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13 篇“ 保险模式 “的相关文章
境外地震保险 模式 及启示 2024年 当前,我国地震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存在明显不足。地震灾难发生后,主要依托政府的“财政支撑”,辅以社会力量,地震保险 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近年来,中国有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地震保险 的试点工作,但覆盖面仍然较低,保障力度不够,且尚未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地震保险 制度处于全面搭建的探索阶段。在全球范围内,众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设立与自身情况相匹配的地震保险 体系。本文旨在探讨美国、日本、新西兰、土耳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在地震保险 制度的实践经验,研究已有国家和地区的成熟地震保险 机制和发展模式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论述的指导下,本文结合我国国情和各地区的风险特点,探索地震保险 的境外经验对我国发展地震保险 的启示,为完善我国地震保险 制度提供参考。 艾艳慧关键词:地震保险 地震保险制度 UBI保险 模式 在我国的应用 2024年 美国的TSL公司车辆保险 保费和我国新能源汽车保险 保费均高于燃油汽车的保险 保费,其中,美国TSL公司为满足车主降低保费的需求,开启了UBI保险 模式 。在我国是否也可以借鉴TSL的BUI保险 模式 ,为新能源汽车客户节省保费支出?本文将从我国新能源汽车保险 行业赔付情况、技术层面、市场需求等方面,探讨分析UBI保险 模式 在我国推行的可行性。 朱汉平关键词:车辆保险 新能源汽车 我国商业养老保险 模式 探析:基于国际经验的中国路径 2024年 一、问题所在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养老保险 对于保障民生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日益明确,已初步构建起养老保险 三支柱体系(郑功成,2024)。然而,在“人口老龄化”和“低出生率”的双重夹击下,实施“现收现付制”的第一支柱财政负担持续加重;第二支柱发展动力不足,覆盖率低,难以发挥“中位补充”作用。因此,做大做强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 ,已成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确保社会保障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唐金成、周思颖,2023)。近年来,我国为推动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的发展,陆续开展了包含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 及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内的多项尝试,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 与个人养老金制度不仅面临门槛效应与收入逆向再分配问题,还陷入了剥离个人账户与统一平台建立滞后的两难困境。 陈慧伟 李嘉雯 林雪涵关键词:商业养老保险 社会保障事业 现收现付制 财政负担 统一平台 工伤保险 制度建设的相互保险 模式 探索——以宁海商会工伤互助保险 为例 2024年 工伤保险 是社会保险 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工伤互助保险 顺应“工伤保险 社会保障化”趋势,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且拥有制度空间、试点实践和先行经验作为制度支撑,因此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可作为政策性工伤保险 的有效补充。本文在梳理中国工伤保险 制度发展历程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宁海商会工伤互助保险 为例,分析工伤保险 中相互保险 模式 的探索成效与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从完善顶层设计、优化市场环境、构建行业生态三个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 制度体系的几点建议,包括相关规范性文件应当对制度构成要件和配套措施予以阐明;促进互助保险 组织发展;提升工伤保险 行业服务能力等。 董翀 冯兴元 杨洋关键词:工伤保险制度 相互保险 社会保障制度 “保险 +期货”收入保险 模式 助力农业产业链发展的研究 2024年 我国“保险 +期货”收入保险 的产生和发展顺应国际农业保险 趋势,正在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保险 、再保险 和期货市场融合的道路,并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特别是连续8年“保险 +期货”收入保险 模式 被列为中央一号文件内容,更体现了国家对此种模式 管理价格与产量风险方面的认可,在此基础上延续创新发展,更为此种模式 注入了新活力、新动能。