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90篇“ 养分平衡“的相关文章
- 不同施肥模式下芒果园氮素养分平衡及氮气排放
- 2025年
- 【目的】为优化果园氮管理,探究不同施肥模式对芒果园氮素平衡及氮气排放的影响。【方法】设置对照(仅基施有机肥)、化肥土施、化肥滴灌、化肥减量30%滴灌、有机肥替代20%化肥土施、有机肥替代20%化肥滴灌6个处理,分析不同施肥模式对果园氮素平衡及氮排放的影响。【结果】不同施肥模式下,气态氮损失量有显著差异,由大到小依次为化肥土施、有机肥替代20%化肥土施、有机肥替代20%化肥滴灌、化肥滴灌、化肥减量30%滴灌、对照(仅基施有机肥),其中化肥土施和有机肥替代20%化肥土施模式气态氮损失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施肥模式,且气态氮损失量以NH3为主,其他施肥处理气态氮损失量以N2O为主。不同施肥处理下,化肥减量30%滴灌处理氮盈余量最小,为8.08 kg/hm^(2),且产量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输入氮量与输出氮量最接近平衡,其余施肥处理的氮盈余为43.75~57.37 kg/hm^(2),均有向大气圈、水圈等环境流失的风险。【结论】不同施肥模式下,气态氮损失量最高为化肥土施和有机肥替代20%化肥土施模式,水肥一体化模式显著降低NH3和N2O损失。综合氮盈余、氮肥有效利用率等因素,本研究推荐热带芒果园采用水肥一体化模式,并在优化施肥量的基础上适当减少施肥量,减幅不超过30%。
- 王远铭葛梅红程宁宁林思鸿许丹勇李华东林电
- 关键词:不同施肥芒果园氮素
- 棉花磷肥施用量与磷素养分平衡的数学模型构建
- 2025年
- 为了优化棉花磷肥施用量,保证磷素养分平衡,选择Logistic模型分析棉花不同生长期的磷素积累量,之后使用指数模型和线性模型分析施磷量与土壤速效磷含量之间的关系;基于肥料效应函数法,构建了一种线性加平台数学模型,模拟磷肥施用量和棉花产量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养分平衡法确定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当磷肥施用量逐渐增加,棉花的产量也随之提高,当磷肥(P_(2)O_(5))施用量在83.99 kg/hm^(2)时,子棉产量达最高,为6 410.784 kg/hm^(2)。通过优化施肥策略,确定棉花磷素输入量为21.98 mg/kg,对应磷肥(P_(2)O_(5))施用量为82.64 kg/hm^(2),该施肥量既能保证棉花产量,也能确保磷素养分获得和支出之间的平衡。
- 曹钻胡艳刘雪云
- 关键词:棉花磷肥施用量肥料效应函数法
- 农作物种植管理中的土壤养分平衡技术探究被引量:1
- 2024年
- 在农作物种植管理中,土壤养分平衡技术的运用是保证作物健康生长和提高产量的关键。通过科学合理地管理土壤养分,我们可以有效地提升农作物的品质,同时减少各种化肥的过度使用,这对于保护种植区域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重点探讨土壤检测技术、农作物的生长检测技术以及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平衡土壤养分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 张彦芳
- 关键词:农作物种植管理土壤养分平衡
- 玉米大豆复合种植中土壤肥力与养分平衡的研究
- 2024年
- 本文探究了广西省象州县复合种植对土壤养分及肥力的影响。通过不同配比实验,分析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氮、有效磷、速效钾等指标。结果显示,合理的种植比例能显著提升土壤养分含量和肥力,改善土壤有机质,提高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实现良好的养分平衡。这一发现对优化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土壤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应注意,适当的化肥使用和科学的养分管理是保持土壤养分平衡,提高复合种植效益的关键。这些结果为玉米和大豆的复合种植以及相关土壤肥力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指导价值。
- 罗仁桂韦献贵
- 关键词:土壤养分平衡土壤有机质化肥使用
- 农作物种植管理中的土壤养分平衡与肥料管理技术研究
- 2024年
- 土壤养分平衡与肥料管理是农作物种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作物的生长、产量和品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对土壤养分平衡与肥料管理的意义进行了一定论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农作物种植管理中的土壤养分平衡与肥料管理技术,并提出针对性的实施策略,进而为土壤养分平衡与肥料管理技术的顺利推广应用提供可靠保障,推动农作物种植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 程恩佩
- 关键词:农作物种植管理土壤养分平衡肥料管理
- 农作物种植管理中的土壤养分平衡与肥料管理技术研究被引量:3
- 2024年
- 土壤养分平衡与肥料管理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也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安全的关键所在。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土壤养分平衡与肥料管理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将分析土壤养分平衡与肥料管理对农作物的影响与意义,对农作物种植管理中土壤养分平衡与肥料管理技术的应用进行概述,并提出一些优化对策,研究结果旨在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 罗晓燕
- 关键词:农作物种植管理土壤养分平衡肥料管理
- 不同改良剂对黑土区大豆连作土壤养分平衡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 2024年
