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3篇“ 修辞行为“的相关文章
修辞行为要素在幽默语言生成机制中的应用——以《喜剧之王单口季》为例
2025年
脱口秀作为一种以吐槽和调侃等方式,其能深刻反映当下生存状态和社会现象的语言表演形式深受年轻群体喜爱。演员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技巧对语言进行精心构思,将自身对于社会热点话题的认识呈现给观众,从而传递出当代社会年轻人的价值观。脱口秀表演的核心在于演员对各种语言技巧的运用,这使得脱口秀成为研究语言修辞的范本。本文主要探讨修辞行为要素对于语言表达效果的重要影响,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张耀文
关键词:脱口秀语言幽默
谢惠连五言诗修辞行为分析
2024年
谢惠连是南朝刘宋时期颇为著名的诗人,才华出众,与其族兄谢灵运并称“大小谢”,今存其完整的五言诗二十首。谢惠连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极强,可以灵活巧妙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诗歌的语言艺术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高新宇
关键词:谢惠连五言诗修辞行为
图像的谎言:符号交际视阈下的视觉修辞行为被引量:9
2020年
视觉修辞起源于符号系统、传者构图和受者观看三种不同的学术视角。这三种视角都局限于单向中心论,而忽视了将主体间的社会维度、交流维度和对话维度纳入考察的视野。从主体间性视角看,图像交际具有两种修辞观:一种认为图像有助于主体间彼此认同,一种认为图像只是编码者劝服解码者的修辞工具。作为一种劝服手段,图像谎言大量运用了框架、视角和表征等多种空间认知因素,利用"有图有真相"的心理预设,借助互联网交叉套叠的传播链条,让无数"网络-节点"的解码者点击、转发与评论,从而重塑了编码者的符号权力。由此,各种海量、粗糙、碎片化的图片谣言、谎言和极端情绪交杂呼应,最终形成了"众生喧哗"的后真相"读图时代"。
甘莅豪
关键词:视觉修辞
舶来品的汉语音译修辞行为及其心理
2019年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事物名称与其语言表现形态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舶来品只是来自外国的商品,其本国制造商根据本民族语言所给予它的名称只是一种为了称说方便的符号或曰标记,本身没有好与不好,合理与不合理的问题。同样,舶来品进入中国,用汉语给它一个名称,只要根据舶来品的外语读音,找一个或几个读音与之相近的汉字跟它对应,让中国消费者可以称说就可以了。但是,事实上中国人对于舶来品(特别是商品)的名称是从不轻忽的,总是千方百计,挖空心思,在文字上苦心经营,从而使对译的汉字组合起来成文有义,而且还要带有特定的寓意,附加特有的汉文化色彩。这种现象的产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迎合中国人趋吉向利的民族心理,二是展示其推崇优雅的文化心理。
吴礼权
关键词:舶来品汉语音译修辞行为心理
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贝蒂的修辞行为修辞心理解码
2018年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是一部描述女性独立意识觉醒的电影,2003年上映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该片成功地重现了1950年美国女子学院的尊贵与典雅,并成功塑造了六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本文从社会心理修辞学的角度出发,重点解析女主角贝蒂的修辞行为以及修辞心理,从而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的主题和文化内涵。
陶隐宁
关键词:《蒙娜丽莎的微笑》电影对白修辞行为
1950年代诗集序跋的言者身份与修辞行为关系探微——以“建国十周年诗选集”为考察中心
2017年
1949-1966年中国诗坛出版了大量的诗歌选集,这些选集的序跋含纳着丰富的诗歌理念与诗美风尚的嬗变信息,也尘封着许多耐人寻味的诗坛往事和诗人隐秘的心路历程。在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建国十周年诗选集"的序跋中,编选者具有鲜明的双重言说身份,显在的身份为文化官员、"自否者"和受恩者,隐在的身份为对诗本体问题执着求索的诗人,双重身份内在规约序跋言说主体的话语修辞行为和编选者的编纂策略,映射出当代诗人复杂而多元的精神维面。
巫洪亮
关键词:序跋修辞行为
“形名”修饰关系的同现与修辞——从语义范畴、语法构式到修辞行为被引量:3
2016年
形容词和名词的语义属性,决定着二者在表层或深层的同现,语义同现句法化为"形+(的)+名"的构式类型,构式固化的语义场景无法满足修饰关系在语言应用中的表达需求,偶然、即兴的修辞应运而生。从构式到修辞离不开构式的"约束":"修饰语"和"中心语"的同现以及标记"的"。修辞行为在语义场景的制约下能固化为新的构式,并能再次通过变异推动修辞行为的产生。
刘沛江
关键词:同现构式修辞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公众修辞行为的传播语境与框架建构被引量:4
2016年
公众修辞是影响网络群体性事件走向的重要推手,它是公众在网络群体性事件特殊的传播语境中进行的有特定意图和明确指向的话语实践活动。公众通过话语修辞行为,动态地开展框架建构,主动设置议题,影响网络事件舆论以及事件发展的走向,实现公众修辞的社会功能。
钟之静
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传播语境
网络事件中的公众修辞行为研究
本书结合传播学理论和修辞学理论,从传播修辞的跨学科视角出发,研究网络事件中的公众的网络修辞表达行为。首先对相关理论文献进行评述,对本研究涉及的主要概念做出界定。然后分析影响网络公众修辞表达的社会背景、社会心理、网络文化等...
王亮著
关键词:舆论互联网络
编辑修辞行为论略
2014年
编辑修辞行为,就是编辑对特定文稿的语言优化行为。这种修辞行为是一种角色行为,一种他人替代式修辞行为。编辑修辞行为应遵循尊重原则:尊重作者的本意、尊重作者的修辞权力与添色原则:为原作增色。学术期刊编辑的修辞追求表现于微观与宏观两个方面。微观方面追求规范、关联、简练、流畅,宏观方面追求庄重、平实。
胡习之

相关作者

陈汝东
作品数:110被引量:593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修辞 国家话语 话语 修辞学 话语体系
吴礼权
作品数:200被引量:355H指数:1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文本建构 修辞 列锦 政治修辞 审美
胡习之
作品数:42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研究主题:修辞 消极修辞 辞规 语体 修辞格
席扬
作品数:57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文学思潮 中国当代文学史 思潮 论文学 老舍
胡范铸
作品数:101被引量:950H指数:21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言语行为 修辞 言语行为分析 修辞学 修辞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