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9 篇“ 倒木 “的相关文章
茂兰喀斯特森林倒 木 呼吸特征及呼吸速率模型构建 2025年 倒 木 是森林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呼吸释放的CO_(2)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动态密闭气室分析法(EGM-4便携式环境气体检测系统连接自制腔室)对贵州茂兰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分别处于轻度、中度和重度腐烂等级的狭叶润楠(Machilus rehderi)、细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gracilis)、化香(Platycarya strobilacea)和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4种常见树种倒 木 呼吸进行日、季节动态监测,分析时间、树种、腐烂程度、倒 木 温度和倒 木 基质特性对倒 木 呼吸速率的影响,提取影响倒 木 呼吸速率的关键性影响因子,并以单木 作为随机效应构建倒 木 呼吸速率与各影响因子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结果表明:1)喀斯特森林不同树种倒 木 呼吸的年变化均表现出一致的单峰曲线模式,最大值出现在夏季(平均1.14 g CO_(2)m^(-2)h^(-2)),最小值出现在冬季(平均0.13 g CO_(2)m^(-2)h^(-2))。2)倒 木 呼吸速率受到季节因素的显著影响(P<0.001),且季节、树种、腐烂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P<0.01)。倒 木 呼吸速率与倒 木 温度、倒 木 初始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倒 木 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3)考虑单木 水平随机效应的混合模型拟合精度(R^(2)=0.90,AIC=125.241,BIC=146.082)优于扩展模型(R^(2)=0.83,AIC=139.062,BIC=152.881)和基础线性模型(R^(2)=0.73,AIC=151.660,BIC=159.476)。本研究揭示了倒 木 呼吸速率的年动态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强调了腐烂程度和环境因素对倒 木 CO_(2)释放的重要作用。这些结果为喀斯特森林碳循环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森林碳模型的改进提供了数据支持。 赵祖燕 王科 戚玉娇关键词:喀斯特森林 倒木 呼吸速率 线性混合模型 沿海防护林倒 木 分解及对环境的影响机制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是我国重要沿海防护林树种之一,在防风固沙等生态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面临沿海强风、盐碱性和低磷土壤等恶劣环境也面临多重威胁,其中因自然灾害损害、树木 老化等出现大量湿地松倒 ... 金学伟关键词:湿地松 倒木 土壤理化性质 酶活性 南盘江流域次生林中枯倒 木 的数量和结构特征 被引量:2 2024年 枯倒 木 是森林演替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形成原因和分解过程已有不少研究,但很少涉及数量和结构。本研究在中国西南地区南盘江流域的松栎混交林中建立3块面积分别为80 m×80 m、100 m×60 m和80 m×70 m的固定样地,依据现存状况将枯倒 木 分为DCs-Ⅰ、DCs-Ⅱ、DCs-Ⅲ、DCs-Ⅳ和DCs-Ⅴ5个分解等级,统计了每个分解等级的物种丰富度、株数和蓄积,并用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uniform angle index,W;混交度,mingling,M;大小比数,domi-nance,U)分析它们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乔木 的丰富度高,但株数少,对蓄积量的贡献大。灌木 的丰富度低,但株数多,对蓄积量的贡献少;随着分解等级的增加,枯倒 木 的株数和蓄积呈增加或先增后减的趋势。种间的分解状况差异很大;枯倒 木 以中小径阶个体为主,大径阶个体较少;枯倒 木 的大小分化均衡(U=0.49~0.50),整体处于中低度混交(M=0.38~0.62)和轻微聚集(W=0.55~0.58)状态;随着分解等级的增加,枯倒 木 大小分化加剧。这些结果展示了南盘江流域次生林中枯倒 木 的组分、数量和空间结构特征,并暗示其分解程度与树种、个体大小以及空间属性相关,为粗木 质残体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李杰 李远发 韦丽婷 刘通关键词:枯倒木 空间结构 次生林 粗木质残体 倒 木 分解对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2024年 为研究倒 木 分解对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揭示倒 木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以倒 木 下土壤和对照样地(无倒 木 )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分析倒 木 分解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树种和不同土壤深度的倒 木 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碳氮比、碳磷比和氮磷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②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不同树种倒 木 下和对照样地的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均呈现下降趋势。