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具体的政策,了解内生式发展在吉林省贯彻落实情况。通过对内生式发展的理论基础、实践路径以及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了一系列促进乡村内生发展的策略,包括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培育乡村特色产业、优化乡村治理结构、提升农民素质和能力以及构建多元化的乡村发展支持体系。文中建议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实际支撑,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实践策略。
- 刘文喆韩骜
- 关键词:内生式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关作者
- 辜德宏

- 作品数:114被引量:515H指数:14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竞技体育 社会力量 竞技体育发展 高校 内生式发展
- 吴贻刚

- 作品数:112被引量:1,154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
- 研究主题:竞技体育 拳击 青少年 下肢 业余训练
- 周永广

- 作品数:45被引量:939H指数:16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乡村旅游 内生式发展 游客 旅游体验 国家示范区
- 刘永生

- 作品数:68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毛泽东 文化 农村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蔡端伟

- 作品数:21被引量:153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体育俱乐部 竞技体育 青少年 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