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7篇“ 供精人工授精“的相关文章
影响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多种因素分析
2024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多种因素对人工授精(AID)妊娠率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妊娠率提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在某医疗机构接受AID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因素(如年龄、体重指数、子宫内膜厚度、排卵诱导方案等)进行分组,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各因素对妊娠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年龄、体重指数、子宫内膜厚度等因素与AID妊娠率具有显著相关性(P < 0.05)。具体数据见结果部分。结论 多种因素均对AID妊娠率有显著影响,其中年龄和子宫内膜厚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应在临床实践中予以重视。
刘畅刘玉金
关键词:供精人工授精妊娠率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局麻单孔腹腔镜技术在人工授精准入前筛查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评估局麻单孔腹腔镜技术应用于人工授精(AID)准入前输卵管及盆腔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我院拟行AID准入前检查的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局麻单孔腹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观察组)与输卵管造影(HSG)检查术(对照组)。检查两组输卵管通畅度及盆腔情况;对两组种检查术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接受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均能有效检查输卵管通畅度,观察组盆腔异常检出种类及数量明显比对照组多;两组术中疼痛感及并发症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就诊周期内接受生殖医生评估的比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麻单孔腹腔镜技术可以直观准确评估AID患者的输卵管及盆腔情况,在检查同时能治疗盆腔简单疾病,或中转为常规(宫)腹腔镜进行复杂手术。该技术准确、安全、简便,能缩短患者诊断和治疗周期,可以作为AID准入前输卵管及盆腔检查方法的一个补充。
李莎余琨玲马艳
关键词:供精人工授精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水平与人工授精妊娠相关结局的关系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与人工授精(AID)妊娠相关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生殖医学科行AID治疗并测定血清25(OH)D_(3)水平的患者共279例。根据血清25(OH)D_(3)水平将患者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25(OH)D_(3)<30μg·L^(-1),199例]和正常组[25(OH)D_(3)≥30μg·L^(-1),8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分娩率,再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影响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间自然周期占比、2次手术占比、术日≥18 mm平均卵泡数、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日内膜厚度、不孕年限以及注入宫腔内子数、Gn用量、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分娩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抗苗勒管激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血清25(OH)D_(3)水平并不是影响临床妊娠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血清25(OH)D_(3)与AID临床妊娠结局无相关性;年龄是临床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
宋瑞芳吴成平邢冠琳杨晓亮王芳
关键词:供精人工授精
促排卵治疗对人工授精子代性别比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促排卵治疗及不同促排卵方案对人工授精(AID)子代性别比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AID助孕,单胎妊娠并活产新生儿的1346例患者资料。纳入研究的患者按是否接受促排卵治疗分为自然周期(NC)和促排卵周期(OI);OI组依据促排卵方案的不同进一步分为枸橼酸氯米芬(CC)组,CC联合人尿促性素(CC+hMG)组、来曲唑(LE)组和LE+hMG组。比较NC组与OI组及OI组4个亚组的子代性别比的差别。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分析促排卵治疗及促排卵方案对AID子代性别比的影响。结果:AID子代性别比为108.0。OI组(108.2)与NC组(107.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亚组AID子代性别比(107.9、109.8、105.3、109.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促排方案对AID子代性别比无影响(OR=1.00,95%CI 0.929~1.073)。结论:AID助孕技术中促排卵治疗和促排卵方案未显示出对子代性别比的影响。
张丽曹翠娟王雪莹郭旭芳张婷张欣程蕊梁俊霞葛丽娜马静
关键词:促排卵子代性别比
