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143篇“ 供血不足“的相关文章
耳穴压丸治疗慢性脑不足102例临床观察
2025年
探讨耳穴压丸应用于慢性脑不足的疗效。方法 研究时间:开始时间2024年3月,截止时间2024年10月;研究对象:确诊为慢性脑不足者,均在乐山市市中区海棠街道社区卫生中心接受治疗;研究例数:共102例(符合纳排标准)。分组:随机盲法,对照组纳入51例,该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纳入51例,该组采取耳穴压丸,观察疗效。结果 总疗效(研究组更高)、中医证候积分(研究组更低)、流动力学(研究组更高)、认知评分(研究组更高)、睡眠质量评分(研究组更低),研究组较对照组疗效更优,P<0.05;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耳穴压丸在慢性脑不足中起到了显著的疗效,改善了患者流动力学,缓解临床症状,提升其认知功能与睡眠质量。
戴娇丽
关键词:慢性脑供血不足耳穴压丸中医证候积分血流动力学睡眠质量
全面护理在慢性脑不足致头晕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2025年
观察全面护理在慢性脑不足致头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慢性脑不足致头晕患者70例(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随机分为全面护理的观察组(35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5例),观察患者头晕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舒适度、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头晕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少,舒适度评分高,满意度评分高,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 在慢性脑不足致头晕患者中应用全面护理能改善患者头晕症状,提高舒适度及满意度,促进生活质量提升,值得借鉴。
白露娜
关键词:全面护理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动脉不足头晕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2025年
目的分析对脑动脉不足头晕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江苏省昆山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48例脑动脉不足头晕患者,分组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即新式组(24例)和传统组(24例)。传统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新式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相比于传统组,新式组SAS及SDS评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新式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23/24),高于传统组的62.50%(1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6,P<0.05)。干预后,新式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动脉不足头晕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改善负性情绪。
谢亚娟袁莉冯伟
关键词:综合护理脑动脉供血不足头晕心理健康
慢性脑不足头晕患者护理中全面护理的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2025年
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对慢性脑流不全头晕患者的影响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估。方法 从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慢性脑流不全头晕患者中,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含60例患者。对比两组的头晕发生频率、睡眠品质、焦虑状况、生活品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头晕发作的次数显著减少,睡眠质量和焦虑状态均有明显改善,生活品质提高,护理满意度亦有显著增长,护理效果显著更高,自我护理能力分值均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脑流不全头晕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可取得显著成效,能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患者明显改善头晕发生频率、睡眠品质、焦虑状况、生活品质,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也得到明显提升,具有推广价值。
董盈盈
关键词:全面护理满意度
慢性脑不足头晕患者应用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的效果观察
2025年
探讨盐酸倍他司汀片在治疗慢性脑不足引起的头晕症状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1月期间因慢性脑不足导致头晕症状的74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包含37名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治疗程序,而治疗组患者则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额外使用盐酸倍他司汀片进行治疗。整个治疗过程持续3个月。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疗效、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液流变学参数以及脂水平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为期三个月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均显著超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液流变学指标优化及脂水平调整方面,治疗组同样表现出了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的改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倍他司汀片对于缓解慢性脑不足引发的头晕症状具有显著效果,并能有效调节患者的液流变学参数及脂水平,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李静
关键词: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
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脑不足头晕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2025年
将全面护理干预作用于慢性脑不足头晕患者护理中,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 选择2024.3-2024.9期间河北坊甡俪中医医院收治的72例慢性脑不足头晕患者作为本次护理研究的样本,全部患者接受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以及试验组,每组各纳入36例,对照组的36例同意接受护理人员给予的常规护理内容,试验组36例同意接受护理人员即将开展的全面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持续头晕以及持续头晕发作时间和频率;比较两组行不同护理内容后的护理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分别对本次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经护理人员为其推行全面护理干预后,患者持续头晕及持续头晕发作时间和频率都比对照组短,试验组患者在全面护理干预的引导下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对本次综合护理干预的好评及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的差异用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慢性脑不足头晕患者护理中不可忽视综合护理干预的作用,综合护理干预在帮助患者改善头晕不适症状外,还使患者对护理达到了十分理想的满意程度。
