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99篇“ 免疫球蛋白样受体“的相关文章
血清前列腺素D2和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受体-1的表达对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及预后的意义
2025年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血清前列腺素D2(PGD2)、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受体-1(LAIR-1)的表达对疾病诊断及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大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2~8岁ARDS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选择同期同年龄段体检健康的94例儿童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血清PGD2、LAIR-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GD2、LAIR-1对儿童发生ADRS的诊断价值;随访患儿的预后状况,并将其分为生存组65例与死亡组15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生存组与死亡组的一般资料及血清PGD2、LAIR-1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DRS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血清PGD2、LAIR-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436、7.945,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GD2、LAIR-1单独及联合诊断儿童发生ARD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4、0.785、0.873,二者联合诊断优于PGD2、LAIR-1各自单独诊断效能(Z值分别为3.302、3.161,P<0.05)。生存组机械通气时间、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氧合指数(OI)及血清PGD2和LAIR-1水平与死亡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921、2.620、15.325、2.686、5.22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GD2(OR=2.335,95%CI:1.713~3.183)、LAIR-1(OR=2.562,95%CI:1.451~4.523)均是ARDS患儿28d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RDS患儿血清PGD2、LAIR-1水平均有升高,二者联合检测对儿童发生ARDS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与患儿的预后有关联。
黄金显方建锋石晴卢孝明陈倩茜谭郡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前列腺素D2预后
HIV-1感染者单核细胞亚群中人免疫球蛋白受体亚家族B成员2与免疫重建不良免疫表型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不同HIV-1感染者单核细胞亚群中人免疫球蛋白受体亚家族B成员2(leukocyte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subfamily B member 2,LILRB2)与免疫表面相关分子的共表达,分析LILRB2与HIV-1感染免疫重建不良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在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就诊的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慢性HIV-1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s,HCs组,n=22)、慢性HIV-1感染且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组(treatment-naïve patients,TNs组,n=22)、免疫重建良好组(immune responders,IRs组,n=22)和免疫重建不良组(immune non-responders,INRs组,n=22)。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经典型(CD14^(++)CD16-)、中间型(CD14^(++)CD16^(+))、非经典型(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中LILRB2的表达比例,及其与免疫分子CD80、CD86、CD163、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和PD-L1的共表达情况,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然后采用Dunn多重比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NRs组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LILRB2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IRs组(P<0.05)、TNs组(P<0.05)和HCs组(P<0.001)。TNs组CD14^(+)CD16^(++)单核细胞LILRB2和CD80的共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Cs组(P<0.001)、IRs组(P<0.01)和INRs组(P<0.001)。INRs组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LILRB2和CD86的共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Cs组(P=0.001)、TNs组(P<0.05)和IRs组(P<0.05)。各组CD14^(++)CD16^(+)单核细胞LILRB2和CD163的共表达差异最为显著,其中INRs组显著低于IRs组(P<0.01)和HCs组(P<0.01)。在CD14^(+)CD16^(++)单核细胞中,INRs组和TNs组的HLA-DR和LILRB2共表达情况相近,均显著高于HCs组(P<0.01,P<0.05)。结论LILRB2与HIV-1感染者的单核细胞异常活化有关,其在单核亚群中的表达变化与免疫重建不良的发生存在潜在关联。
白若靖代丽丽
关键词:HIV-1
白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B3 (LILRB3)的免疫学功能及人类恶性肿瘤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前,恶性肿瘤仍是全范围内人类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恶性肿瘤的发生进展与基因表达密切相关。因此,通过转录组学研究寻找恶性肿瘤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已成为癌症研究的热门领域。白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B家族成员3 (Leukocyte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subfamily B member 3, LILRB3)是LILR家族的一员,在免疫细胞中广泛表达,主要抑制免疫反应并介导耐受。LILRB3的异常表达与一系列病理学过程相关,包括感染和肿瘤进展过程中的免疫功能抑制,这表明LILRB3可能是免疫疗法的潜在候选靶点。本综述将概述这一广泛的免疫受体免疫学功能和肿瘤相关性,总结了其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白血病、结直肠癌、神经胶质瘤等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希望能够为靶向LILR治疗从癌症到自身免疫等多种疾病研究提供新的思路。Currently, malignant tumors remain one of the principal causes of mortality from human diseases globally. An increasing body of research has unveiled that the genesis and progression of malignant tumors are intimately associated with gene expression. Consequently, the quest for biomarkers related to malignant tumors through transcriptomic studies has emerged as a fervent area of cancer research. The Leukocyte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subfamily B member 3 (LILRB3), a constituent of the LILR family, is ubiquitously expressed in immune cells, primarily inhibiting immune responses and mediating tolerance. The aberrant expression of LILRB3 is linked with a spectrum of pathological processes, including the suppression of immune function during infections and tumor progression, suggesting LILRB3 as a potential target for immunotherapy. This review aims to encapsulate the immunological functions and tumor relevance of this expansive immune receptor, summarizing its research progress in malignancies such as acute myeloid leukemia, colorectal cancer, and glioma, in hopes of furnishing no
丛子翔牛志宏