女性年龄对人工授精累积活产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评估女性年龄对人工授精(AID)累积活产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行AID治疗的1429例患者(3354个AID治疗周期)的临床资料,并按照女性年龄分为4组:<35岁组(1291例),35~<38岁组(92例),38~<40岁组(29例)和≥40岁组(17例),比较各组间的保守累积活产率和乐观累积活产率。结果不同年龄组女性AID治疗后的妊娠结局比较显示,<35岁组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最高,妊娠丢失率最低;≥40岁组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最低,妊娠丢失率最高,且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的保守累积活产率分别为:<35岁组61.50%,35~<38岁组48.91%,38~<40岁组24.14%,≥40岁组11.76%。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加,AID治疗的保守及乐观累积活产率均显著降低(P<0.001)。年龄≥40岁女性,第1周期AID治疗的活产率仅为5.88%,两个治疗周期后的累积活产率为11.76%,且之后再增加AID周期累积活产率并无明显提高。结论AID治疗周期的累积活产率随着女性年龄增长而下降,≥40岁女性的累积活产率下降更明显,且多周期AID治疗对这类人群无明显益处。
徐洁张洲王辉解晋琳陈丽娟施文浩师娟子蔡贺
关键词:女性年龄供精人工授精
接受人工授精夫妇夫妻关系与婚姻质量的调查研究
2023年
目的 调查研究接受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with donorsperm, AID)夫妇的夫妻关系与婚姻状况。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人工授精治疗的夫妇,其中接受AID治疗者为观察组共49对(98例),接受夫人工授精(AIH)治疗者为对照组共61对(122例),通过中国人婚姻质量问卷(CMQI)和积极夫妇协议(PCA)量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夫妻关系与婚姻质量。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后评估均表明,不同组中夫妇均认为他们的关系在所有方面都较为稳固,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评估中亲友关系和夫妻交流两个维度的得分有所下降,而生活观念和化解冲突两个维度的得分有所上升(P<0.05),治疗后婚姻总分较前显著下降(P<0.05)。在大多数维度上,两组阳性夫妇PC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有无生育的CMQI评分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受AID治疗的夫妇夫妻关系与婚姻的总体质量较为稳定,与接受AIH治疗的夫妇没有明显区别。
许小燕杨静静窦姗姗
关键词:供精人工授精辅助生殖技术夫妻关系婚姻质量心理测量
不同促排卵方案对人工授精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不同促排卵方案对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with donor sperm,AID)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生育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广东省生殖医院生殖中心治疗的191例PCOS患者(240个AID治疗周期)。根据患者采用的促排卵药物将其分为3组,其中枸橼酸氯米芬(clomiphene citrate,CC)组92例、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组53例以及来曲唑(letrozole,LE)组46例,比较3组优势卵泡数、优势卵泡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形态、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流产率和多胎妊娠率。结果(1)Gn组的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数[(10.85±1.68)mm、(1.70±1.21)]优于CC组[(9.84±1.62)mm、(1.31±0.53)]和LE组[(9.92±1.47)mm、(1.16±0.37)](P<0.05);(2)3组间的优势卵泡大小、子宫内膜形态、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流产率和多胎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2例多胎源于Gn组;(3)LE组的单个优势卵泡率[84.21%(48/57)]高于CC组[69.05%(87/126)]和Gn组[59.65%(3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ID中,PCOS患者采用CC、Gn和LE治疗,妊娠结局同样有效;为了降低多胎率,可推荐LE促排卵治疗。
张清健宋革姜荣华刘晓玲祝晓丽詹泽虎蔡晓林李艳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供精人工授精
年龄≤35岁女性人工授精不同助孕方案的妊娠结局及围产结局比较
2023年
目的探讨年龄≤35岁女性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by donor,AID)周期中不同助孕方案的临床结局及围产结局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AID助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进行促排卵治疗分为自然周期(natrual cycle,NC)组、来曲唑(letrozole,LE)/克罗米芬(clomiphene,CC)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组和LE/CC+Gn组。分别比较各组间患者的临床结局、并发症发生以及子代健康情况,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不同助孕方案对AID临床结局和围产结局的影响。