- 为明确不同碱性土壤改良剂对黑土区大豆连作障碍的缓解效果,于2023年设置6种不同施肥处理,即不施肥(CK)、常规施肥(CF)、磷肥减量+钙镁磷肥改良剂(CPK)、常规施肥+生物炭(CBK)、常规施肥+生石灰(CNK)及常规施肥+腐植酸肥料(CHK),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等指标。结果表明:与CK、CF处理相比,施用改良剂使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3.9%~6.9%,全氮含量增加17.0%~41.0%,速效钾含量增加13.9%~21.8%;大豆产量提升9.8%~32.1%,其中CBK处理下大豆产量提升幅度最大。改良后土壤细菌的优势菌门与改良前相同,但细菌的丰富度及多样性升高;与CK和CF处理相比,除CNK处理外的其他改良剂处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提高10.6%~16.6%。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值与土壤微生物Alpha多样性指数多呈正相关关系,土壤交换性酸含量则与Alpha多样性指数呈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效磷含量与Simpson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综上所述,施用改良剂能优化大豆连作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环境,同时提高大豆产量,常规施肥配施生物炭处理效果最佳。
- 孙义卓蔡姗姗陈雪丽王伟郭伟高中超刘媛媛刘慧莹孙海燕孙磊
- 关键词:连作大豆土壤酸化土壤养分细菌群落结构
- 长期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对设施栽培土壤养分平衡及产量可持续性的影响
- 张吉涛
- 基于养分平衡原理的温室番茄沼液替代氮肥适宜模式及评价被引量:2
- 2024年
- 为探索沼液替代氮肥的适宜模式,以番茄为供试材料,首先根据作物养分平衡原理确定试验种植番茄的施氮量为374.8 kg/hm^(2),并基于该施氮量开展沼液替代氮肥适宜模式试验和评价分析。试验设置纯沼液处理(CF1)、纯氮肥处理(CF2)、沼液替代50%(T1)、35%(T2)、25%(T3)、15%(T4)6个处理,分析沼液替代氮肥对番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对其农艺性状生长潜力及最大生长速率进行Logistic曲线分析,同时选取番茄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硝酸盐和含水量作为评价指标,运用TOPSIS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称交互熵多属性排序法和VIKOR法4种单一评价方法进行多属性决策评价,再采用均值法、模糊Borda法和Copeland法对4种单一评价结果进行组合评价,由此构建番茄品质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研究表明:T3处理番茄生长速率最大,呈现最优的番茄农艺性状;Logistic曲线的生长潜力及最大生长速率表现为T3>T4>T2>T1;T2处理产量最大(4.72 kg/株),T3次之(4.55 kg/株);随着沼液替代氮肥比例的增加,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现增长趋势,硝酸盐含量呈现下降趋势,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果实含水率呈现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趋势,T2处理为抛物线最大值;4种单一评价方法得到结果存在差异,3种组合评价法结果均得到T2处理(沼液替代35%氮肥)组合评价得分最高,尽管T3处理(沼液替代25%氮肥)时番茄的农艺性状(株高、茎粗及干物质累积质量)及最大生长速率表现最优,但T2处理(沼液替代35%氮肥)可获得最适宜的番茄果实产量、品质及评价结果。
- 郑健宿智鹏刘俊彦王燕
- 关键词:番茄沼液氮肥养分平衡组合评价
- 春结球甘蓝“绿峰二号”氮磷钾硼锰铁养分平衡分析
- 2024年
- 通过缺素试验和不同水平施肥量比较试验,研究结球甘蓝“绿峰二号”对氮、磷、钾、硼、锰和铁6种元素吸收利用特点,为结球甘蓝化肥减量增效和科学施肥提供依据。通过缺素试验发现在土壤中有较高的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时,再施磷肥或钾肥并不能提高结球甘蓝产量,反而会减产;施氮肥能提高结球甘蓝产量;从不同施肥水平来看,呈现出施肥越多结球甘蓝产量越高的特点,但增产幅度逐渐降低。结球甘蓝“绿峰二号”N、P、K养分吸收量比例平均为13.39∶8.00∶29.86,B、Mn、Fe养分吸收量比例平均为52.28∶83.36∶158.01。当目标产量70392 kg/hm^(2),N、P_(2)O_(5)、K_(2)O施入量达91.03、55.67、210.24 kg/hm^(2),B、Mn、Fe施入量达57.44、85.58、171.53 g/hm^(2)时,就可保持当季土壤中养分平衡。NPK肥农学效率分别为130.33、11.10、6.44 kg/kg。
- 王冬群成美玲章余
- 关键词:结球甘蓝施肥量养分平衡
相关作者
- 张福锁

- 作品数:1,232被引量:25,815H指数:87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玉米 小麦 土壤 冬小麦 氮肥
- 陈新平

- 作品数:204被引量:6,771H指数:41
- 供职机构:北京市土肥工作站
- 研究主题:冬小麦 氮肥 玉米 夏玉米 养分平衡
- 曹卫星

- 作品数:906被引量:10,975H指数:63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小麦 水稻 作物生长 作物 知识模型
- 张锡洲

- 作品数:210被引量:2,923H指数:31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水稻 土壤 设施土壤 地统计学 茶园土壤
- 黄绍文

- 作品数:143被引量:2,996H指数:32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土壤养分 钾 设施菜田 长期施钾 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