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03篇“ 低保标准“的相关文章
- 共同富裕背景下低保标准的统筹协调策略
- 2025年
-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推动城乡低保并标、市域低保并标甚至省域低保并标,大大缩小了低保标准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但由于我国城乡和地区之间在生活成本方面存在不可忽视的差距,城乡和地区使用统一的低保标准并不等同于实现城乡和地区间救助标准的公平,相反这往往会带来低生活成本地区的低保标准过快增长,引发有劳动能力低保对象劳动激励下降、普通群众不公平感增加、部分欠发达地区县市财政负担沉重等意外后果。共同富裕背景下,低保标准的统筹应该是统一低保标准的确定方法,而不是无视生活成本的差异、简单地统一低保标准。
- 蒋卓余张翔方珂
- 关键词:共同富裕社会救助低保标准统筹协调
- 共同富裕进程中低保标准的区域差异、空间格局及区域均衡化评估
- 2025年
- 共同富裕进程中,低保制度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扮演着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角色。本研究以2020—2023年地级市低保标准数据为基础,采用基尼系数、变异系数、极差值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系统评估了低保标准在省际及省内各地级市间的差异特征及其动态变化。同时,通过对收入替代率和消费替代率的分析,评估了低保标准的区域均衡化水平。研究发现,共同富裕加速推进背景下,低保标准的区域差异和地区不平等程度不仅未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空间自相关分析揭示了低保标准的空间聚集效应,表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是导致低保标准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通过对低保标准区域均衡化的分析发现,城市低保标准区域均衡化水平相对较高,农村低保标准区域均衡化水平却较低。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在共同富裕进程中,低保标准改革优化应遵循“地方适配-区域均衡”的双重导向,并提出“省级指导线+市级调整区间+区域协同优化”的政策优化路径,旨在通过央地协同机制,推动低保标准的区域均衡化,确保低保标准既能满足地方贫困需求,又能促进区域间的公平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 王强
- 关键词:共同富裕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 多地提高低保标准多举措保障基本生活救助
- 2022年
- 最近,全国多地发布消息称将为所在地城乡居民提高低保发放标准,其中部分城市还对所在地的低保对象及特困人员直接发放一次性的生活补贴。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认为,对低保家庭、特困人员发放补贴、提高低保标准根本意义都是为了提高该群体生活水平。同时,该群体也是市场购买力的一部分,直接下发补贴有利于刺激消费。
- 凌晨
- 关键词:低保标准社会保障研究市场购买力低保家庭发放标准
- 共同富裕背景下低保标准的测算与应用
- 2022年
- 低保标准是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简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新时期,对低保标准的范围和程度进行重新定义和科学测算非常必要。确定测算目标从统计数据看,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128元,人均消费支出为24100元,支出占收入比例为68.6%,恩格尔系数为29.8%,对应食品烟酒支出为7178元。按人均可支配收入五等份分组中,低收入组为8333元,中间偏下收入组为18445元,中间收入组为29053元。
- 杨涛
- 关键词:人均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保标准共同富裕
- 低保标准预测及保障力度分析
- 2022年
- 利用北京市20122016年统计年鉴查找了计算低保标准的主要指标,建立线性模型并检验,运用Excel软件建立了相应图表,形象地观察出各地之间低保标准的相关性,建立了多元线性模型,通过MATLAB软件分析了该模型的合理性。研究发现,通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低保对象人数等影响因素分析建立的多元线性模型,对低保标准的设立具有参考价值。
- 李艳春
- 关键词:低保标准多元线性模型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
- 发展能力、社会压力与城乡低保标准并轨被引量:6
- 2022年
- 城乡低保标准并轨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对城乡低保标准并轨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从发展能力和社会压力角度探讨了城乡低保标准并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全国、东中西部、省级及县级层面的城乡低保标准差距均随时间呈现出缩小趋势,但各区域间存在差异;2)财政自主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流出和失业压力的减轻均有助于缩小城乡低保标准差距,同时邻近地区间城乡低保标准并轨状况这一外部压力起到了“示范”作用;3)城乡低保标准并轨的影响因素在东、中西部地区间存在异质性,财政自主程度、失业压力、外部压力的影响在中西部地区显著,城镇化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东部地区显著。据此,为推动城乡低保标准并轨提供参考。