在各层土壤中,不同树种倒 木 下土壤化学计量特征与对照样地土壤化学计量特征之间存在差异。③倒 木 下土壤有机碳、全氮、碳氮比、碳磷比、氮磷比之间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在对照样地土壤中,土壤有机碳、全氮和氮磷比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徐晨展关键词:倒木 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 秦岭火地塘林区主要森林类型的倒 木 分解特征研究 倒 木 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倒 木 的分解也是森林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重要过程,在维持物种多样性、森林更新、碳储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气候、环境、分解者均会对倒 木 的腐烂过程造成影响。本文以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林... 张雯君关键词:倒木 理化性质 酶活性 偏最小二乘法 长苞铁杉林倒 木 不同结构组分难降解物含量的分解程度差异 2024年 [目的]探究倒 木 不同结构组分难降解物含量的分解程度差异,为长苞铁杉林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福建省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长苞铁杉林倒 木 为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法,在4种林分类型(长苞铁杉纯林、长苞铁杉+阔叶树混交林、长苞铁杉+猴头杜鹃混交林、长苞铁杉+毛竹混交林)中,探究倒 木 不同结构组分(树皮、边材、心材)的难降解物含量在分解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1)在倒 木 分解过程中,纤维素、总酚和缩合单宁含量降低,木 质素含量升高;倒 木 缩合单宁含量除了在长苞铁杉+阔叶树混交林中随腐烂等级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外,在其它3种林分类型中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2)从第Ⅰ腐烂等级到第Ⅴ腐烂等级,长苞铁杉倒 木 的难降解物质含量变化均为显著,其中树皮、边材和心材的纤维素含量分别下降100.08 g·kg^(-1)(20.6%)、73.79 g·kg^(-1)(15.0%)和89.87 g·kg^(-1)(17.5%);木 质素含量分别升高42.53 g·kg^(-1)(37.7%)、36.71 g·kg^(-1)(37.9%)和22.25 g·kg^(-1)(22.0%);缩合单宁含量分别下降34.45 g·kg^(-1)(47.4%)、11.02 g·kg^(-1)(23.5%)和16.83 g·kg^(-1)(44.0%);总酚含量分别下降4.87 g·kg^(-1)(57.6%)、1.78 g·kg^(-1)(32.0%)和2.06 g·kg^(-1)(41.7%)。[结论]长苞铁杉林倒 木 分解中难降解物含量除了与其自身C、N、P含量有关外,还受到林分类型及其结构组分与林分类型交互作用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为指导长苞铁杉林分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 邹向飞 黎棕仁 肖石红 何东进 游巍斌关键词:长苞铁杉林 倒木 林分类型 西天山雪岭云杉不同腐解等级倒 木 的更新幼苗数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024年 为探究雪岭云杉(Pinus schrenkiana)更新幼苗数量在不同腐解等级倒 木 上的差异性以及影响不同腐解等级的倒 木 上更新幼苗数量具体因素,研究了不同腐解等级倒 木 上雪岭云杉幼苗数量和高度级组成与倒 木 含水量、倒 木 表面积、坡向、坡度及海拔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腐朽等级倒 木 上幼苗的出现概率不同,但随着倒 木 腐解等级的增加,幼苗的存活率也越大。不同腐解等级倒 木 幼苗高度级结构均为明显的增长型特征,以高度(h)为0倒木 含水量对Ⅰ级和Ⅱ级腐解倒 木 上幼苗数量有显著影响(P<0.05),倒 木 表面积对Ⅱ级、Ⅲ级和Ⅳ级倒 木 上的幼苗数量有显著影响(P<0.01),坡度及海拔对各腐解等级倒 木 上更新幼苗的数量影响均不显著(P>0.05)。进一步对不同高度级幼苗数量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含水量对Ⅱ级腐解的倒 木 上的A1(0倒木 表面积对Ⅱ级和Ⅲ级腐解的倒 木 上A1高度级幼苗的数量有显著影响(P<0.05);在Ⅳ级腐解的倒 木 上,这些因素对不同高度级幼苗数量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倒 木 表面积和倒 木 所处坡向对倒 木 上死亡幼苗的数量有显著影响。低等级腐解倒 木 上含水量是影响更新幼苗数量的主要因素,对高等级倒 木 而言则是表面积,相比之下,高度越低的幼苗,越容易受到影响。 