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54篇“ 信息消费“的相关文章
信息消费被引量:1
2014年
推荐理由:2013年,产能过剩、出口受阻等问题持续加剧,投资与出口间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三驾马车"中投资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需要切实实现经济转型,将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着力点,不断扩大消费总量,实现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作为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着力点,8月1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从产业供给、国内需求及市场环境等方面提出若干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首次将信息消费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信息消费必将迎来新的战略性增长与发展机遇。
何伟孙克
关键词:信息消费经济增长消费结构经济转型扩大内需市场环境
数字化消费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来自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的证据被引量:1
2025年
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数字化消费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数字化消费转型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利用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提供的准自然实验情景,构建交叠双重差分模型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消费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推动数字化人才的聚集、激发企业家创业精神、增加政府数字补贴以及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检验显示,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在数字基础设施水平高的地区、高技术制造业以及数据要素利用水平高的样本企业更为显著。因此,政府应继续坚持和完善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为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同时,系统规划和分类施策,优化政策布局,实现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的精准定位。企业也应密切关注试点政策,把握政策机遇,制定发展战略。
刘毛桃方徐兵应望江
数字消费对城市商贸流通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来自国家信息消费试点证据
2025年
本文基于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准自然实验,选取2011-2022年我国28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消费对城市商贸流通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消费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城市商贸流通效率的提升,且数字消费对东部地区及高市场化水平城市商贸流通效率作用更加显著;从作用机制来看,数字消费能够通过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进而促进商贸流通效率的提升。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朱君
关键词:双重差分模型
信息消费试点的就业促进效应研究
2025年
信息消费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业态,对于促进国内大循环加快畅通和拉动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助于推动实现更加充分和高质量的就业。以信息消费试点政策的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22年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该政策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消费试点政策的实施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就业水平,其中,试点城市的企业就业规模平均增加约6.13%。核心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信息消费试点政策的实施能够通过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来提升就业水平。从劳动力就业岗位结构来看,显著增加了企业内部的技术型员工。异质性分析显示,信息消费试点对国有企业、非高科技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就业促进效应更强。本文从就业的角度为进一步释放信息消费试点的政策红利提供了直接参考。
王营宋增梅
关键词:就业效应
党媒如何应对信息消费带来的机遇
2025年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迭代更新,使媒体生态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公众的信息消费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速度更加快捷,个性化需求也更加明显。党媒作为起步较早、发展时间较长、影响力深远的信息传播媒介,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必须完成自我革新,以适应新的传播环境。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时代,党媒要深刻洞察信息消费市场的变化趋势,理解用户需求的多元化与个性化特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拓展信息传播渠道方式,从而在新媒体环境下焕发新生。
陈碧红
关键词:信息消费
信息消费对中国高质量出口的影响
2025年
激发消费潜力是打通国内大循环,加快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环节,对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推动中国高质量出口、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基于2009—2022年26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以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改革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信息消费对中国高质量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消费能显著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推动中国高质量出口,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信息消费的推动效果在大规模、非资源型、高信息基础设施、低收入差距和低污染程度城市更为明显。机制分析发现,技术创新效应、外资流入效应、消费倍增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是信息消费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以推动中国高质量出口的重要影响渠道;信息消费推动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效果受到人力资本、金融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正向调节作用。拓展性分析发现,信息消费对高质量出口产生扩散效应,显著提高邻近城市出口技术复杂度。
赵红岩尹天宝张省博
关键词:信息消费出口技术复杂度双重差分
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如何影响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2025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作出重大部署,要求“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以建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范式下的信息消费为研究视角,基于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准自然试验,匹配A股上市公司微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信息消费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信息消费试点政策通过增加企业数据要素供给、深化数字技术应用促进数字技术创新,其创新驱动效应在不同的金融科技环境、知识产权保护和网络安全治理水平下存在显著差异,即在金融科技欠发达、低知识产权保护和低网络安全治理样本中,信息消费对数字技术创新的牵引作用更加突出。
夏后学
关键词:信息消费双重差分模型
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是否促进了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基于2005—2021年中国292个城市面板数据
2025年
数字经济的迅猛崛起,已显著提升了其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战略地位,成为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强有力地推动着我国经济向更高质量层次迈进。本文利用2005—2021年中国29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正向影响;信息化发展水平是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中介变量;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特大型城市与大型城市相对更大。基于此,应制定政策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大对数字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提升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对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鼓励试点地区大力发展数字内容、数字娱乐等产业,为客户提供更真实的信息消费体验。
姚战琪熊琪颜
关键词:数字经济双重差分
数字消费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国家信息消费试点的准自然实验被引量:2
2024年
数字技术和传统消费深度融合诞生了数字消费,同时也催生了多种消费业态和新型消费模式,成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基础。本文以我国28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双重差分模型结合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进行准自然实验。研究发现:数字消费可以提高商品的配置效率,优化消费者支付环境;同时,数字消费也可以催生多种新型消费方式,降低消费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进而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即数字消费可以显著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并且,产业结构升级在其中发挥中介效应。本研究旨在为我国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发展指明方向,为数字消费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提供理论和实证参考。
颜娟陈兢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
实施“三品”行动 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
2024年
当前,信息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已成为有效扩大内需、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国家高度重视信息消费工作,制定了促进信息消费的系列政策措施。江苏省主动适应和引领信息消费升级趋势,在全国率先提出实施信息消费“三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进一步挖掘信息消费潜力,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全省信息消费产品服务不断丰富、供给品质大幅提升、品牌创优成效明显,南京、无锡、徐州、苏州、连云港等入选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信息消费规模超过6300亿元。
池宇
关键词:信息消费扩大内需创品牌

相关作者

李旭辉
作品数:155被引量:751H指数:14
供职机构: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新农村建设 信息消费 农村信息化 农村 农村信息
马哲明
作品数:35被引量:213H指数:9
供职机构: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信息消费 信息社会 思维创新 居民信息消费 信息需求
郑英隆
作品数:96被引量:437H指数:13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研究主题:农民工 信息消费 信息产业 企业 信息产品
王子敏
作品数:34被引量:224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邮电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信息消费 能耗 互联网 城市化 实证研究
邓胜利
作品数:262被引量:2,946H指数:30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用户 健康信息 影响因素 健康 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