- 陈蔡春子林万龙
- 关键词:城乡低保标准生活保障制度社会压力
- 基于空间自回归性的低保标准模型的建立
- 2022年
- 为实现城乡低保标准的调整工作更加规范,需要参照扶贫标准和全国平均低保标准进行论证和科学的测算,现有低保标准对居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了解的还不够全面,因此建立一种“基于空间自回归性低保标准”的数学模型来解决以上问题.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推理假设,确定最优计算指标,进行针对性查找,将主要指标划分为8个影响因素,发现相邻两个地区的低保应由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相邻地区对本地区的经济影响两个因素决定.通过回归评价指标RMSE及MAE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价,归一化处理后的空间自回归模型RMSE为0.0477MAE为0.1625,在两个指标上同时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及鲁棒性.
- 姚芷馨张太红崔兴华
- 关键词:低保标准空间自回归模型
- 共同富裕目标下低保标准制定及其保障水平被引量:1
- 2022年
- 低保制度是我国社会求助体系的关键,也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目前我国的低保标准仍然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包括不够精细、城乡差异明显、保障水平偏低、资格标准和待遇标准合一导致难以提高覆盖面等。基于这些问题,通过对我国的低保标准、美国的贫困指导线和日本的生活保护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一定的启示,并提出了共同富裕目标下未来我国低保标准改革发展建议。
- 姚建平
- 关键词:低保标准共同富裕
- 城市低保标准变动与人类发展水平的适应性研究——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意义】城市低保标准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设计/方法】在借鉴我国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城市低保标准发展水平适应指数(RUMSH),并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获得二者适应性的链式回路图,对我国从2007~2016年这十年内城市低保标准变动状况与人类发展水平之间的适应性,展开实证分析。【结论/发现】研究结果表明:(1)RUMSH指数波动幅度整体较小,城市低保标准变动与人类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2)城市低保标准变动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包含外生型因素和内生型因素,两类因素在本研究中属于同一层级的要素,共同影响着城市低保标准变动状况;(3)RUMSH指数波动呈现阶段性特点。因此,研究建议:(1)RUMSH指数波动幅度整体较小,故可以建立城市低保平均标准预测模型UMLS_((n+1)),依据HDI变动率探索合适的城市低保平均标准线;(2)外生型因素和内生型因素同等重要,故加大财政支出在城市低保的投入,缩小两大群体之间收入差距;(3)RUMSH指数波动呈现阶段性特点,故构建"收入-教育-健康"发展模式,降低RUMSH指数波动。
- 王磊戴建兵
- 关键词:适应性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低保标准”研究
- 2021年
- 针对低保标准中还未能达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法,设计一套基于政府层面、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城乡低保标准评价模型,从而找到公平公正落实低保政策的处理方法。构造层次结构,给出评价矩阵,运用MATLAB软件确定低保标准评价指标权重,并通过一致性验证,得到具有不同权重分配的低保标准评价体系模型,以提高地方“低保标准”的精准性和适应性。
- 张静
- 关键词:低保标准层次分析法
相关作者
- 唐钧

- 作品数:602被引量:2,719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社会政策 长期照护 老年服务 社会保障 中国社会
- 韩克庆

- 作品数:87被引量:867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 研究主题:社会救助 社会保障 社会分层 市场经济 农民工
- 姚建平

- 作品数:79被引量:45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社会救助 儿童福利 福利 贫困线 低保标准
- 郭京裕

- 作品数:142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沂水县财政局
- 研究主题:财政部门 扶贫 农民 财政 县级财政
- 关信平

- 作品数:216被引量:1,756H指数:25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
- 研究主题:社会政策 社会救助 社会工作 社会保障 社会