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8篇“ 体应变“的相关文章
一种梁应变监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梁应变监测系统,包括:标靶,标靶设置于待监测点位;光源,光源正对标靶,以使标靶射出监测光线;工业相机,工业相机正对标靶,以对标靶进行图像采集,在工业相机和标靶之间设有平行光管;数据转换机,数据转换机对...
肖伟何宏盛刘钊马云磊韩波刘富强林莉张奇陈晗贾元啸屈昊
乾陵地震监测站钻孔应变仪同震响应能力分析
2025年
整理并分析2020—2023年乾陵地震监测站TJ-Ⅱ型积式钻孔应变仪地震记录,发现可较准确地记录到国内6级和国外7级及以上地震。根据仪器记录的159次地震事件的震级M_(S)与震中距对数lgD关系图,计算得到乾陵站钻孔应变映震能力公式。基于该站形变仪器同震响应记录,可知:震级相同时,同震响应最大变幅(A)随着震中距(D)的增大而减小;震中距相近时,同震响应最大变幅(A)随着震级(M_(S))的增大而增大。
张晨蕾史春伟路小建路小建辛建村
关键词:震中距震级
2018年7月会昌地震台洞应变观测异常分析
2025年
2018年7月13日至20日,会昌地震台洞应变测项,即SS-Y型伸缩仪NS分量出现趋势转折,呈拉张上升变化,最大幅度约9.7×10^(-7)(相当于35倍日变幅度),与台站往年6月初的年度低点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从观测系统、气象因素、环境干扰等方面展开分析,并结合台站其他测项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此次异常可能是2次不同来源的环境干扰异常叠加所致,基本可以排除地壳构造运动的影响,地震地球物理异常的可能性较小。
谢斌赵爱平肖孟仁刘宽邓月圆余志成查小惠冯亮钟智东罗叶美
关键词:伸缩仪
东大别造山带周缘洞应变观测与气压效应
2025年
对东大别造山带周缘5个观测站的洞应变观测资料进行气压效应分析,结果发现:1)在低频带,洞应变、气压与固潮三者间的相关性较弱;在中频带,由于受日月引力潮汐作用的影响,三者间两两相关性明显;在高频带,洞应变和气压的相关性虽不及中频带,但随频率的增大有呈指数增加的趋势。由此可知,在中频带洞应变对气压的响应突出。2)在2019—2022年9次短周期气压波动事件过程中,洞应变在时域、频域、变化形态和空间传播方向等方面呈现出与气压变化相似的特征。3)结合5个观测站不同的基岩岩性、覆盖厚度和地形特征认为,麻城台的基岩岩性完整、进深大,气压响应幅度最显著,平均气压系数最大,其覆盖层岩弹性较好;相反,金寨台的台基岩性为片麻岩,表层较破碎,气压响应幅度最小,其覆盖层岩弹性较差。
林俊吕品姬
一种应变仪扶正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变仪扶正装置,包括外壳钢筒,外壳钢筒内设有应变仪主应变仪主上方的外壳钢筒内设有上压块,应变仪主下方的外壳钢筒内设有下压块;上压块为倒锥状,其顶面固定有提梁并设有上压簧,上压块的侧锥面对...
马京杰李海亮
一种用于应变仪的检测仪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应变仪的检测仪,包括检测主机以及测试探头;测试探头包括传感模拟盒以及信号放大盒;检测主机包括主机外壳、显示屏、按键面板以及信号输入插座,在主机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存储器、电压采样电路以及电源模块...
赵希磊袁勇张学应刘泽民樊冬李章严吉周冬瑞
一种可判定力源的短基线四分量洞应变观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判定力源的短基线四分量洞应变观测方法,包括至少一套短基线四分量洞应变仪,所述短基线四分量洞应变包括四组按照圆弧状或圆圈状布设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为三极板差动式电容传感器;包括以下步骤:在观测点将短...
唐磊吕品姬樊俊屹刘高川张燕李杰飞张岩王晓赵莹吴凯
应变仪传感器更换前后数据关联性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从一致性和相关性等方面对宿迁地震监测中心站应变仪传感器更换前后两组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两组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发现,新应变仪观测系统稳定,观测数据可靠,与原应变仪历史数据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相关性。应变仪传感器更换前后两组数据可作为连续关联系统的整数据用于该区域地壳应变场研究。
高明智张岑郝冉陈健王化生
关键词:关联性分析
非均等固结条件下饱和软黏土应变特性试验研究
2024年
研究土料的动力特性对土石坝抗震设计具有指导作用。以卢旺达某水电站心墙黏土为工程依托,开展了一系列复杂初始固结条件下循环排水三轴试验,研究了固结比K_(c)、有效围压σ′_(c)和循环加载剪应变幅值γ_(a)对土累积应变ε_(vd)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应变幅值循环加载条件下,ε_(vd)与γ_(a)线性相关,相同固结条件下ε_(vd)/γ_(a)发展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σ′_(c)与K_(c)对应变的影响与土结构性相关,σ′_(c)与K_(c)越大,相同振次下应变越小。另外,试验结果表明,Martin等提出的变增量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本试验中软黏土的变发展。
马锐赵丁凤王建宁
关键词:土石坝软黏土固结比体应变
寒潮对钻孔应变的影响特征与机制
2024年
中国是寒潮天气多发的国家,但寒潮对钻孔应变观测的影响特征与机制如何,截至目前还鲜有针对性的典型个例研究。为此,本文以2022年11月27日—12月1日发生在江苏省的寒潮事件为例,并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和理论气压负荷计算等方法,率先对江苏省内5个钻孔应变台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①在较大范围内,寒潮可以导致气温和气压出现群性突变,其中,前者的骤降幅度可达17.51℃、后者的涌升幅度高达29.23hPa。②寒潮天气中的气压涌升是导致钻孔应变出现大幅压性变化的主因,其变形的持时在2612~3454min之间,最大变幅可达174.57nstrain,形态则与气压变化高度相似。③徐州台、连云港台、南通台和溧阳台对非周期气压的响应存在滞后效应,滞后时长介于52~306min范围内;新沂台则能超前响应气压,超前量为92min。以上认识将有助于寒潮干扰的客观识别。
杨小林
关键词:寒潮钻孔体应变气压气温

相关作者

张凌空
作品数:55被引量:284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研究主题:体应变 体应变仪 面应变 地震预报 地震
牛安福
作品数:143被引量:958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研究主题:地震 地震前 汶川地震 地震前兆 断层
李海亮
作品数:41被引量:12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研究主题:钻孔 应变仪 体应变 传感器 钻孔应变仪
邱泽华
作品数:120被引量:661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研究主题:钻孔应变仪 钻孔应变观测 钻孔应变 地震 地震前兆
马京杰
作品数:25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研究主题:钻孔 体应变 传感器 地震 体应变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