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29篇“ 侧脑室前角“的相关文章
- 产前MRI诊断及随访胎儿侧脑室前角旁囊肿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评价产前MRI诊断胎儿侧脑室前角旁囊肿的价值,并随访观察胎儿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44胎侧脑室前角旁囊肿胎儿,并跟踪随访观察其MRI特征及妊娠结局。结果44胎中,23胎Ⅰ型、11胎Ⅱ型及10胎Ⅲ型侧脑室前角旁囊肿;T1WI见侧脑室前角旁类圆形/椭圆形、条形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边界清晰;其中22胎合并其他颅内、外畸形。3种类型囊肿位置(单/双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与Ⅱ型、Ⅱ型与Ⅲ型囊肿性质(单/双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67);左、右侧囊肿最长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19例出生后复查MRI,4例囊性病灶消失,8例病灶较胎儿期缩小,7例无明显改变。结论产前MRI可为胎儿侧脑室前角旁囊肿产前咨询及出生后早期干预提供依据;侧脑室前角旁囊肿胎儿预后与其类型、大小及伴发畸形密切相关。
- 田忠甫唐文伟王莉莉顾海磊朱晴张涛张新露
- 关键词:胎儿颞叶囊肿随访研究
- 胎儿侧脑室前角间距与双顶径比值对完全性胼胝体缺失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测量胎儿侧脑室前角间距与双顶径比值对完全性胼胝体缺失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53例妊娠20^(+3)~32^(+4)周确诊为完全性胼胝体缺失胎儿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271例妊娠20~32^(+6)周正常单胎作为对照组,测量胎儿侧脑室前角间距与双顶径,比较两组胎儿侧脑室前角间距与双顶径的比值。结果研究组胎儿侧脑室前角间距、侧脑室前角间距与双顶径比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F=581.162、731.615,P<0.001),不同孕周间胎儿侧脑室前角间距、侧脑室前角间距与双顶径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748、2.159,P<0.001)。研究组相同孕周胎儿侧脑室前角间距及侧脑室前角间距与双顶径比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随着孕周增加,两组胎儿侧脑室前角间距逐渐增宽。两组胎儿双顶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68,P>0.05),不同孕周间两组胎儿双顶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9.867,P<0.001)。研究组53例胎儿颅脑表现为透明隔腔消失,52例胎儿双侧侧脑室扩张呈泪滴样,14例胎儿第三脑室扩张并上抬,50例胎儿侧脑室前角间距与双顶径比值增大。结论胎儿侧脑室前角间距与双顶径比值可以作为产前超声筛查完全性胼胝体缺失的有效观察指标。
- 相光华黄苑铭缪华章何敬华徐玲邓雪红郑丽
- 关键词:先天畸形超声检查产前胎儿
- 方体定向原理指导下经额侧脑室前角穿刺精准性和安全性初步探讨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方体定向原理指导下经额侧脑室前角穿刺的精准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4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孙树杰方体定向原理指导下经额改良侧脑室前角穿刺。结果1次穿刺成功率为100%,其中45例在同侧侧脑室前角,3例在对侧侧脑室前角;平均穿刺置管深度为7.0±0.3cm,偏开角为0°~10°;穿刺道周围出血发生率为0;癫痫发生率为0。结论方体定向原理指导下经额改良侧脑室前角穿刺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方便的脑室穿刺方法,尤其适用于狭小脑室,值得推荐使用。
- 董成龙符益刚曹玉福王汉东陈茂刚
- 关键词:侧脑室脑出血
- 重症高血压脑室内出血双侧侧脑室前角置管外引流术的护理体会被引量:2
- 2019年
- 临床上,脑实质内出血破入脑室或者原发脑室内出血属于高血压脑出血中严重事件之一,会以极快的速度促使患者颅内压增高,出现梗阻性脑积水现象,最终出现脑疝,直接造成患者死亡[1].研究显示,原发性、继发性脑出血患者病死率分别在38%、60%-80%,临床治疗重症高血压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为锥颅侧脑室前角置管外引流[2].为了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本研究在侧脑室前角置管外引流术围术期加强了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 马双媛