结果 NC组、LE/CC组、Gn组和LE/CC+Gn组间周期取消率[0.5%(11/2 147)、1.1%(12/1 045)、1.6%(9/549)、3.2%(9/315),P<0.001]、临床妊娠率[31.5%(673/2 136)、35.8%(370/1 033)、42.8%(231/540)、38.2%(117/306),P<0.001]、多胎妊娠率[0.7%(5/673)、3.2%(12/370)、3.5%(8/231)、6.8%(8/117),P<0.001]、流产率[12.8%(86/673)、9.2%(34/370)、5.2%(12/231)、8.5%(10/117),P=0.008]以及活产率[27.2%(581/2 136)、31.4%(324/1 033)、40.0%(216/540)、34.3%(105/306),P<0.001]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而异位妊娠率、早产率以及过期产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后,除LE/CC+Gn组流产率高于NC组(aOR=2.141,95%CI:1.12~4.09;P=0.021),其余各指标与N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一直使用同一种方案的患者,仅NC组和LE/CC组累积妊娠率和累积活产率随助孕周期的增加而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无论是否调整混杂因素,各组间新生儿死亡率、低体质量发生率、正常体质量率、巨大儿发生率、男婴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女方年龄≤35岁的AID患者群体中,刺激周期临床妊娠结局与自然周期相似,不会增加AID周期中多胎妊娠和新生儿不良结局的风险,选择LE/CC刺激方案能够提高卵泡发�
孙华清王珂璟管一春孔平平文采玉珠王兴玲
无排卵障碍的年轻女性人工授精周期结局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对年轻、排卵正常女性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with donor sperm, AID)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生殖中心就诊女方年龄≤35岁、排卵正常、因男方因素行AID治疗的2 188个周期的临床资料临床结局。结果自然周期(natural cycle, NC)组患者年龄、不孕时间、基础FSH、AFC以及BMI与促排卵周期(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 CO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者优势卵泡数明显低于后者,流产率高于后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临床妊娠率(22.64%vs 23.15%)、活产率(16.04%vs 19.60%)和异位妊娠率(0 vs 1.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S组的多胎率高于NC组(8.92%vs 4.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促排卵方案进行比较,来曲唑(Letrozole, LE)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uman menopause gonadotrophin, hMG)组的临床妊娠率(27.68%vs 22.22%)及活产率(24.29%vs 18.63%)显著高于单用LE组,两组的多胎率、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排卵正常、因男方因素行AID的年轻女性,自然周期AID治疗既能获得与促排卵周期AID相当的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又能减少多胎妊娠的发生,是较为经济、安全的治疗方案;LE合并hMG可能比单用LE促排卵获得更高的妊娠率和活产率,但需要更大样本量的前瞻性研究予以确认。
陈颖唐夏楠姚文乔琼肖莹蔡芙英岳静姚海霞
关键词:供精人工授精促排卵周期自然周期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人工授精多胎妊娠的多因素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人工授精(AID)多胎妊娠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所生殖中心治疗的6171个AID妊娠周期,对女性因素、液质量以及周期相关因素与术后多胎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优势卵泡数2个或≥3个组妇女多胎妊娠风险分别是1个优势卵泡组的6.467倍。枸橼酸氯米芬(CC)、促性腺激素(Gn)、枸橼酸他莫昔芬(TMX)和来曲唑(LE)组多胎妊娠风险分别是自然周期组的5.752倍、6.023倍、5.021倍和4.206倍。优势卵泡数≥3个且年龄<35岁组的妇女,采用LE促排,多胎率(5.6%)低于CC(19.2%)、Gn(18.7%)和TMX(29.5%);在≥35岁组12例多胎中,6例为Gn促排产生,占比最高;在FSH和hMG+FSH两种治疗方案中,启动剂量>75 U组的多胎率最高。结论:在AID中,治疗方案和优势卵泡数是影响多胎妊娠的重要因素。在AID治疗过程中,为了降低多胎率,对<35岁的妇女宜采用LE促排卵治疗;对≥35岁的妇女,Gn是造成多胎妊娠的重要因素,应适当降低启动剂量。
张清健宋革姜荣华刘晓玲祝晓丽陈潇詹泽虎蔡晓林
关键词:供精人工授精多胎

相关作者

王兴玲
作品数:204被引量:714H指数:1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胚胎移植 胚胎 周期 体外受精
管一春
作品数:206被引量:610H指数:1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产率 胚胎移植 胚胎
钟小英
作品数:27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供精人工授精 妊娠率 子代 AID 妊娠
刘嘉茵
作品数:544被引量:2,901H指数:23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体外受精 多囊卵巢综合征 子宫内膜异位症 辅助生殖技术 妊娠率
马翔
作品数:100被引量:635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体外受精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泡 小鼠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