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02篇“ 储藏稳定性“的相关文章
呋虫胺及其代谢物和唑虫酰胺在茶叶中的低温储藏稳定性
2025年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茶叶中呋虫胺及其代谢物1-甲基-3-[(3-四氢呋喃)甲基]二氢胍盐(DN)、1-甲基-3-[(3-四氢呋喃)甲基]脲(UF)和唑虫酰胺残留量,并研究其低温储藏稳定性。[方法]样品经改进后的QuEChERS方法提取净化,采用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洗脱,电喷雾(ESI)、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扫描,基质配标外标法定量,分别研究样品储藏、模拟运输、提取液中的残留量变化。[结果]在0.05、1.0、20、50 mg/kg添加水平下,呋虫胺及其代谢物和唑虫酰胺在茶叶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4%~102%,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1%~7%,定量限为0.05 mg/kg。在<-18℃储藏条件、<4℃模拟运输、20℃提取液存放过程中,目标化合物降解率均低于30%。[结论]方法精确度满足残留检测要求,可同时分析茶叶中呋虫胺及其代谢物和唑虫酰胺的残留量,在<-18℃储藏条件下,目标化合物的储藏稳定期为199 d,低于4℃在72 h内运输是稳定的,提取液在49 h内完成检测可保证数据准确性。
王彬李春勇吕莹秦曙
关键词:呋虫胺代谢物茶叶储藏稳定性
不同复配油对方便面含油率及储藏稳定性影响
2025年
为研究不同脂肪酸组成对油炸方便面含油率及储藏稳定性的影响,采用低芥酸菜籽油与棕榈油按质量比0∶100、30∶70、50∶50、70∶30、100∶0混合均匀,并制得方便面样品(PO、L30、L50、L70、LO),测定其含油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其微观结构,并分析样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以PO为对照,将样品置于不同温度(30、45、60℃)下进行加速储藏试验,测定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低芥酸菜籽油占比的增加,方便面的含油率先上升后下降,5种样品的微观结构间差异明显,且挥发性风味物质各有不同。此外,储藏期间酸价和过氧化值均随时间的延长而上升,且上升趋势与储藏温度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陈菊郑成荣张顶武刘翀洪静郑学玲
关键词:油炸方便面脂肪酸组成含油率储藏稳定性
一种提高杂粮储藏稳定性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杂粮储藏稳定性的加工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步骤如下:将杂粮原料脱壳后于蛋白酶溶液中浸泡,进行脂肪酶初次灭活,然后去除酶溶液并进行干燥,控制原料含水量,最后对杂粮进行射频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脂肪酶的...
王小三李雨琪顾嘉玲李宗润刘知勉包维佳黄健花
类肠膜魏斯氏菌MbWp142冻干菌粉工艺优化及储藏稳定性研究
2025年
试验旨在优化类肠膜魏斯氏菌MbWp142冻干菌粉工艺,研究其储藏稳定性。试验确定了MbWp142最佳离心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冻干保护剂配方,进一步提高冻干菌粉的存活率,探究冻干菌粉储藏稳定性。结果显示:MbWp142的最佳离心条件为8 000 r/min离心30 min;冻干保护剂配方为葡萄糖添加量6%、细菌学蛋白胨添加量4%、脱脂乳粉添加量3%的条件下,冻干菌粉存活率高达96.67%,比未加冻干保护剂的菌粉存活率提高了79.12%,且菌粉能够在-20℃下储藏28 d以上。研究表明,试验所用工艺明显提升了MbWp142冻干菌粉活力,可为制备饲用微生态制剂提供参考。
黄芳吴佳敏陈锶洪真真范铮黄娟黄燕燕
关键词:冻干保护剂
益生菌储藏稳定性研究进展
2024年
益生菌对人体具有多种健康功效,如调节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力等,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等行业。对益生菌来说,保持足够的数量及活性以到达作用位点是其发挥益生作用的前提。因此,保证益生菌制品的储藏稳定性至关重要。益生菌制品在储藏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如温度、氧气、光照等)影响,导致菌株发生损伤,影响储藏稳定性,因此,如何提高益生菌制品的储藏稳定性一直是一个难点,也是研究的热点。文章系统性总结了益生菌储藏稳定性的评价方法,探究了益生菌储藏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最终归纳总结出了提高益生菌储藏稳定性的策略,以期为益生菌的高活性储藏提供参考。
丁同仁宋馨夏永军艾连中王光强
关键词:益生菌储藏稳定性冷冻干燥
包装方式等对大米储藏品质及储藏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大米是国内各地应急部门必须考虑的储备物资之一。为探讨包装方式对大米储藏品质及储藏稳定性的影响,以“南粳46”大米为实验对象,设置3种包装方式(密封、真空和气调包装),5种储藏温度(4、15、25、35、45℃)和储藏期为300 d,分析不同包装和储藏温度下成品大米理化品质随储藏时间的变化规律,运用化学动力学模型研究脂肪酸值增加规律,并使用Arrhenius方程的活化能参数评估不同包装大米的储藏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大米储藏过程中,各项理化指标在储藏过程中均有明显变化,且储藏温度和时间对几乎所有指标有显著的影响(P<0.05),包装方式对部分指标如外观明度有显著性影响(P<0.05)。脂肪酸值变化符合零级和一级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的成品大米脂肪酸变化活化能均小于稻谷和糙米,揭示了加工大米相对较差的储藏稳定性。此外,利用不同储藏时间段内的活化能评估大米储藏稳定性,发现在较短储藏时段内,气调和真空包装比普通密封包装效果好,然而随着时段延长,这种优势逐渐减小。对于长期储藏,3种包装方式的储藏效果差异不明显。因此,对于包装大米来说,在短期储存时间内,气调、真空包装优于密封包装;然而,在长期储存条件下,3种包装的储藏效果差异很小。
邵小龙董玉王潇
关键词:品质劣变包装材料动力学模型
不同加工方式的南瓜籽油的储藏稳定性研究
2024年