然而,现今我国“保险 +期货”收入保险 模式 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有待各方通过不断努力与探索,运用发展的理念和创新的思维与方式去解决,逐步打通各项症结,助力农业产业链发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产。 叶挺波 刘世博关键词:期货期权 创新“保险 +维权+服务”矢知识产权保险 模式 2024年 2017年8月,全国首个专利保险 创新模式 ——“专利保险 +服务”模式 在宁波诞生,标志着宁波正式开启知识产权保险 工作。截至2023年9月底,已累计为千余家创新型企业的知识产权“兜底”,为逾8000件商标、近3000件专利提供承保服务,累计保障额度达10亿元。知识产权保险 产品种类、投保企业数量、保费规模、赔付金额等均居全省首位,2023年1月,宁波“保险 +维权+服务”模式 入选全国首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及保险 典型案例。 李莉 魏雅绮关键词:知识产权 维权 保费规模 创新型企业 互联网助推农业保险 模式 转型研究--以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为例 魏涛医疗责任保险 模式 比较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医疗责任保险 被视为缓解医患矛盾、分担医疗风险、促进卫生健康事业稳健发展的重要工具,但其在我国仍面临保险 模式 不明确、应用于医疗纠纷预防处理的体系不健全、产品供给少且投保意愿匮乏等瓶颈问题。藉此研究国内医疗责任保险 已运行的传统投保理赔模式 、与个人利益挂钩、共保体、自保型等主流模式 ,重点总结了政府支持、设置附加险和特色保险 模式 等实践经验;同时也梳理了美国、日本、瑞典等国分别代表的互助模式 、医师协会联合承保模式 、综合性赔偿模式 的主要现状与特点。通过比较分析各种医疗责任保险 模式 在组织、实施以及投保等方面的特征,基于不同地域的模式 优点、多元主体调解路径、纠纷处理体系的多角度保障、优质保险 产品的实施效果等有效经验,明确提出应融合多模式 优势、拓展医疗纠纷诉讼外的调解处置、建立医疗预警系统、构建科学的产品内容等建议,为防控医疗风险提供优化路径。 张涵 赵桐 李春宓 云利兵关键词:医疗责任保险 医疗纠纷 江苏省疫苗保险 模式 的分析与评价 2024年 通过对江苏省开展疫苗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 工作情况的分析,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敏感性、补偿效率、补偿范围等方面,对本省保险 补偿的有效性进行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疫苗接种者或其监护人对疫苗接种异常反应保险 补偿相关问题的了解,以评估受益人对保险 补偿机制的态度。疫苗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 “江苏模式 ”,在政府的牵头、规划和管理下,形成基本险和补充险相结合的形式,使疫苗接种异常反应者享有更高的补偿水平,实践证明切实有效。 丁小磊关键词:疫苗 保险 我国多元化巨灾保险 模式 初探 被引量:2 2024年 为健全完善我国多元化巨灾保险 模式 ,在研究我国巨灾风险和巨灾保险 现状,分析国外巨灾保险 制度的基础上,提出4个方面的途径:(1)坚持政府主导,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普惠保险 ;(2)发挥市场作用,为不同群体提供更加丰富的保险 产品;(3)运用金融工具,建立多元协同的风险分散机制;(4)注重“以防为主”,提高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议统筹政府、保险 行业、减灾部门和社会资本的资源和力量,构建基本保障能“兜底”、保险 产品多元化、风险分散有支撑的运行模式 和工作机制,构筑巨灾风险共同体,提高全社会的抗灾韧性,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戴雨轩关键词:巨灾风险
相关作者
张伯生 作品数:41 被引量:125 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研究主题:计算机仿真 养老保险 流动就业人员 蒙特卡罗方法 失业 程茂金 作品数:78 被引量:541 H指数:1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疗保险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医疗保险 影响因素 健康教育 小学生 糖尿病 郑美华 作品数:35 被引量:141 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财经大学 研究主题:普惠金融 相互制保险 实证检验 教学内容 《西方经济学》 米红 作品数:279 被引量:2,046 H指数:2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实证研究 高等教育 可持续发展 人口老龄化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付金柱 作品数:35 被引量:54 H指数:4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陈炯明 农业保险模式 农业保险 孙中山 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