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7篇“ 共附生微生物“的相关文章
- 四株南海珊瑚共附生微生物代谢产物及生物活性评价
- 王梦芹
- 香港牡蛎共附生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香港牡蛎(Crassostreahongkongensis)是广东地区主要的牡蛎品种,近年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香港牡蛎共附生微生物与其宿主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本研究以池塘暂养环境和自然海区养殖环境的香港牡蛎和养殖水体为...
- 黄文静
- 关键词:共附生微生物优势类群环境治理
- 海水酸化对海月水母螅状体共附生微生物的影响
- 2023年
- 海洋酸化是海洋生物面临的重要威胁,研究海洋酸化对其共附生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对于理解宿主和微生物应对环境压力的适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海月水母(Aurelia coerulea)是我国灾害水母优势种,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研究以海月水母螅状体为研究对象,利用Biolog-ECO和宏基因组的方法,探讨了未来海洋酸化环境(pH 7.8和7.6)对其共附生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程度海水酸化环境中,海月水母螅状体的共附生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具有保守性。Biolog-ECO研究结果发现,海水酸化对海月水母螅状体共附生微生物群落的微生物代谢活性、多样性指数和碳源利用影响较小。宏基因组研究结果显示,海水酸化未影响海月水母螅状体共附生微生物的优势种和群落结构;柔膜菌门(Tenericute)、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海月水母螅状体共附生微生物群落的优势类群。此外,暴露于不同酸化条件下海月水母螅状体共附生微生物的功能无显著差异。因此,我们推测未来海洋酸化不会通过改变共附生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影响海月水母螅状体。
- 孙婷婷郝雯瑾徐鹏臻叶丽靖董志军
- 关键词:气候变化宏基因组群落结构代谢功能
- 深圳东部海域白化珊瑚共附生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分离鉴定研究
- 张国强
- 海绵动物共附生微生物对海洋柴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及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索海绵动物共附生微生物对海洋柴油污染的生物修复作用。方法以柴油降解率为指标从海绵中筛选降烃菌株,对降烃效果较好的3种菌株进行鉴定和复配,选出最佳降烃组合开展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并构建柴油污染模型验证生物修复效果。结果筛选降烃菌共38株,其中降烃效果最好的D1、D7、D8菌株分别鉴定为Halomonas aquamarina、Sphingopyxis terrae、Marinobacter aquaeolei;其降解率均在65%以上;3种菌株复配后优选最佳组合为D1-D7-D8;对降烃效果影响较大的3因素为初始pH值、柴油质量浓度和温度;对其响应面优化后得出最佳降解条件分别为7.41、32.79 g/L、30.65℃;按最优条件构建的模型实际降解率为84.17%,与预测值86.27%的吻合度较好。结论该研究可为海绵-降烃菌系共生体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为解决海水中柴油污染难以集中处理的问题开辟新途径。
- 侯亚楠刘书伟王燕张田田王阿文沈梦霞
- 关键词:柴油污染海绵动物响应面降解率
-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海绵共附生微生物分离及放线菌Streptomyces sp. P-10的抑菌、抑藻活性初步研究
- 海绵共附生微生物是海洋天然活性产物重要来源,因共附生微生物分离技术和培养条件的限制,菌种及天然产物资源开发应用进展缓慢。本研究通过微流控芯片对寻常海绵纲(Demospongiae)的4株海绵共附生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对具...
- 向玮
- 关键词:海绵共附生微生物微流控芯片活性化合物分离纯化
- 印度洋热液区贻贝共附生微生物多样性及群体感应细菌研究
- 深海热液区作为温度变化大、高毒、低氧的极端环境,生存着大量生物,包括贻贝Bathymodiolus marisindicus。有研究显示,其抗逆性与共附生微生物相关,但这些共附生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功能却少有研究,尽管有证据...
- 朱云谨
- 关键词:多样性
- 西南印度洋龙旂热液区神盾螺共附生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2022年
- 深海热液区的极端环境促使热液区生物形成了独特的生存机制,即与微生物的共附生关系。本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与西南印度洋龙旂热液区神盾螺(Gigantopelta aegis)共附生微生物的种类及功能。基于16S rRNA基因V3-V4区扩增子测序结果发现:①神盾螺共附生菌中99.99%都属于细菌域,丰度最高的是变形菌门γ-,ε-,和α-变形菌纲;②神盾螺个体Ga1和Ga3的共附生菌群落中以γ-变形菌为主,个体Ga2中以ε-变形菌为主,表明在同一热液区生活的不同个体间其共附生菌种类也存在较大差异;③宏转录组测序结果与扩增子测序结果基本一致,即神盾螺共附生细菌中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最高,同时发现了高丰度的硫代谢、氢代谢、甲烷代谢以及环境胁迫应答基因。神盾螺共附生微生物的研究将有助于探究深海热液喷口生物的生存和适应策略,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 牛圆圆何培青刘晨临
- 关键词:深海热液区共附生微生物
- 北部湾海洋植物及其共附生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22年
- 海洋植物及其共附生微生物是海洋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产生许多结构新颖、活性独特的次级代谢产物,承担多种生理生态功能。北部湾海洋植物物种资源丰富,据统计,海洋植物有3门43种。该文综述了从2002年起北部湾海洋植物及其共附生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从11种红树植物和7种共附生微生物中获得59个新化合物和35个已知活性化合物,从3种海草植物中获得3个新化合物和7个已知活性化合物,从6种海藻植物和1种共附生微生物中获得25个新化合物和8个已知活性化合物,主要涉及结构类型有萜类、生物碱、黄酮类、甾醇,多数具有良好的抗菌、抗氧化、抗肿瘤、抗炎、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北部湾海洋植物研究方向及后续的研究建议。该综述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北部湾海洋植物及其共附生微生物提供了参考。
- 高程海夏家朗梁考云刘永宏易湘茜
- 关键词:海洋植物海洋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生物活性
- 石磺海牛共附生微生物新菌鉴定及群感淬灭研究
- 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有所不同。半个多世纪以来,陆地已成为开发新种属微生物和各类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但受研究方法和筛选范围等条件所限,人们很难再寻得新种属以及具有特殊生化机能的微生物。相比而言,海洋...
- 杨鹏
- 关键词:酰基转移酶
相关作者
- 李志勇

- 作品数:293被引量:1,153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海绵 拷贝数 螺旋藻 试剂盒 葡萄酒
- 鲍时翔

- 作品数:282被引量:1,081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 研究主题:放线菌 根结线虫 菌株 马尾藻 发酵
- 朱天骄

- 作品数:195被引量:518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次级代谢产物 抗肿瘤 细胞增殖抑制 抗肿瘤活性 真菌
- 田晓清

- 作品数:69被引量:12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南极磷虾 次级代谢产物 星座 物种多样性 活性筛选
- 刘颖

- 作品数:186被引量:338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乳酸菌 降解 食品微生物学 促生长 细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