贺炯坤 许贞魏 施如康 韩大勇关键词:雪岭云杉 倒木 幼苗 吉中倒 木 河中侏罗世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其构造环境 2024年 为探讨吉中地区在中侏罗世的岩浆活动和构造背景,笔者选取倒 木 河闪长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锆石U--Pb测年、全岩主微量分析对其成岩时代、地球化学组成、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进行研究。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倒 木 河闪长岩成岩年龄为174.5 Ma,表明该岩体侵位结晶于中侏罗世。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岩石具有低硅、高铝以及相对富钠等特征,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Rb、K、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HFSE)。Nb/Ta、La/Nb和Th/Nb比值显示闪长岩体岩浆具有壳幔混源的特点,可能与来自俯冲板片的流体交代作用有关。结合地球化学特征和前人研究资料,认为倒 木 河闪长岩应该形成于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相关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邰彦德 刘大玮 潘忠翠 刘哲 曹钟元 张勇 孙凌云关键词:岩石成因 构造环境 川西亚高山森林林窗位置和木 生植物对岷江冷杉倒 木 腐解的影响 倒 木 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在碳和养分循环、土壤有机质形成、生物多样性保育、森林更新和生产力维持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倒 木 分解和腐殖化过程是长期的生态学过程,与基质质量、气候环境和分解者活动密切相关。倒 木 的形成伴随着林... 王壮关键词:粗木质残体 寒温带针叶林优势树种倒 木 分解真菌群落多样性及功能差异 2023年 为了揭示寒温带针叶林不同树种倒 木 分解中真菌群落的分布格局,探讨影响倒 木 真菌群落分布的养分驱动因子。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R语言等分析方法对微生物多样性数据进行信息挖掘,解析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Rupr.)Kuzen)、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倒 木 分解初期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及功能差异。研究发现,寒温带针叶林中白桦、樟子松倒 木 优势菌群为Basidiomycota(担子菌门)、Trichaptum(附毛菌属),兴安落叶松倒 木 优势菌群为Ascomycota(子囊菌门)、Acidea菌属。多样性分析表明,不同树种倒 木 真菌群落的Alpha多样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兴安落叶松、白桦、樟子松,树种的差异极显著的改变了操作分类单元(OTU)、属水平上倒 木 真菌群落的Beta多样性。菌群生态分析表明,腐生型是3种倒 木 上优势真菌的主要生态类型,木 质腐生为白桦、樟子松倒 木 上真菌的主要生活方式,土壤腐生为兴安落叶松真菌类群的主要生活方式。养分关联分析表明,pH、全碳(TC)、全氮(TN)、碳氮比(C/N)、半纤维素、木 质素等养分指标在3种倒 木 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含水率(MC)、TC、TN、纤维素、半纤维素是影响倒 木 优势真菌群落分布的主要养分因素。不同树种对倒 木 真菌群落的富集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带来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变化对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潘虹 崔福星 杨立宾 魏丹 付晓宇 朱道光关键词:倒木 真菌群落
相关作者
何东进 作品数:264 被引量:2,674 H指数:28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研究主题: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生态系统 滨海湿地 天然林 毛竹 游巍斌 作品数:124 被引量:887 H指数:16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 研究主题: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滨海湿地 互花米草 长苞铁杉林 长苞铁杉 肖石红 作品数:33 被引量:284 H指数:12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研究主题:长苞铁杉 长苞铁杉林 倒木 滨海湿地 互花米草 游惠明 作品数:69 被引量:459 H指数:14 供职机构:福建省森林培育与林产品加工利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长苞铁杉林 红壤侵蚀区 长苞铁杉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倒木 袁杰 作品数:22 被引量:110 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倒木 秦岭火地塘林区 粗木质残体 储量 秦岭火地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