李燕
关键词:护理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脑动脉不足眩晕临床效果分析
2025年
旨在评估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脑动脉不足所致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天等县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86例脑动脉不足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对照组仅使用盐酸倍他司汀。两组均治疗4周,通过眩晕症状评分量表(VSS)、流动力学指标及神经功能评分评估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眩晕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为90.7%,高于对照组的74.4%(P<0.05)。流动力学指标显示,观察组脑流量增加、管阻力指数降低,均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评分亦显示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4.7%,低于对照组的16.3%(P<0.05)。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脑动脉不足眩晕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为临床提了有效的治疗选择。
李金燕
关键词:半夏白术天麻汤盐酸倍他司汀脑动脉供血不足眩晕
全面护理干预对脑动脉不足型头晕患者的依从性与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5年
分析脑动脉不足型头晕患者行全面护理干预对其依从性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于2021年10月-2024年10月入院治疗的80例脑动脉不足型头晕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行全面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评估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较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每月的头晕频率较低,每次头晕症状出现并持续的时间较短,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评分较高,P<0.05。结论 脑不足型头晕患者护理环节,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升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不良情绪。
赵玲丹
关键词:依从性心理状态
当归补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气亏虚型老年慢性脑不足头晕的研究
2025年
目的:观察当归补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气亏虚型老年慢性脑不足头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郑州大桥医院内科收治的气亏虚型老年慢性脑不足头晕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注射液2 g、维生素B6注射液0.2 g,加入9 g/L氯化钠注射液100 mL,1次/d,静脉滴注;注射用塞通(冻干)400 mg,加入9 g/L氯化钠注射液1000 mL,1次/d,静脉滴注;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和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每晚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当归补汤加味(药物组成:生黄芪、当归、天麻、党参、葛根、炒白芍、炙甘草、炒白术、泽泻、炒麦芽),1剂/d,早晚各200 mL,饭后口服。疗程2周。对比两组疗效、头晕缓解和治愈时间、治愈率和反复率。结果:治疗组有效24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00%(24/25);对照组有效19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76.00%(19/25)。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头晕缓解时间和治愈时间依次为(8.08±3.63)d、(14.24±2.42)d,对照组依次为(16.92±5.29)d、(22.52±5.6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头晕治愈率和头晕反复率依次为88.00%(22/25)、12.00%(3/25),对照组依次为60.00%(15/25)、48.00%(1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补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气亏虚型老年慢性脑不足头晕可在短时间内减轻症状,反复率低,不良反应小。
王杰李瑞丽
关键词:气血亏虚型当归补血汤治愈时间
耳穴贴压联合个体化健康管理在椎-基底动脉不足所致眩晕患者中的应用
2025年
评价耳穴贴压联合个体化健康管理在椎-基底动脉不足所致眩晕中的应用。方法 本文纳入确诊的椎-基底动脉不足所致眩晕76例,调查各类数据,符合入组指征,并开展病例-对照分析。依据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组。对照组(38)以个体化健康管理;观察组(38)以耳穴贴压联合个体化健康管理。评价每位患者眩晕控制、流情况及管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干预1周和干预2周的眩晕控制情况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1周和干预2周的眩晕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的基底动脉和椎动脉流情况优于干预后(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基底动脉和椎动脉流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满意率占比100.00%,对照组中满意率占比86.84%。两组管理满意率对比(P<0.05)。结论 对于椎-基底动脉不足所致眩晕,耳穴贴压联合个体化健康管理对于眩晕发作起到一定控制作用,促使脑流速度加快,提高管理满意度。
万利
关键词:耳穴贴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

相关作者

缪中荣
作品数:381被引量:3,588H指数:2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内治疗 颈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急性缺血性卒中 介入治疗
张怀亮
作品数:191被引量:864H指数:15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眩晕 前庭 偏头痛 中医药疗法 头晕
李慎茂
作品数:197被引量:1,861H指数:2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颈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并发症 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管内治疗
范炳华
作品数:205被引量:878H指数:16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推拿 颈性眩晕 颈椎病 椎动脉 手法
王大力
作品数:193被引量:1,186H指数:17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脑梗死 预后 急性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患者 缺血性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