关键词:恶性肿瘤免疫抑制靶向治疗
白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2中和性抗体
本发明涉及结合并中和在NK细胞、T细胞和/或其它免疫细胞中具有抑制活性的人ILT2蛋白的抑制活性的药剂。此类药剂可以用于治疗癌症或感染性疾病。
O·贝纳克 S·尚特克斯 I·普罗特 B·罗西 N·维奥
白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B3(LILRB3)通过激活PI3K/AKT/mTOR通路促进肾透明细胞癌进展的研究
丛子翔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基因检测专家共识被引量:3
2023年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KIR)基因家族具有复杂的遗传多态性,既有等位基因水平的多态性,同时还存在KIR单体型组成、基因拷贝数的差异性。为了规范KIR基因检测,中国输血协会人类组织抗原专业委员会与深圳市血液中心组织专家依据国内外文献和实践经验,制定了此专家共识,对KIR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质量控制、检测报告和应用等进行了阐述,旨在提高KIR基因检测的准确性。
中国输血协会人类组织抗原专业委员会深圳市血液中心邓志辉朱发明汤敏中王珏鲍晓晶
关键词: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家族多态性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及其配体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KIR)与其配体特异性人类白细胞抗原C(HLA-C)的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GD)的相关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纳入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山东省立医院就诊的118例无血缘关系的GD患者(GD组)以及同期108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人群(健康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方法(PCR-SSP)对其KIR基因型及其配体HLA-C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并分析KIR/HLA-C基因组合在GD患者及对照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探讨其与GD发生的关联。结果GD组中,男29例,女89例,年龄(38±14)岁;健康对照组中,男28名,女80名,年龄(37±13)岁。与健康对照组相比,GD组的HLA-Cw01出现的频率较高[36.4%(43/118)比18.5%(20/108),P=0.003],HLA-Cw03和HLA-Cw06出现的频率较低[11.9%(14/118)比39.8%(43/108),P<0.001;9.3%(11/118)比18.5%(20/108),P=0.045]。KIR2DL1/HLA-C2基因组合在GD组中的频率低于对照组[17.8%(21/118)比34.3%(37/108),P=0.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IR2DL1/HLA-C2基因组合是GD发生的保护因素(OR=0.308,95%CI:0.126~0.752,P=0.010)。结论KIR/HLA-C基因多态性与GD有关,KIR2DL1/HLA-C2在GD患者中低表达,可能是GD发生的保护因素。
李舒祺郭成王先升侯岩峰李建婷张海清
关键词:格雷夫斯病自然杀伤细胞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病例对照研究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基因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患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发生免疫重建不良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KIR)基因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HIV/AIDS)患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后发生免疫重建不良的关系。方法纳入2007年5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和马山县人民医院艾滋病门诊的接受ART≥1年的HIV/AIDS患者, 并分为免疫重建不良组和免疫重建良好组。使用序列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测定KIR基因型, 计算16个KIR基因型的基因型频率(PF), 统计学比较采用χ^(2)检验,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KIR基因与免疫重建不良的关系。结果共纳入HIV/AIDS患者102例, 其中免疫重建不良患者44例, 免疫重建良好患者58例。免疫重建不良组中KIR2DL5的PF为59.09%(26/44), 高于免疫重建良好组的36.21%(21/5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 P=0.022)。对混杂因素年龄和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校正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KIR2DL5与免疫重建不良具有相关性, KIR2DL5表达阳性可能是HIV/AIDS患者接受ART后免疫重建不良的危险因素[校正后的比值比(aOR)=2.431, 95%可信区间1.012~5.844, P=0.047]。结论 KIR2DL5表达阳性可能与HIV/AIDS患者ART后免疫重建不良有关。
梅馨尹劳晓洁吉磊徐贤丽张春兰卢炳阳陈茂伟
关键词: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受体KIR
川崎病患儿治疗前后抗体分泌细胞和免疫球蛋白受体水平的变化
2023年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B细胞亚群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ASC)、免疫球蛋白受体(LILR)表达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急性期KD患儿32例为观察组及体检健康儿童19例为对照组。其中11例KD患儿(类固醇组)Egami评分>3分,预测可能存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无反应,采用类固醇药物治疗,其余21例患儿(IVIG组)均给予IVIG治疗,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CD19^(+)B细胞群中ASC、白细胞LILR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KD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水平、B细胞亚群中AS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VIG组及类固醇组患儿治疗后PBMC水平、PBMC中CD4^(+) T细胞、CD8^(+)T细胞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ASC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类固醇组ASC占比低于IVIG组(P<0.05)。流式细胞术检查显示,4种抑制性LILR亚型在单核细胞上表达,LILRB1在每个B细胞亚群上表达,而LILRB2或LILRB3在B细胞亚群上的表达在急性期和治疗后均较少;LILRB4在ASC上呈现唯一表达,其急性期水平低于单核细胞;观察组ASC的LILRB1、LILRB4水平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KD患儿急性期ASC呈升高趋势且富含LILRB4表达,治疗结果不受类固醇给药影响。ASC可能在KD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秦彦文一州刘青左文旻
关键词:川崎病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细胞
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受体1在糖尿病中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
2023年
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受体1(LAIR-1)是一种免疫抑制受体,介导了免疫抑制,可以通过调节炎症反应来影响多种代谢性及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糖尿病是导致胰岛素产生缺陷的最常见的疾病形式。现在公认的是炎症反应是对高血糖水平免疫反应的结果,这种低度的慢性炎症损害了胰腺的β细胞,并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导致高血糖。在这篇综述中,我们重点讲述了糖尿病发生机制、炎症引起胰岛素抵抗导致糖尿病以及LAIR-1免疫激活后开启下游抑制信号通路调节炎症反应。
杨玲瑜金勇君
关键词:2型糖尿病炎症胰岛素抵抗

相关作者

赵跃然
作品数:172被引量:619H指数:1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大肠杆菌 基因 基因克隆 多囊卵巢综合征
邓志辉
作品数:213被引量:695H指数:13
供职机构:深圳市血液中心
研究主题:人类白细胞抗原 等位基因 测序分型 HLA 遗传多态性
王珏
作品数:78被引量:15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输血研究所
研究主题:多态性研究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KIR基因 汉族人群 基因频率
焦玉莲
作品数:67被引量:144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基因 大肠杆菌 基因克隆 真核表达
鲍晓晶
作品数:85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造血干细胞移植 KIR 人类白细胞抗原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H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