- 关键词:重症高血压脑室内出血侧脑室前角破入脑室
- 虚拟平面相交定位法在侧脑室前角穿刺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6年
- 侧脑室前角穿刺术是神经外科最基本的操作技术之一,在临床工作中经常有穿刺不能一次成功、引流管脑室端位置不理想影响引流效果、多次穿刺导致脑损伤、出血等缺憾,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在传统定位方法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的虚拟平面相交定位法能提高穿刺成功率及引流管脑室端位置的满意率,现报道如下.
- 李忠冯康文斌
- 关键词:侧脑室前角穿刺术定位法神经外科穿刺成功率操作技术
- 一种简便的侧脑室前角穿刺导引器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简便的侧脑室前角穿刺导引器,其中两个长纵杆定位足分别固定连接在长纵杆的两端,一个短纵杆定位足固定连接在短纵杆的中间位置,短纵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带刻度的横杆的一端上,带刻度的横杆相互平行,且另一...
- 沈剑虹
- 文献传递
- 侧脑室前角穿刺定位器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侧脑室前角穿刺定位器,包括穿刺机构、可伸缩的定位臂及固定长度的定位臂,所述穿刺机构包括定位板和设置在定位板上的栓体,所述定位板的一端连接可伸缩的定位臂,另一端连接固定长度的定位臂,所述定位板上设置开孔,所...
- 王小林
- 文献传递
- 《请您诊断》病例86答案:血管内膜炎(右侧脑室前角旁)
- 2014年
- 病例资料 患儿,男,6岁。一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星间断性发作,即来我院就诊。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1.76×10^9/L,淋巴细胞比率16.92%,单核细胞9.60%,中性粒细胞72.71%。
- 蔡静怡徐守成王志伟张晓凡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脑疾病血管炎
- 重症高血压脑室内出血双侧侧脑室前角置管外引流术后的护理体会被引量:4
- 2013年
- 原发脑室内出血或脑实质内出血破入脑室是高血压脑出血中严重的事件,常常引起脑室铸型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导致患者颅内压急剧增高,形成脑疝而在短时间内死亡。据文献报告原发性脑室出血死亡率达38%,继发性脑室出血达60%~80%。采取锥颅侧脑室前角置管外引流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室内出血有效方法。术后加强护理是围手术期保障患者病情恢复极为重要的措施。2001年1月-2011年12月,对我院收治的213例重症高血压脑室内出血患者行双侧侧脑室前角置管外引流,并通过加强护理措施,获得满意结果,现将有关的术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孟建红
- 关键词:脑出血引流术护理
- 侧脑室前角穿刺定向仪
- 本发明的侧脑室前角穿刺定向仪,包括一个半圆形的主板,主板内外侧标有角度刻度,一个始终指向主板圆心并沿内滑槽和外滑槽滑动的指针,以及用于固定于两外耳道的两个等长螺栓,位于主板上的内滑槽和外滑槽呈与主板同心的半圆弧形,两个螺...
- 韩增灿王道强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罗云平

- 作品数:51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重型颅脑损伤 颅内血肿 外科手术 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尿激酶
- 王伯余

- 作品数:29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白毒伞中毒 侧脑室前角 重症脑室出血 甲状腺 急性
- 宋伊丽

- 作品数:58被引量:266H指数:11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 研究主题:胎儿 超声检查 超声 超声心动图 超声波诊断
- 金澎

- 作品数:77被引量:266H指数:9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 研究主题:脑胶质瘤 颞叶癫痫 癫痫 胶质瘤 首发症状
- 吴维民

- 作品数:17被引量:44H指数:5
- 供职机构: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重型颅脑损伤 颅内血肿 尿激酶 儿童 血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