为探究南瓜籽油的储藏稳定性,对比冷榨(cold pressing,CP)、微波预处理-压榨(microwave pretreatmentpressing,MP)、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3种加工方式制得的南瓜籽油在储藏过程中理化性质、油脂伴随物含量和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室温储藏90 d,SFE南瓜籽油酸价、CP南瓜籽油过氧化值变化最大,分别提高了91.64%和171.74%,p-茴香胺值变化不大;MP南瓜籽油总酚、CP南瓜籽油总甾醇和生育酚损失率最大。MP南瓜籽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均下降最多。加速氧化储藏28 d,CP南瓜籽油酸价、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的增幅最显著,MP南瓜籽油的总酚损失大,3种工艺南瓜籽油甾醇减少的比例相差不大。CP南瓜籽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最多,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下降了38.48%和50.67%。加速氧化过程中SFE南瓜籽油的稳定性优于CP和MP南瓜籽油。
钟秋孔凡周力洪坤强雷芬芬何东平
关键词:南瓜籽油储藏稳定性微波预处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草莓中依维菌素和乙螨唑残留及储藏稳定性研究
2024年
目的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草莓中依维菌素和乙螨唑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探究了依维菌素和乙螨唑在草莓中的储藏稳定性和残留消解情况。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盐析分层,多碳纳米管净化稀释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采集数据,基质外标法定量。结果2种农药在0.0002~0.050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0);在4个不同浓度加标水平下,草莓中依维菌素和乙螨唑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103%和86%~101%,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7%~10.0%和1.1%~4.7%,方法的定量限为0.010mg/kg。储藏稳定性试验表明在-18℃冷冻条件下草莓中依维菌素和乙螨唑储藏稳定期至少为187d;残留消解试验显示.乙螨唑半衰期为6.4~8.7d。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草莓中2种药物的同时检测。在-18℃冷冻条件下草莓中依维菌素和乙螨唑储藏稳定期至少为187d,残留消解半衰期表明2种农药均属于易降解农药。
吕燕付岩凌淑萍王全胜张亮吴银良
关键词:草莓依维菌素储藏稳定性消解
草莓中依维菌素和乙螨唑的残留消解及储藏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草莓中依维菌素和乙螨唑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探究了依维菌素和乙螨唑在草莓中的储藏稳定性和残留消解情况。样品经乙腈提取,盐析分层,多壁碳纳米管净化稀释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以多反应监测方式采集数据,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两种农药在0.0002~0.05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0);在4个不同浓度加标水平下,草莓中依维菌素和乙螨唑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103%和86%~10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7%~10.0%和1.1%~4.7%,方法的定量限为0.010 mg/kg。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草莓中依维菌素和乙螨唑两种药物的同时检测。残留消解试验结果显示,乙螨唑半衰期为6.4~8.7 d。储藏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18℃冷冻条件下草莓中依维菌素和乙螨唑储藏稳定期至少为187 d。
吕燕付岩凌淑萍王全胜张亮吴银良
关键词:草莓依维菌素储藏稳定性残留消解
芝麻花生混合压榨调和油储藏稳定性的研究
2024年
旨在为提高油脂储藏稳定性提供参考,以花生油为原料,通过Schaal烘箱法,在考察芝麻素对花生油储藏稳定性影响的基础上,考察调和油2种制备方式(植物油直接混合、原料混合再压榨)对芝麻花生调和油储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芝麻素可降低花生油储藏期间的酸值、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共轭二烯值、共轭三烯值、巴比妥酸值,延长氧化诱导时间;将芝麻与花生混合后再压榨制备的调和油的储藏稳定性优于芝麻油与花生油直接混合制备的调和油的。综上,芝麻油可提高花生油的储藏稳定性,且混合压榨法可作为制备调和油的一种更好选择。
张天宇陈科名王澍何东平何东平周力
关键词:芝麻花生储藏稳定性芝麻素

相关作者

李薇
作品数:80被引量:30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农药残留 土壤 甲胺磷 风险评估 生物活性
赵谋明
作品数:1,250被引量:7,487H指数:38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酶解 酱油 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 稳定性
崔海信
作品数:154被引量:534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研究主题:农药 缓释性能 纳米 叶面 细乳液
刘振民
作品数:1,520被引量:764H指数:13
供职机构: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原料乳 发酵乳 干酪 奶酪 稀奶油
张传智
作品数:65被引量:164H指数:7
供职机构:吉林工商学院
研究主题:紫苏 混菌发酵 双螺杆挤出 面包 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