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9篇“ 催化亚单位“的相关文章
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单位β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单位β(PIK3CB)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153例结直肠癌患者,取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IK3CB蛋白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特征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PIK3C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PIK3CB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5.1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化程度为低中分化、TNM分期为Ⅲ期、有淋巴转移、有远处转移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PIK3CB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分化程度为高分化、TNM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随访结束,153例结直肠癌患者中,预后不良41例,预后良好112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为Ⅲ期、淋巴结转移及PIK3CB阳性表达均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PIK3CB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高,且PIK3CB阳性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雒红涛赫鹏熊万成李秀庚岳中屹
关键词:结直肠癌预后
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p110催化单位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022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p110催化单位(PIK3CA)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两院收治的78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42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微滴式数字技术检查两组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中PIK3CA基因突变情况,统计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中PIK3CA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78例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中PIK3CA基因突变率为29.49%(23/78);有PIK3CA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细胞增殖抗原(Ki-67)指数构成比与未突变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3年生存情况显示,PIK3CA基因突变患者生存率为56.52%(13/23),明显低于未突变患者的83.02%(44/53),且二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分期Ⅲ~Ⅳ期、低分化、Ki-67指数≥20%均与乳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中PIK3CA基因突变有关,PIK3CA基因突变在乳腺癌预后中具有重要价值。
王巧鸽闫丰娜
关键词:基因
一种DNA依赖蛋白激酶的催化单位的单克隆抗体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DNA依赖蛋白激酶的催化单位(catalytic sunbunit of the D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DNA‑PKcs)的单克隆抗体、分泌该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以...
聂子梅邱俊康张泰川蒋洪娇
miRNA-375靶向磷脂酰肌醇激酶-3催化单位α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miRNA-375靶向磷脂酰肌醇激酶-3催化单位α(PIK3CA)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选取宫颈癌细胞系Si Ha,分别转染mi RNA-375模拟基因、mi RNA-375抑制剂、对照模拟基因及对照抑制剂,采用RT-PCR法检测mi RNA-375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IK3CA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 RNA-375与PIK3CA的靶向关系。结果转染miRNA-375模拟基因后miRNA-375表达上调,PIK3CA蛋白表达降低(P<0.05);转染miRNA-375抑制剂后miRNA-375表达降低,PIK3CA蛋白表达增强(P<0.05)。转染miRNA-375模拟基因后SiHa细胞增殖活性、迁移能力降低(P<0.05);转染miRNA-375抑制剂后SiHa细胞增殖活性、迁移能力增强(P <0.05)。miRNA靶基因预测软件检测结果显示,miRNA-375能作用于PIK3CA 3'-UTR。与转染对照模拟基因比较,共转染miRNA-375模拟基因与PIK3CA-WT可使SiHa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 <0.05)。结论 miRNA-375可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及迁移,其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PIK3CA有关。
秦海霞李少平张全华王世进吴向晖
关键词:宫颈癌增殖迁移
人类的端粒酶催化单位
本发明提供了与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hTRT),人类端粒酶的催化蛋白质单位相关的组合物和方法。本发明的聚核苷酸和多肽可用于人类疾病的诊断、预测和治疗,用于改变细胞和生物体的增殖能力,和用于鉴定和筛选用于治疗疾病例如癌症的...
托马斯·R·切赫约阿希姆·林纳托鲁·纳卡穆拉卡伦·B·查普曼格雷格·B·莫林卡尔文·B·哈利威廉·H·安德鲁斯
靶向端粒酶催化单位基因hEST2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靶向端粒酶催化单位基因hEST2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 用.方法:从Genehank中钓取人端粒酶催化单位基因hEST2的mRNA序列,通过计算机模建二级结构 辅助设计并合成硫化修饰反义寡核苷...
杨波脱朝伟张宁刘秋珍王明耀
关键词: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反义寡核苷酸原发性肝细胞癌裸小鼠疾病模型
一种DNA依赖蛋白激酶的催化单位的单克隆抗体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DNA依赖蛋白激酶的催化单位(catalytic sunbunit of the D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DNA‑PKcs)的单克隆抗体、分泌该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以...
聂子梅邱俊康张泰川蒋洪娇
肺鳞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单位α基因突变分析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7
2016年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约80%-85%的肺癌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主要为鳞癌和腺癌两种型。40%~80%的NSCLC过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ceptor,EGFR),其激活酪氨酸激酶,使肿瘤细胞增殖分裂并永生化。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治疗的发展,
李亚楠周云芝马洁王洪武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人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催化单位基因的一个新转录调控区的实验研究
2016年
目的 研究人γ-GCS催化单位(GCLC)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810--769 bp调控区的功能及转录调控元件.方法 克隆人GCLC基因调控区片段,构建野生型质粒.缺失突变-770--766间的GATAAG核苷酸及定点突变-765,-764的GC为TA,-755,-754的GG为TA,构建突变型表达质粒.通过质粒转染表达方法研究转录调控功能,EMSA+super-shift方法鉴定GCLC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810--769 bp的转录调控元件.结果 人GCLC基因始位点上游-810--769 bp为正性调控区,这一区间有NF-κB、AP-2转录调控元件,转录因子AP-2能抑制转录因子NF-κB对人GCLC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790--766 DNA序列的结合.结论 人GCLC基因转录调控区转录起始位点上游-810--769 bp为新发现的正性调控区,其内存在NF-κB、AP-2调控元件.
邹国明冉丕鑫李冰
关键词:转录因子质粒
端粒酶催化单位基因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2015年
目的利用端粒酶催化单位基因(h TERT)异位表达建立永生化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MSCs)系。方法使用含有h TERT的重组质粒载体转染人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新霉素G418筛选,连续传代培养,通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及PCR技术等方法对细胞系进行鉴定。结果转染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本保持了原代细胞的表型特征、形态均一、多为梭形,呈漩涡状或放射状排列,有特征性表型。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有h TERT的表达。结论成功地构建了h TERT永生化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为其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刘新生许予明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永生化

相关作者

房殿春
作品数:916被引量:4,107H指数:27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胃肿瘤 胃癌 幽门螺杆菌 BARRETT食管 端粒酶
王艳萍
作品数:117被引量:749H指数:1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L9981 肺癌 NM23-H 肺肿瘤 NM23-H1基因
王国安
作品数:31被引量:200H指数:7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细胞凋亡 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端粒酶 慢传输型便秘 胃癌
刘海峰
作品数:379被引量:1,438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
研究主题:细胞凋亡 胃肿瘤 胃癌 高分辨率 显微内镜
邢新
作品数:549被引量:2,212H指数:22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瘢痕疙瘩 局部皮瓣 成纤维细胞 皮瓣 缺损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